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省级非遗丨屯堡铁器制作技艺

 文化生活有创意 2024-06-25 发布于贵州

文创

沿

铁器制作技艺(西秀区、兴义市)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率领30万大军征讨云贵,史称“太祖平滇”,即第一次“调北征南”。大军分两路,一路大军由沐英、湖海率领走四川经叙永、乌撒攻云南。另一路大军由傅友德率领,从湖南进贵州达安顺,这路大军于1381年深秋出发,年底抵达普定卫(今天的安顺城),征南主帅傅友德大将军的大本营指挥所就设在距离旧州不远傅家寨(即今天的刘官乡嘉穗村大寨村),随军的兵工厂就建在今天的刘官乡傅家寨以及屯军扎寨的大西桥镇的九溪村、七眼桥镇的老塘官、大坡脚、石家屯、塘房街等当年征讨云南经过的安顺屯堡、兴义等地区村寨,几十家铁匠铺专门打造服务于“调北征南”这场30万明朝大军需要的战争武器、辎重物资、战马马掌等军中用品。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傅友德率兵第二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为巩固边疆,朱元璋采纳傅友德等大臣的建议,大力推行屯田制度使屯军及其家属择地建寨居住。从第一次调北征南战争开始,安顺、兴义打铁的传统技艺的铁匠艺人们从未停止过,一直传承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

明末清初,为防止清朝军队、土匪对屯军的袭击,傅友德征南后裔联合当地的少数民族固守征南大本营傅家寨,继续打造兵器,共同保护明朝征南军饷洞(今日称为留洞)藏有的30万大军所需的金银、粮草。

大寨村(傅家寨)后面的刘肖公路,当年是由黔入滇的古驿道,车马往来,十分热闹(至今还保存完好古驿道遗址)。从明朝至清朝数百年间,傅家寨孙氏铁匠铺被誉为“征南兵工厂”,并一直传承这门传统技艺,多年来一直吸引众多南下云南之马帮于此处经过,纷纷到傅家寨定制马掌。悠久的历史,给傅家寨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伏虎山上现还保存有当年军队屯军的军事古营盘(古城墙、敌台、点将台)、明朝军饷洞、傅友德衣冠冢、碉楼、古刹迴龙寺等历史文化古迹,以及花灯、地戏、念佛、歌舞等几十种活态民俗令人目不暇接。

关注公众号 GZCCIDTR 思享以下服务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