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夏无事且书扇——李立荣书扇阅读札记

 lm70cc 2024-06-25 发布于重庆

图片

李立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名家工作室朱培尔导师班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界新秀研修班”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西部地区书法艺术人才,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

曾任《陕西日报-书画艺术周刊》主笔,《丝路艺文》执行主编。文章、书法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中国篆刻硬笔书法》《中国电力报》《文化艺术报》等报纸杂志。

图片

长夏无事且书扇

——李立荣书扇阅读札记

扇子发展历史悠久,据沈从文先生推断,当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生产生活用具的制作。最初很可能是人们随手摘取一片较大的叶子,用来招风取凉、驱赶蚊虫、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等等,于是发明了扇子。受此启发,一些人开始仿造叶子的形态,用更加结实耐用的材质制作出了最初的扇子。这既是人心的敏悟,又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它的产生是生活的必然。崔豹《古今注》记载有“五明扇,舜所作也。”由此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扇子被发明时,最原始的功能是用于消暑降温,当扇子的驱暑功能淡化后,扇子更多代表的是文化,并显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文不离扇,武不离刀”,文人士大夫持扇指点江山,谈古论今,更添几分雅风文气。“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三国周瑜,成为儒将风范的代表。最迟至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已在扇面上书画,抒发情感与志趣;及至后来折扇兴起,许多达官显贵更是扇不离手,成为风流潇洒、典雅高贵的人生道具。扇子的文化意义,逐渐高于了物质意义,赋予它不朽的社会生命力,逐渐从一种功能性符号过渡为文化性符号。如今,人们仍钟情于扇子,也正是源自那种深沉的文化情结。
在扇子上题字最早有记载的是王羲之。除了耳熟能详的为老妪书扇的故事外,张怀瓘《书断》亦载:“纸书金轴二帙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五帙五十卷,皆金题玉躞织成带。又有书扇二帙二卷。”可见东晋时期的书扇不是个例,且到南朝已成为艺术收藏品。最初书写作画于扇面的字体本身也有讲究。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就明确指出:“《太师箴》《大雅吟》,用意甚至,而更成小拘束,乃是书扇题屏风好体。”这里点出了《太师箴》《大雅吟》中的字体是书扇题屏风的上等之选,可见,书扇在魏晋时期已经流行,扇上的画作书法不是随便而作的,而是有约定俗成的章法,尤以小楷书扇为佳。

图片

图片

立荣兄雅人高致,勤读书、擅文章,于金石、书法用功尤多,各体皆有涉猎,其擅长在隶书、楷书、行书。朱培尔先生说:“立荣于书法,近年他在楷书上用功颇勤,取法大抵在六朝唐人之间,写得既有唐人法式,兼得魏晋韵致。历来写碑志者不难在趣味,而难于清雅自然,清雅自然是李立荣楷书的本色。尤其是他的小楷,能在毫厘之间得宽绰而有余之势,极尽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之致。”立荣清雅自然的小楷在折扇扇面上腾挪有致、顾盼生姿,增添了自然、活泼、清新的气息,传达出更加细微恰切的情感。扇面形状呈弧形向左右张开上宽下窄向内收拢,形成从内及外的辐射型,立荣在书写时常为错落有致的长短行,如某行书写到底,次一行仅书寥寥几字,甚至一两字而已,长短行之差距视诗文字数多寡而定,展现出疏密有序的书写韵律之美。立荣兄书扇,用语凝练,文字较少,常将文字排列于扇面上方,下方却留有大面积空白,营造上密下空的艺术氛围。
立荣兄除了常见的文字扇面外,制作的“锦灰堆”扇面更显其学识、才情和书写。锦灰堆,又称八破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之感,具有深厚的学术性和艺术性。立荣兄所制锦灰堆扇面均为自己亲手所拓,在构图上精心思考、不亚于绘画,既突出主体、又不失整体的和谐与平衡,使作品在扇面上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然后再精心构思、遣词造句,选择书体、用心书写。虽是一把扇子,其用心费神不亚于鸿篇巨制。立荣兄锦灰堆扇面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姓氏拓片,大字作联语引证某姓名人,小字考证姓氏来源;一类是汉砖瓦吉语,临写文字,考证文字内容、说明出土地点;一类是图案组合,不同图案经过巧妙构思后,组成一个富有含义的作品,或庄或谐,生动别致。在图案组合之后,又根据画面内容、空间留白、书写内容,或楷或草或隶或篆,随形就势书写,颇有东坡“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意味。

图片

图片

立荣兄涉猎广泛,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字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学识和修养为他的书法扇面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支撑,锦灰堆扇面文字虽然短小,具有深度和内涵。如“周”姓砖文扇:“周”字砖文拓片长方形,居扇面左侧三分之一处,扇面右起顶头用隶书题“军推细柳,品合爱莲”八字单排,占整个扇面三分之一略多,又用楷书小字题“周氏代多名人,是语上联言西汉名将周亚夫,文帝称其为真将军;下联言宋之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作《爱莲说》一文。岁甲辰夏。”共九行。在拓片左侧用行书小字题“周姓出姬氏,周平王少子烈别封汝州,人谓之周家以为氏。又后魏之季北复姓贺鲁氏,改为周姓,此两端即见渊源所在耳。岁次甲辰初夏记之。”整个扇面书体丰富、点面结合、疏密对比明显、留白十分讲究。
又如汉“延年益寿”瓦当吉语扇:“延年益寿”瓦当圆形拓片居扇面左侧,扇面右起顶头用隶书题“汉延年益寿瓦当”横列一排,紧接着用小楷题写“延年益寿瓦当流行于西汉中期,多见于汉城内宫殿遗址,其同类者尚有'飞鸿延年’'延寿长久’'延寿’'长相思’等十数品。然其皆出土较少,又乃汉瓦之至精之品,故为世人所珍重。前人尝有联云: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铭富贵吉祥。其之所贵可见一斑耳。”单行最少一字、多至十五字,书写随瓦当外形排布、生动别致,考证文字精到、文采飞扬。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如题孔雀梳扇:孔雀梳拓片居扇面左侧,略略倾斜,孔雀首靠近扇面上端,呈回望之状,扇面右起用篆书题“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横列一排,用楷书小字题“《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其实年少时听此曲,根本不知道它的美好。立荣。”整体居于孔雀梳梳柄上部。又从梳齿开始题“梳子其源久矣,据乃黄帝妻方雷氏所创。国人喜造神,不凡之事之物总冠之非之人之名,方其事其物之不同凡俗。然传说虽不可信,其事物之久远或可知矣。察于所知史迹,梳子则有六千余年历史,刘林遗址即有骨质梳子出土。可知崇美之心古人未必差于吾辈也。岁在甲辰初夏,于终南山下制并题耳。立荣。”整体呈扇形排列,少则两字,多则十余字,居于梳拓下侧,上部留白。用篆书题流行歌词,典雅中有几分俏皮。梳子来源考证严密,文字简洁,颇善于据物究理,如陈寅恪先生所言于古人有“理解之同情”。其他诸如“沈氏虎肖像”“王氏”“车马出行图”“双獾瓦当”“明清残拓”“长乐未央”“大宜盛  吉且羊”“长  乐”“双鹤衔鱼纹”诸扇构思巧妙、开合有度,书体丰富、书写精到,体现以小见大,柔和迂回之美。读之意境幽远、回味无穷。
扇画较之手卷、中堂、横批、册页,创作多不易,故有“求扇一页,胜画数尺”之说。立荣兄所制锦灰堆扇面具有拓印、构思、题跋、书写的唯一性。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体现,更是文化背景的真实写照,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片段、历史场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盛夏来临,江湖无事,持立荣兄所制一扇在手,当得无上清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立荣金石题跋集》,读者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售价128元。

购书者赠四尺对开六字以内斋号或四字吉语。

有意者请扫码详询

☟点击图片预购春茶

远山眉茶叶专卖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