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47卢婷玉: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减负策略

 高教课堂研讨 2024-06-25 发布于江苏

治:政府社会和家庭界定好权力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 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让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参与到教育中来,而且要明确 各方的职责,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并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 社会和家庭积极参与共同教育。

      第一,在政府和社会方面需保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用法律明文规 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非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教师非必要的教学工作和非教学 工作。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各种社会活动入校园的标准,防止社会各种组织和政 府非教育行政部门的手伸入校园,随意进入校园举办各种活动。学校是教书育人 的场所,而不是非教育部门或组织实现教育意义的场所。 

      第二,在学校方面,减少过多的社会活动和不必要的特色活动。学校需明确 限定社会活动进校园的标准,禁止和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进入校园宣传,让学校 成为教书育人的一片净土。要让有意义、有教育作用的活动进校园,让教师和学 生体验到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同时学校本身也要尽量减少非必要、非特色的 活动举办,活动举办有利有弊。举办过多,容易使学校偏离教育教学的中心,学 生无心学习;举办过少,学校缺失特色活动,学生在长期的枯燥的学习中,偶尔 也需要活动来增添一些学习的趣味。 

      第三,在家庭方面,家长与教师应统一战线。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积极配 合学校,配合教师。家庭是人生的港湾,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需要 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站在同一教育战线上,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只有教 师一人对学生的教育负责还不行,还需家长与其里应外合,在学校、在家里对学 生进行统一的教育。

办:学校民主化管理及自主办学

      学校应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给教师充分的 权力、关心与尊重。学校要保证教师有灵活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考试、会第三章 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现状调查 议,减轻因非教学工作给教师带来的负担,给老师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 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也要尽量减轻活 动对教师的过多要求,可设置教师小组一起筹划活动,将重担平均分在每位教师 的身上,避免出现一个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学校也可让一线教师参与到学校的 管理中,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建议,完善与改进教育管理当中的不足之处。 实习期间也参与了南外三四年级的学科教师互相评课的活动,四年级教师旁 听并点评三年级教师的课堂,对四年级教师来说这样的活动是意义不大的。因此 学校要尽量减少形式上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学习和材料整理,让教师有时 间专注于教学工作方面的提升。

爱:给予教师人本主义关怀和爱

      创设尊重教师的社会范围,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尊重教师与教育,不单指其 在社会与专业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其社会与职业的价值。社会和学校都需要为 教师提供物质保障和事业发展的机会,让教师能够安心教学的同时,也能够有充 足的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要将教师“普通化”,回归本质的理解,回到本真的关怀,意识 到教师并非完人,容许教师出现职责范围内允许的不完善表现,给予教师成长的 空间新闻媒介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教师,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 对师德不正、道德失范的老师,要依法惩处,宣传并警示并启示其他教师,以正 其德。但对那些恶意猜测、恶意诋毁老师的行为,也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老师良 好的形象。 提升教师的幸福感,需要全社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自觉承担起各自的教育 职责,把教师“普通化”,改变对教师全能性要求的观念。同时教师本身也需要 提高工作能力,调节工作压力,增强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时刻进行自我反 思,坚守教育一线,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处理各类工作的方式,才能够在教学工作 和非教学工作中保持平衡,应对自如。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