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也有一座“晋祠”?

 爱旅游的寒江 2024-06-25 发布于河北

可没想到,远离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在我们河北邯郸峰峰原西纸坊村,竟然也有一座“晋祠”庙。

山西太原晋源区的晋祠,皇家祠庙和园林,供奉的是西周周武王次子,晋国始祖唐叔虞,还有他的母亲,姜太公的女儿邑姜。

上中学时,语文课本上有梁衡的作品《晋祠》。山雨跟同学们一样,是从这篇课文上第一次知道了晋祠。那时,印象最深的是“圣母殿”和“难老泉”。

2002年,山雨去过晋祠。行程太紧,只记得殿柱上有盘龙,泉水不怎么大。同时,从旅游资料上知,这里有王、张两姓的家祠,附近有个“青阳沟”。

去年,去太原办案好几次,望见了晋祠,没时间旧地重游。

还是近日,突然知道太行山这边,河北邯郸峰峰矿区也有一座“晋祠”!它的名字,按当地口音,叫“金丝娘娘庙”。有明万历年间碑碣,是山西商人重建碑记,“金丝”应为“晋祠”。“娘娘庙”,应是凸显了“圣母”娘娘的地位。有故事传说,都是说泉水、稻米、莲藕的,主角都是“娘娘”。

山雨考虑,远离太原,怎么有了河北省的“晋”祠的?首先,要明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势力范围和触角所及,肯定不限于太原。韩、赵、魏三家分晋,就说明,三晋文化的影响区域,远比如今的山西省行政区划一范围大,大得多。重要是,太行几陉,是三晋文化外溢和流布的主要通道。从太原地堑晋源区岀发,东越太行,走的一条重要陉道,太行道——滏口陉,到河北平原,漳河流域,古邺临漳。三围时期,曹操;魏齐时期,高欢高洋父子,特制是高氏父子,往来于两都之间,数十年间,沿途,形成北齐佛教文化带。不仅仅佛教,象晋国始祖唐叔虞,是三晋文化的创始人,他继邰台开山凿石,疏通汾、洮二河,兴修水利,造福于民,2

于周成王十一年(前1032),得嘉禾,异茎同穗,献给周成王。周成王命唐叔虞将嘉禾送往东土馈赠周公旦,写作《馈禾》。这里的“东土”,包括如今的峰峰不?反证,据说,漳滏流域,有泉水的地方,多植稻。滏阳河的源头,在今峰峰原西纸坊村。泉上有券,券上有祠庙,也是“圣母”娘娘坐镇泉源之上的,叫滏源。故事,只剩下了免皇粮稻与藉的传说,也有说,一个叫“金丝(晋祠)”的姑娘,以身堵水。堵l水,大约也是如邰台一样,变水害为水利,保百姓春种秋收,五谷丰登的。

有山,有河,多泉,相同的文化土壤,加之地有缘渊,路道相通,人员流动,互有往来,文化传播,作为山西太原之源的“晋祠”就走动起来了,到河北邯郸峰峰,“金丝(晋祠)娘娘庙”,是圣母娘娘的“行宫”别院。

山雨       甲辰榴月中浣

              于古沙安乐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