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四四0)飞针引气与针之深浅力道

 火帝养生_WSH 2024-06-25 发布于云南

一般来说,针下去,我们怎么知道针得了气,就是那个针好象是被吸到的感觉,不是那种空空的进出。如果扎那个病人,这个针一扎进去,就好象是扎在稻草上,干干的,这个病人的身体就是非常的差了,气血已经大虚了,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你扎进去,里面很弹性,再捻一捻针,拉针的时候,感觉好象那个针被吸住一样,这就说明气到了,还有针孔的旁边会看到红点,这些都代表气到了。病人的感觉有酸麻胀都是气到了。

如果扎针以后,病人没有酸麻胀,穴道扎错了,只有穴道扎错了需要拔出来,重新扎针。如果穴道扎对了,没有酸麻胀的时候,就要稍微等一下,把针的旁边部位轻轻的拍一下,让肌肉松一下,然后再去引气。

我们针灸有一个特殊的引气法,叫飞针引气法。什么叫飞针引气,确定扎的穴道是正确的,这个时候我们把针提起来,同一个方向转,一边旋转一边把针提起来,顺时针为补,如果旋转朝一个方向不提针的话,那个肉会缠住针,一边旋转一边把针提起来,就算是旋转360度,720度都会被肉缠到针,这就叫飞针引起法。

有的人下针的手法,慢慢捻转进去,还有直接进去,一般我们都是直针进去,先扎到穴道。如果你慢慢捻转进针,病人会很痛。一般我们下针是要注意深浅的问题,胖的人深,瘦的人浅,春天,夏天,气候比较热的时候,针都下得比较浅,秋天,冬天下针的时候比较深,这是《针灸大成》历代的原则。

有人提到阳陵泉和阴陵泉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分开来看的时候,阳陵泉是筋会阳陵,凡是有抽筋什么的,只要是筋的问题,统统可以下阳陵泉。比如说习惯性的关节脱臼,阳陵泉就可以下,阳陵泉管的是筋,还有骨,骨会大杼,《难经》里说,筋病治此,骨病治此。

阴陵泉在脾经上面,属于天皇,所以,阴陵泉的重点是在利小便,利关节的湿。小便消导,水肿都可以下阴陵泉。

所以,阴陵泉和阳陵泉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这两个穴道所处的位置都与膝关节很接近,关节里面就有筋,风湿关节炎里面有积水,因此,这阳陵泉和阴陵泉这两个穴道同时在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