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者是否合格,就看这一点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4-06-25 发布于河南

管理者是否合格,就看这一点

作为管理者,胜不胜任,合不合格,主要就看一点:是否具有担当意识,如何判定一个管理者是否具有担当意识,主要就是看一点:对待问题的态度。
因为顺境的时候,任谁都能管理好,逆境才能彰显出一个管理者的能力。
若一个管理者不敢面对问题,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担当意识,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正视问题,才能真正说明一个管理者内心的坦荡,才能真正反映了一个管理者内心的责任感,内心坦荡、内心有责任的管理者,还能不能胜任?正是有了责任、有了坦荡,才会在管理岗位不断努力、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真正达到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带好一支团队。
所以说,判定一个管理者是否合格,只有一点,就是看其对待问题的态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善于发现问题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一定不会逃避问题,一定是在努力发现管辖范围内的问题,只有先发现了问题,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才能说明管理者具备了判断是非、辨识对错的能力,自然也就具备了正确教导团队、正确引领团队、正确培育人才的基本能力,也就具备了带领团队正确做事的能力,也就具备了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的基本能力。

第二:善于制止问题
发现问题是每一个管理者的本能,能否制止问题防止严重化、蔓延化更能体现管理者的能力。
所以说,作为管理者,发现问题一定要果断采取措施制止问题,有效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或伤害,有效避免给团队、给公司带来莫大的伤害,有效降低故障管理成本。

第三:善于分析问题
制止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制止了一时制止不了永远,唯有找到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消除原因,才能真正做到杜绝问题不再出现。
作为管理者,在制止问题后,一定要用心思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流程的思维,也可以从管理六要素分析排查,也可以组织团队一起来讨论分析排查,将导致问题的所有原因找出来,避免因问题找不全而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第四:善于解决问题
原因找对找全之后,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督促落实到位、跟踪落实效果、巩固强化措施、督促措施形成习惯,问题才算真正形成了闭环管理。
解决问题,不仅反应了一个管理者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更能反应了一个管理者的系统化思维能力与全局管控的能力。
只有管理者具备了系统化思维的能力,才能将工作管理到位,才能将团队带好,为什么呢?因为系统化思维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漏洞。
“善于”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善”,“善”的意思就是完善、妥善、彻底、根治,不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善”的意思就是善始善终。
所以,作为管理者,解决问题一定要做到“善始善终”才叫真正的善于解决问题。

第五:善于总结问题
我们都知道:问题就是管理者的机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
—正是有了问题,才有了管理者向团队展现能力的大好机会
—正是有了问题,才有了管理者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
—正是有了问题,才有了管理者在领导心中证明自己的机会
—正是有了问题,才有了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的机会
—正是有了问题,才能保证管理者在团队、领导心中的位置
所以说,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更要善于总结问题,总结问题的目的,有助于:
—管理者根据问题总结的结果在后续的管理中采取适宜的预防措施
—管理者根据问题总结的结果在后续的管理中提炼出更多的好经验
—管理者根据问题总结的结果向上级领导获得资源上的资助
—管理者根据问题总结的结果强化团队的问题意识与责任意识
—管理者根据问题总结的结果与平级部门有效沟通交流
—管理者根据问题总结的结果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与思考

第六:敢于承认问题
问题,有管理者自身发现的,也有下属发现的,也有上级领导发现的,也有平级部门发现的
问题,有可能是下属责任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管理者自身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其他部门引起的
不论问题来自哪里,不论是谁引起的,作为管理者,一定不要逃避问题,一定要敢于承认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因为这充分反应了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态度,更是充分反映了一个管理者的胸怀与格局。
敢于承认问题,就等于了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这需要何等的勇气?这需要何等的胸怀?
有了这样的勇气,有了这样的胸怀,何愁管理者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何愁管理者不能带出一支优秀的团队?这样的管理者不正是领导需要的吗?这样的管理者不正是公司发展强大优所需要的吗?
敢于承认问题,就等于是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批判,正如任正非所说“敢于自我批判的公司才会活得更久,敢于自我批判的管理者才能走得更远”。
只有管理者敢于承认问题的存在,才会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才会有制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才会带领团队更好、更稳健地前行发展,才会保证团队业绩的持续提升。

第七:敢于担当问题
我们都知道,问题的发生,有直接责任,也有间接责任,直接责任是问题发生的表象因素,间接责任才是问题发生的根本因素。
直接责任有可能是管理者,间接责任也有可能是管理者。
不论问题如何,作为管理者永远都逃脱不了相应的责任,只不过责任承担的大小不同而已。
因为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规划(组织)、指导、监督、管控、纠正。
出了问题,肯定与管理者的前述五大作用有关系,也许与一个作用有关,也许与多个作用有关,下属的错误都是管理者的错误这句话正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说,管理者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要敢于担当问题。

第八:正确面对问题
正确面对问题的意思就是不逃避问题的连贯责任、不回避问题的问责追责、不敷衍问题的处理,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彻底解决问题,防止问题再出现。
哪怕明知问题问责追责的最终结果有可能到自身,也无所畏惧,也要追查到底,防止因一时的私心而给团队、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伤害或损失。
所以说,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位敢正确面对问题的管理者。

1.管好现场安全必不可少的十六种活动(上篇)1-9

2.质量管理工作做不好,只因这“六只是”的做法

3.追查与解决质量问题应遵循流程的思维

4.安全管理人员去现场的九个作用

5.设备管理的十一个动作

6.真正有效解决安全问题,落实“四不放过”还不

7.质量做不好,源于“六缺乏”

8.企业与企业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人才、产品、市场,而是?

9.当“好”领导,请坚持做到“十再点”

10.安全生产管理:十要

11.想安全生产出效果,请坚持做好“二十”重实(上篇)

12.想安全生产出效果,请坚持做好“二十重实”(下篇)

13.安全难落地、不持续,其实是因为?

14.管理者必备的十二项职场生存技能

15.安全要落地常态化,需具备这八大保障力

16.管理就是:坚持做好这十个字

17.质量管理不落地、安全管理不持续,主要是因为?

18.质量管理负责人必会的“十项工作技能”

19.领好团队、带出绩效、赢得效益,请坚持做到“这六点”

20.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落地生效:“九离不开”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朋友的关注、点赞与转发,我们一起共同探讨企业管理知识,共同促进企业管理持续提升与完善,让管理真正成为企业战略的好帮手,真正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