分享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黄易林 2024-06-24 发布于安徽

1、“万婴之母”林巧稚

——“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昏睡中喊道:“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不一会儿,她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是她临终前最后的一段话,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想到的是接生工作,享年82岁。

林巧稚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贡献。她一生未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2、“”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5年被捕后,瞿秋白拒绝投降,被国民党处刑牺牲前在监狱中写下了《多余的话》

全文结束时候,他写下这么一句话: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

在就义前,瞿秋白又用唐宋诗人的句子,写下一首绝命诗:

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

落叶寒泉听不穷。(郎士元)

已忍伶俜十年事,(杜甫)

心持半偈万缘空。(郎士元)

诗罢掷笔。行至一八角亭前,见风光绮丽,瞿秋白便驻足不前,含笑左右“此地是我埋骨之处”,于是从容赴死。

3、“全胜将军”韩先楚

“台湾、台湾!”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开国上将韩先楚,百战百胜绰号“旋风司令”,纵观其一生戎马飞扬,征战四方,从鄂豫皖到冀鲁豫,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鸭绿江畔到汉城以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荒原,足迹遍布九州四海,横跨万里山河。

韩先楚仅用木船就粉碎了薛岳“伯陵防线”解放了海南岛,可直到临终前他心中依然惦记着的是解放台湾的未竟事业。

1986年10月3日的北京,躺在病床上的韩先楚在弥留之际,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台湾,台湾!”

曾任福州军区司令的韩先楚,曾经距离解放台湾只差一步,怀着未能看到祖国统一的遗憾逝去,终年74岁。

4、“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万岁!”。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6年时,党中央已经要求李大钊尽快转移了,但他面对混乱的局势,毅然决定留在北平继续组织工作,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心理准备。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在狱中他备受酷刑,但他面对拷问,表示“一概不知”,最终被推上了绞刑架。

行刑前,李大钊留下这样一段演讲:“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万岁!”。

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绞刑架,慷慨赴死,年仅38岁。

5、“伟大的爱国者”蔡锷

(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

(二)意见多由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三)在川阵亡出力人员,恳饬罗戴,核请恤奖;

(四)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是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将军一生主要的功绩有两个,一是领导云南新军起义,共同推翻清朝统治,二是当袁世凯复辟之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奈何天妒英才,1916年11月8日罹患喉癌的他在日本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4岁,临终前,弥留之际口授随员遗电,要其上陈时任总统的黎元洪四件事:

(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

(二)意见多由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三)在川阵亡出力人员,恳饬罗戴,核请恤奖;

(四)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

申报对于蔡将军的遗电也进行了报道,专门发布一篇题为《读松坡遗言》的评论,文章最后写道:“呜呼,松坡之言婉而其心弥苦!松坡之言曲而其旨甚严!松坡之身虽死而心未死!今若人民政府闻松坡之言,而不知感法者,是直死松坡心矣!”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

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盘点中国名人的临终遗言,鲁迅先生堪称“人间清醒”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长期饱受呼吸系统疾病困扰的鲁迅先生,在1936年10月19日凌晨与世长辞,去世前他留给家人这几句遗言,嘱咐家人,也警醒世人。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治丧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等知名人士组成,参加鲁迅葬仪的送葬队伍,从徐家汇一直排到虹桥万国公墓。鲁迅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轰动一时。到达万国公墓时,现场人山人海,约两万余人。

鲁迅先生55年的短暂人生,看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千年的劣根事物,他用自己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努力去唤醒那个沉睡的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