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后,湿热夹杂阴虚,华佗看到也两眼一黑

 sunshine9901 2024-06-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湿热夹杂阴虚是非常复杂,也是最难治的一种类型。

湿热夹杂阴虚的感觉,就像是夏至后的阴天,下过雨后,屋子里气温很高,空气又很潮湿又潮湿又闷热,憋得人透不过气。

人如有体内湿热加阴虚,就会有湿热的表现:口苦口黏,爱出油,腿根潮湿,尿黄,大便粘。又有阴虚火旺的表现:烦躁、乏力、手脚心发热,腰酸。

这个时候,到底是先祛湿,还是先养阴呢?

单纯的祛湿容易伤阴,而养阴的也都会加重湿气。先调哪一方面,都会让人感觉到病情的加重。很多人说,我去看了中医吃了药,怎么感觉越治越难受了呢?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个调理的尺度,并不是说这个医生给你辩证错了,只能说他是水平不够,调理的方法不恰当。

图片

有一招调湿热夹杂阴虚的方法,是我跟师父学的,又经过了我40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有一个方法确实效果非常不错,今天呢我就单纯的分享一个思路,给一些中医朋友们一些启发。

治疗湿热夹杂阴虚,我们可以跳出来这个祛湿和养阴的方法。转而从整体来找,湿和热生成的原因是什么?

好比夏天一场雨后的麦桔剁,扒开里面腾腾冒着热气,如果一直捂着就会发霉了。老百姓的智慧,是赶紧把它扒拉开,里面的热气赶紧散开。肯定不会是直接浇上去一盆子凉水。因为这个热并不是实际的火,水是浇不灭的。它的这个热呢,属于是“郁热”,憋在里面的“郁气”。这个气一散开,郁热也就没了,所以要解郁,开郁,透气透表,给邪气打开一条出路,先放出去。所以优先来开郁散热,行气流气。

图片

这就是平时我常说的,解郁祛湿之前,先通气,先把身体的毛孔,鬼门,前门,后门,都开开。让屋子里的空气流通起来,风吹进来,也就不闷热了。

那么清解透表,解郁达郁的药物,我常用的就是:藿香、佩兰、淡豆豉、苏叶、前胡。如果遇到湿气更重的一些,已经痹阻了,就需要解表透表,可以用像杏仁、白芷、荆芥

尤其是杏仁,像一些因为湿热夹杂阴虚而导致的肺结节的患者,它就能开宣通肺,帮助恢复肺通调水道的作用。杏仁也是药食同源的,平时没事可以当个闲嘴 吃几粒挺不错。

郁热和湿热清完之后,再来开始养阴,这时候就该调整方子了。这就是中医复诊要调方了,不要听信“效不更方,一方吃3月”,正经的有效果之后,都是要再随症进行加减的,某个症状治好了,后续这味药就改停了,该换了。尤其是复杂的症状,越是调方紧凑。

养阴一般可以用麦冬、玉竹、石斛一类的,也会根据结节的情况,再加入丹参、赤芍来活血通脉

湿热阴虚久了,肯定会长结节的。湿热的粘性是很强的,湿能生痰,而湿热生的痰更粘,更容易互结,导致脉络不通畅,生瘀结块,所以务必再刚刚的基础上再进行疏通,做到补中有通,补而不滞。

这篇文章,可能非专业的中医人士读起来有一点吃力,但是如果你多读几遍,其实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