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偶尔﹚翻翻之夜读三国--辱尸

 新用户3951uudG 2024-06-25 发布于河南

普通的人被杀,喀嚓一声,人头落地,也就过去了。但有些也未必,我记得有网上就罗列古代的酷刑,看的人心惊肉跳,人聪明到杀人还要变着方法杀,很怕人的。有些连死后也不得安生,足见深仇大恨。

董卓尸首号令通衢,有人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油满地。很解恨,老百姓也如此。火置其脐,聪明的很,但反正董已死,没有什么感觉了,唯有大伙拍手称快,辱尸以解恨。

姜维自刎,魏兵共剖维腹,其胆大如斗。没能亲手杀掉姜维,只能给尸体以污辱。

我们知道最骇人也最悲惨也最冤枉的莫非袁崇焕被杀: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辱尸很有一些打死老虎(这一点鲁迅讲的很明白)的意味,老虎可能与人类有仇,辱尸却是与部分人有仇,连一代名士蔡邕尚伏尸痛哭(残暴之人也会有知音),王允杀他,蔡说自己脸上刺字,砍脚仍不中,振振有词道:昔汉武不杀司马迁,使谤书流于后世。这是比辱尸更厉害的,最少古代人这样看。

古人注重全尸,受之于父母,得之于天地,活着时候尚要保全,死时更要了,所以现在捐献器官那样难。古代的太监是不能进祖坟的,死后还要再做个那玩意安上。司马迁受宫刑,写完史记就死了。现在火化,国家政策,留什么全尸,人也只有接受了,连平坟的后辈也说:爸,现在不行住瓦房了,国家都叫改成平房。于是坟平了,不说古代,往年的挖祖坟也是对主家极大的污辱。赵本山的电影《叶落归根》也正反映了这种思想。

人死了,就什么也不说了,可能是一厢情愿,死者长依依,反正是不知道什么了,不知道到阴间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否真的知道,反正现在流行的观点是不知道。连凯撒也说,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盖上,让世人看看,如我之伟大者,死后也空空如也。

人物死后,防止被挖了坟,千方百计的埋,设些机关,在流行的网络小说《鬼吹灯》中被称为挖坟挖的最好的摸金校尉的祖宗的曹操遗言造疑坟七十二冢,这是一个讽刺,《三国演义》也说他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想当年的伍子胥历尽艰险受苦受难就为了一日复仇,最后也只能挖开河床下的平王坟鞭尸三百解恨,真如他所说:吾日暮途穷,故倒行而逆使。是啊!天要黑,路途远,只有倒着走路。 

伍子胥还文武全才呢?哲学家呢?

现代人好猎奇,什么样的恐怖故事都能编的来,像什么张震讲鬼故事那是很有名的,所以殡仪馆的事情多了起来,还有什么殡仪馆辱尸惊魂之类的小说,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我是个胆小鬼,胆小能成为鬼,据说这三字来自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看来鬼是胆小的,而不是人,否则,辱尸这伤天害理的事情鬼怎么不报复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