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精析】消除堵点痛点,让闲置物品交易无忧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6-24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消除堵点痛点,让闲置物品交易无忧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们对日常商品的更换频次加快,闲置商品数量增加。同时,随着绿色消费和共享消费理念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二手交易网络平台上出售、购买闲置物品。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针对二手商品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市场处于野蛮生长状态,乱象频发。闲置物品交易火热,买卖双方需谨慎操作,防范风险。】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作者:吴迪;编辑:狐狸Fox】

淘一部手机、卖掉不用的小家电……在二手交易市场,不少人在买方与卖方间不断进行着身份切换。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循环经济成为热议话题之一,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闲置交易也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闲置物品交易是一种理性消费观念,也是值得倡导的绿色环保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已渐成年轻人新时尚。绿色共享,环保节约,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近年来,在大众消费领域,诸如自行车、图书、衣物、电子产品等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相当火爆,这种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在不断释放节能减碳的巨大潜能。不过,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买买买的网购时代,物品升级换代的速度更快,家里闲置的旧物也越来越多。二手市场迅速成长为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但是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喜忧参半。】

好的方面,受绿色消费观念盛行、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参与主体等逐年扩大。以某二手交易平台为例,2022年,有近2000万用户在该平台交易,实现碳减排量66.8万吨,能源减损量达936.8GWh,约等于中国8万户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当年,该平台二手书籍累计成交超348.6万册,相当于保护了3万棵树木资源。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随着物质丰富,消费理念也在水涨船高。相比较当初老一辈人的物质匮乏经历,年轻人已经没有基本生活物质之忧,而尽量在生活中做到,让物为我用,而不是我为物用。减少不必要的闲置物品,或者对闲置物品“断舍离”,让它们进入到更大的流通市场,成为节约型社会的新潮流。】

而令人担忧的是,二手交易领域有关企业在物品回收、流通、安全保障等方面仍存不足,物品的品质、卫生、售后等成现实痛点。以信息安全为例,很多人转卖手机时都担心信息被泄露。有数据表明,近5年来,我国手机废弃量每年达4亿多部,而进入正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的只有10%左右。【随着二手电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被投诉的平台和卖家也越来越多,二手交易背后存在不少乱象和隐患。】

实际上,要让循环经济真的“香”起来,还需拉近其与百姓的感观距离——买卖方便与否、体验如何,直接关乎公众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参与度。【既然鼓励倡导绿色共享的消费理念,那么做好闲置交易就要制定相应的规范规则,把好事做好,让闲置物品交易成为一片新的市场蓝海。】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二手闲置物品交易中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可能,相关方面也要通过进一步细化举措,为其加油助力。比如针对一些用户绕开二手交易平台私下交易的情况,资金安全保障机制该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缓解被交易物品“所得非所见”、物流空包错包、几乎“零售后”等现实痛点?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二手交易平台已在回收体系上进行了探索,完善了回收、检验、删档、转卖或拆解等流程,一定程度上给平台用户吃下了“定心丸”,这些相对成熟的做法值得学习、参考、借鉴。【就目前而言,电子产品的二手交易平台相对比较成熟完善,可以给其他二手产品交易提供借鉴。】

促进二手交易市场发展,其实也是在涵养公众的“循环经济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当循环经济按下加速键,公众的参与体验不能再一路“磕磕绊绊”,健全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打通堵点、抚平痛点、消除参与者的后顾之忧,必要而紧迫。【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电商交易平台服务的逐步完善,每个消费者都会通过在二手市场上销售、租赁、交换自己的闲置品为其提供第二次生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提升产品的利用率,真正的做到物尽其用。区别于国家层面对于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手电商将消费者作为真正的主角引入到实践当中,每个人都会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二手电商平台是消费者个体实践循环经济的重要承载者,未来,以二手电商为代表的闲置经济必将在循环经济中发挥重要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