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心安处便是家

 为什么73 2024-06-24 发布于北京

原创 董人玮 养东书院 2024-06-21 20:01
图片

春节经筋班第三天正值生理期第一天,本来就体力欠佳的我比较不舒服,助教老师也把我带出来前厅溜达和歇着,还帮倒了水喝。回到教室也帮搬了椅子坐在教室墙边。

当时就被一句你还坐的住不的幽默话风打动了,既没有什么压力,又说明了情况,这时候内心已经升起了我要拜师的内心愿望。

图片

当堂有来自天津的李师兄帮助告知一些事宜(由谁负责,怎么联系,准备什么等等内容)后来还有另一位在帝都出诊的大概是2019年拜师的另一个师兄也聊了一些内容,于是我更加坚定了我要拜师学习的内心愿望。

图片

个人成长历程

图片

从2016年开始学医,2013~2016年担任瑜伽领域的培训讲师工作,后因当患者不是很如意很顺遂走上了自己学习的爱好者之路,一路走来老师众多,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合适的人带领,后因为诸位师资力量看到了天赋灵性与根器俱足的一面儿,立志考入专业院校重新上学,于2021年考入专业院校,今年即将通过考试升为本科生。

一直以来,个人是一个比较有主见和执拗的人,曾经的脚尖超前我站着不舒服,我内心就觉得如果我找不到所谓对的人去学,那还不如就不站了。

在内心层面,由于各种原因因素使然,我对于所谓的归属感和归宿感都是比较看中的,吾心安处便是家,一直以来让自己内心有个家是我内心的强烈渴望。

春节经筋班我站桩很费劲,基本上两三分钟我就不行了,回家之后也就是从两三分钟站起,到了端午拜师的时候可以站2.5小时左右了反正没有下来,还能坚持下来,虽然后面时间腰就比较疼了,但也没有选择下来休息。

图片

四个月的时间见证了我自己如此大的成长与改变,内心还是很欣喜的。后和大师兄请教一些问题的过程之中邀请入站桩群继续打卡,虽然这两天事务繁忙没能在群里说话,但这也是一种所谓的归属感了。

希望自己可以同心同德,同愿同行,能够有发心,有愿力,有责任,能够付出与参与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服务性的工作之中,在服务过程之中,修炼自己,自利利他。把服务过程的触缘当做自己转化的机会。

最近有好几位老师和我提醒嘱咐现在的心身层面都差一股子向外开达的力量,如果有可能的话,适当敞开打开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转化机会与转化效率的可能性。

拜师仪式与当日茶话会的感受:

图片

在拜师仪式鞠躬阶段,感受到了一股子环抱的,温暖的,穿透我心的能量与力量感,正心正道的尚武精神已经开始传来了

在茶话会阶段,看到师父有神有光,内敛坚定的眼神之时,我心想,这不正是我心之所向想要修到的位置么?

吾心安处便是家

图片

希望自己能够同心同德,同愿同行,日后将积极参与师门活动。

拜师仪式庄严,端庄,肃穆,在这样的气场之中,自己似乎也多了一分挺拔。

拜师仪式是一种接纳与传承,尤其是精神层面的一种传承。

养生(养老),站桩(武术与技击),大成针道(经筋手法与经筋针刺),科研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接轨。

希望自己可以潜心学习,脚踏实地,笃行深耕,自利利他。

·

编辑:成英   审核:景文

闻师之言,得养生焉。

练养身体,涵养心志。

养子养亲,养德养性。

行医习武,皆是圆融。

胥老师说常养,是立身做人之本。

我们所养的,是中国人应有的精气神。

大成针道,传承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