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353】66年过去,变化了,但记忆仍在zjkzxd

 我的儒山 2024-06-24 发布于河北

     【24-353】66年过去,变化了,但记忆仍在zjkzxd


    2024年夏,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小往避暑。

    空闲时间,游故地,引来回忆;有回忆,寻游故地。

     5月26日,同学们相约,游览东河景观。到了凤栖桥,没有继续东行,休息后返回。

    今天(6月22日)上午,我再游东河。目标明确,一是枫栖桥以东的景观,二是在东河西岸,寻找一下父亲1958年工作过的地质队旧扯。

     一早起来,天气灰蒙蒙的,看不清楚稍远的地方。通过上坡街,绕过学校街小学,便来到东河北岸。现在叫新兴街。走不多远,是渡槽,河对岸是登草沟。前些天两次去登草沟。

         继续前行的路,都熟悉。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凤栖桥头。5月26日,是从东河东岸过桥,来到西岸的。当时也未及观看,一行人就返回。

        天气一直不晴朗。鸡鸣山脚下,看不到大山。站在桥头,是正对鸡鸣山的上山路。这时9点1分。鸡鸣山的轮廓,细看,才能看到。以为是雾,或是阴霾。后来,看了天气预报,才知道是"扬沙"。

       我未过河。在桥头发现了一个街道指示牌。原来是"新兴街"的东端起点。上次游览,是按照地图上标的街名说的。地图上标的东河新兴街这条路和东环路平行东进至凤凰大街。新兴街分三段,新兴街、东河路、东和路。

     实际上是,新兴街一直通到凤栖桥,没有"东河路"这么一段。凤栖桥头再往北几步,就是待修的路,也就是地图上栋的"东和路"。这段路,原来就是路,是过去那种上不了等级的土路。

     土路上,有留下来的不久的车痕。证明了道路畅通。行过一段,便看到了路西的一道砖墙。这是部队曾经营房的院墙。

     我记得,就是这个路口和墙角处,有一个不大的泉。水,与东河的水、沿东河的小泉眼的水一样,清澈甘甜。

     在水泉的北边,一个小坡,进入一个"大院子"。这里就是父亲工作的地方。

     我父亲1955年从老家跟随地质队,先到下花园四矿(后改称四井)。1956年,地质队在后来的炭黑厂和阀门厂位置驻扎。我们家住在石佛寺街(即北魏石窟/俗称石佛洞不远处)。1957年,我家搬到车巷子(大水泉/即现在的水泉公园旁)。父亲工作单位,搬到东河沟里。那时候,通往这里的都是土路。路边,全是前堡大队(村)的菜地和庄稼地。这里再往前,连这样的土路也没有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没有准确的名字。

       那时候,这里很偏僻。狼,会常常出没。所以,只来过父亲单位一次。地质队的院子里,就是一些帐篷架子,钻机用的铝杆、钻头等。

     在这里,时间也不长,在1958年(或1959年),地质队到张家口,即现在的地质三大队。之后,地质队到野外工作,收队时回张家口市内。

      几年后,我长大了一些。山里的狼,也不见了踪迹。我和邻居小伙伴,就常常来东河,拔野菜,割兔草。偶尔也来到这里,看看这个小泉眼。

      参加工作后离开下花园,来这里就很少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下花园驻扎了两个部队。其中一个,营房就是当年地质队用过的地方,比地质队用的地方要大许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市委机关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团市委一项活动,来到部队进行。我应邀参加。这是唯一的一次来这个营房。

     活动结束返回,车辆行至京张公路的十八孔桥(十八孔桥是铁路桥)处,正是戴家河雨后发洪水。那时候,公路没有桥,只是一个"漫水桥”。水小的时候,可以顺利通行。无奈,只好调头去走战备路。

      战备路,在营房东侧。乘坐的汽车,要从部队营房门前的路通过后,才可以到战备路上。门前的路,没有硬化,都是黄土垫起来的。平时行走还是比较好的。但这是雨后。路面很软,车行走打滑。路又不宽,一边是营房,一边是水沟。车是进退两难。司机还沉得住气,一点点的往前挪动。上了战备路(即现在的凤凰大街),大家才都松了一口气。

    今天上午,我走进废弃的营房院子里。除了大门口的框架以及不多几间未拆除的房子,完全是一片废墟。

      部队经过建设,父亲工作单位当年的大院,早无一点痕迹。我拟找一下当年参加活动的"礼堂”,也只是猜测了个地方,不敢确认。

   从营房北边的一个豁口出来。没有几步,就到了凤凰大街。凤凰大街的这一段,还是空旷野地。在这个交叉路口,停着2部施工车,3个师傅在进行电线线路维修。

    我顺"东和路"往回走。走在营房门前路上,不由得想起那次雨后乘车的事情。

    返回来的路上,轻松了许多。寻找故地完成了。

    我返回到东河景区的北端。北端西侧栏杆少于河东边的栏杆。从与凤凰大街的距离看,不远。将来街道形成,这里的人们观光很方便。

    沿东岸南行,过凤栖桥,至一亭一山二桥景点,观看,来到河西岸,返回,结束行程。

     六十六年了。不会忘记。因回忆而寻访。因寻访,引来更多的回忆。


2024.6.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