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立●短篇小说○姚二哥◆每月十五文学社▶第七十五期

 看尽人间荒唐 2024-06-24 发布于四川

短篇小说

姚二哥

苏立

(一)

天又暗了下来。

呆呆望着路边的梧桐,昨天惊悚的场面又浮现出来。下午两点过,教室突然晃动起来,地震了!惊恐的尖叫,慌乱的奔跑,等我安顿疏散完学生疲惫地回到小区,门卫已不让进了,说是余震不断,高楼危险。妻子早带女儿回娘家了,我一个人蜷缩在路边小公园里打发了一夜。看来今晚也只好又去小公园了。

手机响了,是侄儿德明打来的。

他说正在河边林子里搭地震棚,叫我过去。

我立刻匆匆赶往郊外。洞子口河边路旁停满了小汽车,看来很多城里人都跑出来了。林子里冒出好多小帐篷,树与树之间也扯起了各式的塑料布、玻纤布……

“四爸,在这儿!”我正焦急地张望,突然听到德明的叫声。

“四爸,这是姚二哥!”

天竺桂树下,一个中年男子正使劲拧着铁丝,短袖短裤,精精瘦瘦。

他挥了挥钳子,像老熟人似地笑道:“欢迎欢迎!王老师!早就听说你桃李满天下哦!”

我也早就听说,他是德明的老房客,外地农民,在洞子口做小菜生意。

“王老师是斯文人,不要见笑!”

不知为什么,他拍了拍自己的衣服,看来衣服并不脏。然后又摇了摇彩条布棚子,觉得十分牢固,才拿着钳子走过来。他看了看德明,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躲地震有个诀窍。王老师,初一你住你的高楼,十五才过来!"

“为啥呢?”德明瞪圆了双眼。

“不是有句老话么,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我和德明都笑了,没想到他还有些幽默。

“要开馆子了,当然高兴!”德明说,“那该叫你姚老板啰!”

“唉,这地震来得真不是时候……”

“不过晚两天开张嘛——当了老板,下一步就要说买房啰?”

“洗刷我嗦!”

“亲口说的哈,还想把老爹儿子接来。”德明模仿着他的口吻,“二手老旧也没关系,只要有个自己的窝。不为自己,也为儿子——忘了嗦?未必又是神吹?”

“王老师,你看!”他笑了,从裤包里摸出个皮夹子,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我。

“你儿子都这么大了?”只见 一个小男孩戴着红领巾,瘦是瘦,挺精神。

“小队长,手臂上戴着一根杠杠呢!”他有几分得意,“王老师,早想把他弄到身边来,可是选校费又是一大笔钱……”

我把照片默默地递给他。

“好在这头都弄得差不多了!”他的眉宇舒展开来,“租铺面,摆桌凳,请跑堂的……等地震一过就开张!”他顺手给了自己一巴掌,取下一个打死的蚊子。

“四爸,河边蚊子多,我回去拿盒盘香来。”德明说。

“这就不用劳驾你啰!”姚二哥指着一棵树说,“那个挂的袋袋头啥都有,盘香,纸烟,打火机……”

德明高兴地拿出打火机,点燃了盘香。

袅绕的烟雾让我的心平静了许多。

“王老师,你听广播头提没提南充?”

我听出了焦虑,连忙说:“只说中心在汶川,映秀——”

“啊!老天保佑!”

听侄儿说过,这位房客的老家在川北山区。他读完初中就跟父亲下地干活,结婚后有一个儿子。再后来就把不到两岁的儿子交给父母,和妻子背起铺盖卷外出打工了。先跟着亲友到深圳建筑工地,女人有些姿色,被包工头安排当了库房保管员,他在工地上下苦力。女人拿的钱比他多,有时候老板还要发点红包什么的。俗话说,人是桩桩,全靠衣裳。人家不仅换了衣裳,还烫了头发,你说两人的出租屋内咋不吵吵闹闹!打工的第四个年头,女人不辞而别,跟着那个包工头远走高飞了。

他抬头望着北方的天空。我看不清他的脸,只有长长伸着的脖子和高高仰起的下巴。

我摸手机想递给他,然而老家那头,老小能收听吗?我垂下了手。

暮色中,一向幽僻的林子突然热闹起来,充满了色彩和拥挤。林子里,路边上,汽车边,人们三五一堆摆起了龙门阵。有的已开始拿出零食,有的喝起了啤酒……

我回头一看,刚搭好的地震棚前,不知什么时候,姚二哥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空开始飞起小雨……

(二)

天上飞着小雨,身上冷飕飕的。冬至一到真有了寒风刺骨的感觉。

德明又打来电话,约我冬至晚上去他家吃羊肉汤。

几年没去,洞子口的变化可真不小,新公路,大楼盘,高架桥,要不是这条沙河,我真找不到老街了。

老街也拆得差不多了……

“欢迎欢迎!王老师,进来坐!”一个熟悉的声音。

“泉水烧菜馆”里跑出一个白衣白帽的人,我定睛一看,是姚二哥!

他果然开馆子了!

我被热情地带进门。迎面是几排高低错落的木架,放着二三十个不锈钢盆子,盆子大都空了,少数几个还有舀剩的烧菜、拌菜和蒸菜。虽然早过了晌午,餐馆里仍有几个人在就餐。

我真替他高兴:“生意兴隆,姚老板!”

“哈哈哈哈……”

突然爆发的笑声溅得我一头雾水。

“啥子姚老板哦,”一个矮个子跑堂女工还在笑,“他是喜欢神吹的姚神仙!”

“王老师,你不要在意,他们就爱乱叫,”姚二哥自己并不在意,他指着一个拴着腰带钱包的胖女人向我介绍:“陈姐才是我们老板,我是给她打工的。”

我为我的冒昧尴尬。

姚二哥却笑呵呵地向大家介绍我是德明的四爸,所有人突然就仿佛更亲近了。女老板亲自给我倒上一杯现成茶,还一个劲说这里价廉物美你要多多带人来照顾照顾。高个子跑堂女工连声说德明熟得很熟得很。一个食客也抬起头来凑热闹:“呵,德明就是那个水电工嘛,精精灵灵的!”

我只好坐下,喝了一口茶。

墙边防寒服上挤出一个圆圆的脑袋,慢悠悠地说:“他有神仙精灵?如今干部能上能下,人家神仙也是拿得起放得下!”

“刘老头儿,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喃!挖苦人硬是不要本钱嗦!”姚二哥走过去,提起老汉桌上半瓶丰谷酒晃了晃说,“下次不准带这个来!要喝只准喝我们柜台上的泡酒!”

“喊你一声老板你还坤起了嗦,人家陈姐都没开腔!”

要说这举动,只有神仙敢,陈姐自然打心眼里赞成,但嘴上却说:“刘大爷是我们常客——”

“当初我也是你的常客哟。”刘大爷扭住神仙不放,“你那馆子的菜味道不错,品种多,小份小份的,吃一回花不到几个钱。”听口气,似乎还有几分念想。

“味道不错又咋个嘛,我那阵也帮过他。”高个子跑堂女工接过话,“有次两个半截子幺爸儿吃了半天,最后从烧菜碗里夹出一个死苍蝇,要喊赔钱,一条街都闹口昂了!”

刘大爷点着圆脑袋:“有那么回事——那两个小混混是抓拿骗吃的。城管来了,死苍蝇摆起,你咋个说嘛!”

姚二哥皱着眉:“其实我们很注意卫生,我想不明白咋个就冒出个死苍蝇,硬是赔了他们两百元。”

“我们的菜是洗了又洗——第二天区防疫站来了宣布停业一个星期!”高个子跑堂女工有些愤愤不平。

“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矮个子跑堂女工的口气并没有挖苦。

神仙一脸沮丧:“后来生意一好,老板又要涨房租……”

“你以为都跟德明一样?又扯那么大的敞子,连派出所的警察都来了!”看样子矮个子跑堂女工当场看过闹热。

神仙很气愤:"扯敞子?哪有说好的事他想涨就涨?警察是来了,还说他不算违约,合同期已到,他想租谁就租谁。他实际上连下家的租金都收了!你叫我咋办?"

“刚把摊练出来,人家就来敲生意,唉……”圆脑袋又摇起来。

“老板!有没得汤?”一个客人大声问。

“咋会没得汤呢!”不等陈姐答话,姚二哥抢先回应,“唱戏的枪,厨师的汤,厨师连汤都弄不好咋行!俗话说,汤要烫,婆娘要胖。”他说话总是天一句地一句的,“我们这里有萝卜连锅汤,带丝汤,还有免费米汤,请问客官要哪样?”

“来碗米汤嘛。”

矮个子跑堂女工连忙去舀米汤。

姚二哥也过来给我掺了茶水。

陈姐端起她的茶杯,还没到嘴边手一晃,茶水洒一地。

“陈姐,你的水硬是多喃!”姚二哥一脸坏笑。

高个子跑堂女工笑了:“你敢惹陈姐?不怕他们牛哥把你打扁!”

陈姐早举起胖拳追过来,神仙撒腿开跑。

刘大爷在一旁添油加醋:“神仙你娃头儿胆子操大了,不怕陈姐把你下了,连工都打不成!”

“刘老头儿,不是吹,洞子口这一带的烧菜馆,哪家有我们的味道好!”姚神仙一脸得意,“虽说没得百年老字号的祖传秘方,陈姐,你晓得我是参加过烹饪培训,拿过'趴使’的!”

“你看原先那个馆子秋眉秋眼的,哪天垮了,说不定房老板又要来找你!” 

“哼!”女老板重重咳了一声。

“又找我?”神仙看了看陈姐,脖子一硬,“就是来求我,老子也不租了!”

“有了手艺硬是拽!不要忘了,你当初来洞子口的那副板相,背个尖底底背篼……”矮个子跑堂女工笑起来。

神仙很豁达,就是揭他的短也不生气,他居然接过话:“要说当初,我是背个尖底底背篼,起早摸黑,小本生意,中午就啃个馒头。后来才买了三轮车,每天一早就蹬着去五块石市场打批发。三轮车装得多,菜新鲜好卖。要是下午还没卖完,也学促销打折摆堆堆搞活动,处理完第二天一早又好进新鲜菜。哎,想起那段日子都安逸!”

“当然安逸啰,又是'夏威夷’水疗,又是小姐'全套服务’!”厚防寒服领上的圆脑袋微眯着双眼,慢慢咂下一口酒。这个百事通老头,天天在街上喝酒,啥子事不晓得!

“刘老头儿,这个你都信?”姚二哥一本正经,“那次朋友拉我去洗澡,走拢才晓得488元,老子的钱那么好挣?” 

“当老板了还虚火?”

“走都走拢了还有不进去的,鬼才信!”矮个子跑堂女工嘴一撇。

刘大爷也不信,他拖长了声音:“未必你就不想那些事?”

“老家伙,你要是想了就尽管去!反正电线杆上有的是歪广告,歪诊所,医性病,哈哈哈!”

“有一句说一句,”陈姐说,“神仙到我这儿来后,酒也喝得少了,不像原先,经常喝得稀泥烂醉!”

德明也给我讲过,他人虽勤快,晚上就爱喝闷酒。有次早上打开大门就看见门口躺着一个人,满身酒气,一看是姚二哥。

“那都是老黄历了,”姚二哥的声音有些低沉,停了一下他才说,“要不是我挣的钱都拿回去,我妈肺癌晚期能多活两年?现如今,父亲老了,儿子要上学,老房子还要翻修……”

“喂,姚神仙!房子翻修好了,就该接个婆娘来把你管到。”高个子跑堂女工笑嘻嘻地说。

“神仙,找个水多的回去当压寨夫人!”刘大爷忙把嘴边的酒杯放下来凑热闹。

“桥那头茶铺边不是有个现成的嘛!”矮个子跑堂女工努了努嘴。

“就是那个擦皮鞋的嘛!”嘴一咧圆脑袋成了笑头和尚,“姚神仙,那么多人都看到的哈,当众就把人家抱上你的三轮车——”

“死老头儿,你一天肚脐眼吃来翻起了还打胡乱说!”他举起桌上的丰谷酒瓶犹如一枚手榴弹对准了圆脑门。大家都知道手榴弹不会拉弦,果然只重重地点了点。

“你们只晓得围观,只晓得议论!”姚二哥很是气愤,“这个说贫血,那个说低血糖,咋个不出手救救那个仰面倒地的女人?你们只看到我挤上前了,只看到我把她抱上三轮车了,可是你们不晓得,我当时也又累又饿——我天不见亮就要去进菜——我还给她垫了一百多元的医药费,等她醒了输上液我才离开。后来我们见了面是要多说几句话——人家在老家是有老公的!”

大家都沉默了

“有一句说一句,姚二哥神是神,女人嫁给他算是有福气。”陈姐说得很认真。

“我也想找个'终结者’把我'终结’了,”姚二哥又神侃起来,“人家恋爱都是'烟雨蒙蒙’,一到我身上咋个就寒风刺骨!是不是恋爱也欺生,专欺我们这些外地打工的? 

“我看你琼瑶剧看多了,硬是想成神仙嗦!” 陈姐还没说完,大家都笑了。

“冬至到了,咋不寒风刺骨嘛!”刘大爷的酒杯挨着圆脑袋来了个底朝天。他理了理防寒服领子,望着窗外说,“今天硬是有点冷哦!成都台报的五到九度,中央台报的二到五度……”

“刘老头儿,人家中央台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的,听说秦岭那边都下雪了。”

“雪下到我们这儿来就好了,成都都有好几年没有下雪了!”陈姐显得很高兴。

“这个还不容易!把秦岭打个洞洞,要么挖个缺缺,雪就飘过来了!”

“姚神仙,这个工程就只等你去承包了!”刘大爷裂嘴一笑,黄牙巴上还木石木片绿韭菜。

“到时候,你们都到我那儿去打工!”

“哈哈哈哈……”馆子里又荡漾着一片笑声。

(三)

今年春分刚过,德明又打电话约我这个周末去上坟。真快呀,离上次去吃羊肉汤一晃又是好几年啦!

周末这天,我吃了早饭坐公交车到洞子口还不到九点,准备到老街上去买祭品。不长的老街依然保留着破旧,可紧挨“泉水烧菜馆”又冒出好几家馆子,烧菜炒菜,面条锅盔,火锅串串,应有尽有。我往“泉水烧菜馆”里望了望,只见两个跑堂女工正低头忙着洗菜。作为主厨的姚二哥自然在厨房里忙,这个时候是不宜去打扰他的。

到了德明那里,看见姚二哥的房门开着,我有些高兴:“姚二哥,姚二哥!”

一个穿天蓝色制服的外卖小哥走出来。

厨师也叫起了外卖?这世界变化真快!

“他不在。”

定睛一看外卖小哥,精精神神,有些面熟。但究竟在哪儿见过,一时想不起来。

他戴上头盔,拉上门,骑着外卖摩托走了。

见到德明我才知道,这是姚二哥的儿子,大专毕业了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先跑外卖。

“父子总算团聚了。”我真为姚二哥高兴。

“他回老家了。”

“不在陈姐那儿干啦?”我有些吃惊。

“听说陈姐给的工资不高。如今生意不好做,你看街上烧菜馆就开了好几家!竞争激烈得很。”

“不去卖小菜?”

“老本行也不行了,人家都开铺子了,品种多样,摆得又整齐,你一个三轮车咋个整得赢?他又去卖药材,听说虫草都数根根呢!后来他说药材生意名堂深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伤天害理的事他不做。又干了一些别的都不成,他就回去了。说是要把老房子翻修一下,又说老家撂荒地不少,他想接手开出来种锦橙。锦橙是他们那里的特色水果,还说是等树挂果成熟了就叫我们去耍。他还特别关照说,到时候一定把你四爸带来!”

我默默听着,心里十分感动。

李世华笔名苏立,当过宣传干事,编辑,记者。曾在多个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2023,3,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牛堰河畔》。



五块石视界



每月十五&十五和弦◆苏立专辑
75
每月十五文学社 主办

顾问  林文询  张新泉  牛放

主编  杨光和

副主编  刘永喜 

本期编委  李临雅   莲子   刘小革  刘永喜

执行主编   五块石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