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宝典》3.施战军:我来说说《西游记》

 清风剑舞 2024-06-24 发布于河北
导读:我们读《西游记》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想法。你一生可能读过三次《西游记》,但每次读后感觉完全就是不一样的感悟。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图片


施战军,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文学博士学位。鲁迅文学奖、新概念作文大赛等奖项终评委。曾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等。吉林通榆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

我来说说《西游记》(讲座笔记)

(常规主题的时代变奏)

施战军

我们经常说题材、主题等等,每个人写作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到底想写什么,写什么更重要?往往下笔之前都要想一个问题,主要写的是什么?但是呢,有一定经验的作家,或者说已经写到一定境界的作家,他会摆脱先前题材和主题的限制,写着写着就开始突破。已经产生过的一些想法可能会放弃,他会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东西冒出来。我们阅读作家自序、后记的时候,有很多作家说过,曾经打算的要写的东西,在写作过程中产生了偏离或者分裂、多元化或者说多样化,这个情形是常见的。
我们来说说《西游记》,鲁迅把它定义为神魔小说,可是呢,我们读《西游记》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想法。你一生可能读过三次《西游记》,十几岁的时候读过一次,三十几岁的时候读过一次,然后你中年以后又读了一次。第三次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小说不是你最初读的或者第二遍读的那个样子了。少年时,留的记忆就是降妖捉怪,路见不平或者见到妖怪就想打,完全是以孙悟空为主体的故事。可到了中年以后,你重新读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有这么的文化,太多的文化,太多的辩证了,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小说?我原来读得太简单,如果没有读过原著,你就会有很简单的认识;刚看到电视剧时候,你就会有很简单的认识。但是你只要读过原著,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不是你想的样子。你会发现古典名著确实不简单,不是一部作品那么简单,它有着非常高的境界。他往往从一个简单的事情入手,故事似乎是简单的,人物似乎是简单的,整合起来之后发现特别不简单。
我读《西游记》就有这个感觉,少年时代读打打杀杀,太热闹了,就是一个不听话的调皮淘气的猴子,淋漓痛快地要展现自己的自由;读着舒服、漂亮,看了以后分外向往,就把想自己变成猴子;看到猪八戒什么都想吃,食欲那么好,吃好的谁不愿意,好东西谁都愿拿,就有对食物的向往。那时候对于这个作品,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判断。看到唐僧限制自由的时候你就烦他,还会说他,而唐僧宽厚那一部分,坚忍不拔的一部分,当时根本没有认知。
到中年以后读完全不同了,你就发现孙悟空成长怎么这么奇怪?和其他读过的作品联系起来看,他为什么跟贾宝玉一样,都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红楼梦》是多出的一块,《西游记》是其中遗落的一块。一个伟大的传说,女娲补天掉下来的石头,成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两部名著的开头,主要人物的来历都是女娲补天的石头,有的是多出的一块,或者是遗落的一块。你突然发现,一个伟大的女娲补天的传说,居然生出这么多故事。仅仅顺着这一个思路联想下来,你会发现小说里面又有很多东西。
比如“如来”这个形象,大概是七十回左右,师徒四人经过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三个妖精,那三个妖精都法力无边,要正儿八经地打,一个徒弟去单挑,未必打得过。其中有狮子精、大象精、大鹏精,三个精,打的时候,孙悟空对付他们还稍微轻松一点儿。狮子精一张口十万天兵都可以吞进去,孙悟空跑到他肚子里折磨他一番,告诉他我没别的要求,把我师父像贵宾一样地送回去就行了。然后狮子精就答应了,老大、老二憨厚地答应了,结果老三是个混蛋,老三是后加入进来的。大鸟精悄悄跟他说咱不干,中间经历太多的周折,最难弄的就是那位大鸟精。他是什么?是一个金雕,是一个非常大的老鹰。这个人孙悟空也打不过他,弄得孙悟空跑到山后哇哇大哭,说“师父,完了,我救不了你了,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猴子在这个小说里哭了几次,唐僧是每一难都哭,他是用泪水来还佛的,这是佛对他的要求,是要用泪水把灵山脚下这个河充满的。孙悟空在哭的时候,往往是真没有办法了,只能等高人过来指点,让他去找佛祖,他就跑到灵山找如来了。到如来那没有多大会儿,到了也没多大脾气,孙悟空有一点特别可爱,他遇到多大的领导都不卑躬屈膝。小的时候看这儿,觉得特别舒服;长大以后,自己管事的时候,觉得这孙悟空这种性格的人挺烦人。
他到了佛祖那儿,就开始嚷嚷,佛祖你必须帮我一个忙,现在有一个家伙我弄不过他了。孙悟空还顺便开句玩笑,听说还是你的亲戚呢。如来就说,大胆泼猴,居然敢这样说我。佛祖旁边有一个人,相当于办公厅主任,赶紧对如来说,还真是有这么回事呢,你仔细想想。如来一想,想起来了,这个人是我舅舅。怎么是他舅舅呢?如来在修炼成佛的时候,有非常曲折的经历,一点不比唐僧少。其中一次经历非常奇特,你知道鲲鹏展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里写,北冥有鱼,这条鱼慢慢长出翅膀变成了鲲鹏,扇一下翅膀九万里。鲲鹏他有兄弟姐妹,全是以扇一下翅膀九万里,所以孙悟空当年跟大金雕打的时候,他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但是人家翅膀一动就九万里,一点不比他少,他怎么都打不过人家。这个情况如来马上跟孙悟空说了,是的,当年我练功的时候,就被孔雀给吞了,吞到肚子里去了,后来我又从她脊背里出来了,出来以后功力大涨。没办法我得管她叫妈,因为我从他身体里出来的呀。大鹏精和孔雀是一母所生,所以这个大鹏精真是我舅舅。然后领着孙悟空把他收在自己的祥光里,那个舅舅根本不听他话的,但是佛祖法力无边,把他收掉了。
你重新去读西游记,在曲折的过程里面,你看老孙的来历,佛祖的那段经历,我们就发现事实上它跟我们中国古代当中的很多传说,很多的经典著作之间发生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中国古代典籍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像北冥有鱼这种传说,非常符合生物进化的科学;最早生命从水里来的,然后到陆上,那种鱼类东西变成爬行动物,什么犀牛,什么恐龙,这些东西,跟科学都有神秘连接的。你说《西游记》里内容多不多?非常多。
从一个人成长看,从孙悟空开始,如果我们把小说简单定位为成长小说的话,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这部小说。他一个石猴出来以后谁都不服,想学功夫,天下的名师拜遍,最后是学了一身功夫。猴子就是这个性格,闲不住、不老实,到处挑衅、打仗、占山为王,觉得自己的花果山不够享用,听说天上很好,到天庭去闹。玉皇老儿算什么,到天上去要官,神仙说这个猴子不好惹,怎么办?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等都给玉皇大帝出主意,就给他一个官吧。然后让他养马,他以为“弼马温”官很大很大,然后到处去做客、去访友,谁他都认识,“自来熟”这么一个人。结果发现自己的官非常小,他又闹上了天庭。太白金星又去劝说,给他个封号,给他一个大官,实际上没实权的,“齐天大圣”。猢狲、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你看他多少称呼了,这称呼越来越大,他成长里边就和官阶联系在一起,但是到这个时候让他去干嘛呢?让他去看果园,不看马了,谁的果园呢?是玉皇大帝媳妇的果园,王母娘娘的果园。他到了果园里看果子,发现树上桃子很好吃,实际上王母的桃子不能随便摘的,可他吃完以后还在树上躺着睡觉。结果有一天王母差她手下几个仙女过去摘点桃子,蟠桃会马上就开始了,看熟没熟?摘回以后天下所有大臣、大仙都请来开蟠桃会。结果孙悟空在那儿,两个仙子摘桃子时,对孙悟空很不客气,你算什么东西,我来摘桃了,这是王母的命令,一听这个孙悟空就觉得自己好像又被骗了。接着又问蟠桃会都请什么人?请了很多很多人,有没有我?不知道。
他在天宫门口的时候,遇到一位神仙在说话,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请我来参加蟠桃会,他看这个神仙也不怎么样,而自己并不是被请的嘉宾,这时他来劲了,这个导致他真正大闹天宫。实际上原因是什么呢?就是领导职位没给他配好,觉得自己好像当了大官了,实际上是假的,不是一个实职是个虚职。他就开始死闹起来,怎么闹咱们知道了,大闹天空咱们都看过。闹完之后谁都降服不了他,天宫里边最厉害的人托塔天王率领天兵打他,没有办法,都打不过他,最后请了杨二郎来了。事实上也没有完全降服他,最后还是佛祖到来把他降住的。那么在他之前第一次闹的时候把他关起来了,是把他放在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结果把他炉踢翻弄破出来以后,这个时候佛祖才过来降他。这些过程我们看来很热闹,非常热闹,大家小的时候光是看热闹了,那个畅快。事实上这里边有作者,或者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天地秩序的某种思考。
你看天兵天将根本没法把他怎么样,是什么人收了他?是佛祖。佛祖来了以后,猴子根本瞧不起他,如来你又能把我怎么样?我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我跑了,我走了。结果翻到天边发现擎天柱,就到这儿了,好,撒泡尿吧。回过头跟佛祖说,你能拿我怎么样?你看我都到天边了,佛祖说我手指头上就有你的猴尿骚味儿,然后翻过一掌就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压在什么地方?唐朝那时候的中国,跟外国交界的地方。佛是管整个天下的,那么我们地上的君王是管自己国家的,天宫好像是无所不管,但是你从《西游记》里边发现,即使是观音菩萨到了天宫这个地方,玉帝都要赶紧从自己的皇位上下来出门迎接,观音菩萨是如来的徒弟,金蝉子都是如来的弟子。
佛界的权威在那时候非常高,这部小说他的“吊诡”地方在哪儿?他所有故事推进的时候,后边的文化推力并不是佛教文化,而是道家文化。里面出现无数道家的代表人物,太上老君不用说了,赤脚大仙等等都属于道家这一派的。小说里为人处世思考利弊,还有功名化解的方式,思想的根源都是道家文化。所以这部小说非常有意思,把古代引进来的文化和自身文化都揉杂到一起,而且他为了削弱佛界巨大的权威,他在好几个故事里边涉及到道家虐待佛家的故事。你看有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老道当了国师,他把一个美女给了皇上,这个皇上被折磨得每天气息奄奄的,他整个掌管了这个国家,他的特点是什么?让庙里的和尚每天服苦役,孙悟空他们到了这儿,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故事,和尚在一个国家里面,和尚是整天被吃的对象,国王说我要吃一万个和尚。然后他们到来的时候,太白金星化作一个当地的老农,过来跟他们搭讪说,你们注意了前面国家专门吃和尚,要吃一万个和尚,现在就差四个,你们四个来了正好。
而那个人的根就是道家,就是老道那边的。往往下来作怪的有佛家弟子,也有道家弟子,也有天庭里面某一个人的警卫、武装部长这样的人下来,成为妖怪下来。小说里佛和道关系处理得非常复杂和微妙,他们之间不断有这样的衔接。但是呢,这个小说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令我们能够接受的东西,就是所有的所谓神魔故事,是以人间的正常思维来看待的。这就使得这部小说表面上看是一个神魔故事的小说,但是写的笔笔都是人间生活,超拔一点的人间生活。小说写到最后,都已经取经了,唐僧把过去旧胎已经脱掉了,他路过那条河的时候一个死尸飘过去,人家告诉他这就是你,他已经成佛了。他的肉身已经脱去了,已经见了如来,但是见如来的时候,如来就说把真经给他们吧,他们不容易这么远过来。想好了就让他身边阿傩和伽叶,阿傩、伽叶相当于办公厅秘书,说你俩带着他们到库里给他们配好经书。然后数啊数,数完了是5648卷,那个数正好和猪八戒的钉耙,沙僧的禅杖重量是一样的,估计是佛界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字。给他们装好,乐颠颠就上路了。在拿的时候,阿傩、伽叶两人就跟孙悟空聊天,说你们从唐朝过来给我们带来什么人事了吗?唐僧就很羞愧,我一路过来穷得叮当响,经历那么多磨练,什么都没带,我们只是揣着一颗火热的心来的。人家不买这个账,好吧,这两个人就把经书拿好了。拿好以后出门的时候,在角落里坐着的燃灯古佛把身边人叫来了,他说你看这俩小子使坏,给他们的是无字经书,这么老远让人家拿无字经书怎么办?你赶紧想办法追回来换了。燃灯古佛资格老,然后这两个人在天上又怕孙悟空,孙悟空的棒子有时是很不讲理的,要是露面以后,被一棒子打伤了怎么办?然后他们就从天空中伸下大手大脚的,要把经书拿走。这个时候徒弟三个人紧紧护着经书,猪八戒那时候真是拼死命保它,结果大风要把他们吹落……最后孙悟空拿金箍棒要抡,所以他们只好把经书又放下,这时候大风把经书吹开了,一看里面有字吗?全都没字。
唐僧又哭了,他以为自己成佛了,怎么还有这样的事?他不知道这个时候佛祖正在开会,把身边人叫过来了,你们六丁六甲这一批,派你们去护送唐僧,汇报一下你们这一路护送过程。就拿一个本子给了如来,上边记述承受过所有苦难,数来数去,最后如来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难?八十难,佛家讲究九九归一,还缺一难,你们明白不明白?明白了。然后八大金刚起身,他们来的时候经历了十四年,这次回唐朝,你们让他们八天就得回到这里来,我要搞庆典的,让他们在这里成为佛。交代好唐王,赶紧护送回来,给你们八天时间,但是八天时间内还要把最后一难度过。八大金刚多聪明,知道怎么设计了,这就有了老鳖渡通天河的故事。当时唐僧承诺老鳖,见了如来以后,说给他长寿,唐僧满口答应。结果来到河边后,好不容易拿到真经过来后,来到这条大河的西边,要往东走,这条大河怎么办?这时候岸边突然有声音在响,“圣僧你们回来了,等得我好苦啊。”一看这个癞头大乌龟在岸边。好了,上回是他驮我们过来的,我们再上他那儿。小说写得非常细,我们真的不要小瞧古典小说,我们现在写小说退步非常厉害。小说中,他们站的位置交待得非常清楚,把马先牵上去,然后是八戒蹲在马尾巴的地方,唐僧站在马前腿左侧,沙僧站在马腿右侧,孙悟空站在龟的脖子和脑门,一个脚踏着脖子,一个脚踏着脑门。
老鳖说上次驮过你们了,这次又相遇,我们都是有缘分的,我乐意做这个事。快要到对岸的时候,老鳖突然抬头说,“圣僧,我当时托你的事情你还记得吗?你给我办好了吗?”唐僧是不会撒谎的,满脸通红,没有言语,他这些徒弟也没有撒谎。这个时候老鳖把身子一抖,师徒几个全倒进河里去了。这个时候是不能要他们的命的,要是唐僧像过去一样还是肉眼凡胎,那到河里就完全打挺了。可这时候他已经有佛身了,所以不至于淹死了。然后又在八大金刚的护持之下,救上岸来,这一难就度过去了。度过去以后,就在一个山上开始晾经书,现在晾经台还有,好像在甘肃岷县那边。然后遇到老陈头,请他们到家里吃饭,猪八戒吃不下,碍于情面又不得不吃。
这个小说写到这个地方,所谓功德圆满,似乎就没故事了。我们来看这个功德圆满的故事,作为古代小说,通常情况下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教训我们要去掉那些淘气的不着边际的梦想,要成为忠厚老实的人,有信仰的人,似乎这样就可以了。但是《西游记》没有,即使是老孙已经成了斗战胜佛的时候,他还有怪话跟佛祖说。那么这个小说可贵之处在哪里?虽然师徒几个确实是以自己优良的品质战胜困难成佛了,成功了。但是最天真那一部分,猴性的那一部分丝毫没有改变,人性当中最活跃那部分没有改变。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小说尊崇了人的本真性,也尊崇了所谓的天道,尊崇了自然的多样性等等,这里边都有。所以一部《西游记》涵盖了许多内涵,许多主题。
我们从其中一个很小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孙悟空刚出道的时候干的一件事。唐僧遇到了老虎,他当时投身在一个猎户家,是当地最有名的猎户家,护着他,结果遇到老虎打斗半天。后来救出孙悟空之后,孙悟空跟他往前走,说“师父,你莫怕,一切都交给我了。”在说话的时候,老虎突然就冲下来了,孙悟空根本没费事,就把老虎打死了,打死以后还把老虎皮剥下来做成虎皮裙。唐僧吓死了,吓坏了,功夫太大了,跟猎户比太厉害了,有他做徒弟我什么都不怕了。刚刚夸完,结果又遇到劫道的,六个人在前边横住了,说“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你们把钱给我们留下,你们脱光了跑,虎皮不错嘛。”
孙悟空说,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怎么没听过你们?你们叫什么名字?这六个贼,小说里命名为六贼,都是用人的感官来命名的,用眼、耳、鼻、舌、意、身来命名,用喜、怒、爱、思、欲、忧来命名,眼见喜,耳听怒,很有意思的名字。事实上,六贼就是六根,人活在世上七情六欲,六根不净。孙悟空一看几个家伙儿非常好玩儿,但是又忍不住,因为他多少年没有打人、杀人了,金箍棒稍微一抡,这些人都成了肉饼。这实际上是把六根灭了,要六根清静。孙悟空从这儿以后,得到了一个教训。后来有一回,他遇到下山的一个小妖叫“有来有去”,非常可爱的善良的小妖,孙悟空最后还是没忍住,把他打死了。然后在那忏悔,说挺好的一个人,我怎么把他打死了呢?但是“六贼”这个地方他一点犹豫都没有,虽然那几个人并不坏。
从这儿开始,唐僧害怕了,这样的人跟我一路,得杀多少人啊?得杀多少无辜啊?所以这个时候观音菩萨才把“紧箍儿”给了唐僧,让他骗孙悟空戴上,戴上以后开始念咒,孙悟空才受到约束的。灭六贼这一段,在这个小说里极其重要,他们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灭六贼的过程。但是猴贼就没有灭掉,因为猴贼是非常可爱的东西,人间不能那么死板,所以这个小说非常有人性,透着人性的灵气。我们从不同的故事、不同题材里面分析一部作品的时候,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理解;而我们从一个题材入手的时候,也会得出的多解;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阅读过程,恰恰就是一部好作品魅力所在。如果一个作品只有一个解释,或者只有一个半解释,或者只有两个解释,那是肯定不能构成经典的。每一部好作品都是多解的,每一部好作品都是这样呈现多样性的。
(根据施战军大师讲座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整理不易,欢迎学习。此讲稿约3万字,本稿约为1/5,那么,到底是如何进行主题变奏的呢?请您留言、反馈,我们接续发布,如果没有留言就只好发布到此,谢谢。)

图片

陶山学苑苑长在鲁院和施战军先生合影

牛兰学部分著作

图片

牛兰学最新简介

牛兰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党共中员,出生于河北省馆陶县路桥乡蔺寨村。现任邯郸市作协副主席兼《陶山》创刊首任总编辑、陶山学苑苑长、研究员、客座教授、高级政工师、创意写作师等。河北省人大文化交流促进会监事、河北省文研会散文委员会主任等。曾出版和主编散文集《听花开的声音》《母亲的纺车》《运河纪事》等20余部。曾任职东龙酒业、党委办公室、监察局、陶山街道等,历任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等。曾在国内外各级报刊发表作品,多篇散文入选各种选本和地方中小学语文读本,先后荣获全国冰心散文奖、林非散文奖、河北文学奖、全国志愿文学奖等。主编《陶山》十余年出刊46期印发约20万册,荣获中国最佳地方文学名刊、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理事单位、河北省首个县级作协全国先进集体等。本人荣获全国地方期刊领军人物等。馆陶县2023年9月获授河北首个、全国第19个“中国文学之乡”。

嗅文学之香·品文学之飨·抚文学之想·共文学之襄

图片

中国文学之乡-馆陶县剪影·牛兰学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