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病传变思想规律

 彤彤的知识宝库 2024-06-25 发布于山西
原创 经方传承 伤寒求真 2024-06-18 23:57 河南

      《伤寒论》开启了辨证论治之先河,以六病为辨治纲领。由经方大家许家栋教授创立的“经典经方”体系认为六病的病传是研究经方的主线,是系统的解读经方理论和方药的密码。《伤寒论》以太阳病为外感热病之始因,《金匮要略》以太阴病为内伤杂病之始因。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病传主线。病传可以预示疾病的传变方向,逆着病传方向又能反映出疾病的痊愈规律。现就六病的病传规律与典型方药衍化关系进行探讨。

1.六病病理模型

      在《伤寒论》学术史上,对六病的认识主要有两大模型,一是基于脏腑、经络等医经理论认识六病,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代表的“以经释论”,后世众多医家从之;一是基于八纲认识六病,如近代胡希恕。

      在《汉书·艺文志》中将方技分为四大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并各有定义。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从医经与经方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医经是探讨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生理病理,然后用针、砭、汤、灸等方法,对治疾病。而经方是以药物的性味对应疾病的深浅(表里)虚实寒热,使肌体趋于阴阳自和。

      由此可见,医经与经方各有侧重,从医经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出,医经更重视脏腑、经络。

      经方更重视表里的状态,重视药物的性味与表里状态的对应。

      经方的代表著作之一是《汤液经法》,虽然已经散失,但仲景的书对其有很好的继承。如兼有历史学家和医学家双重身份的皇普谧提到过“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从《伤寒论》中也可以明确看出经方重视表里状态与药物性味的对应

      由此,我们对六病病理模型的认识基于表里、寒热、虚实,但又进行了细分。

      太阳病为表实热病,有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两大主要证型。

      阳明病为里实热病。

      少阳病为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偏于阳者。

      少阴病有两个层面,一是卫阳虚的表虚寒证,一是真阳虚的里虚寒证(偏于下焦)。

      太阴病为里虚寒证(偏于中焦)。

      厥阴病分两个层面,一者为阴阳离决之真厥阴病,一者为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偏于阴的类厥阴病。

2.太阳伤寒之病传

2.1太阳伤寒病传少阴伤寒

      太阳病是表实热证,典型的太阳病为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太阳之热是因为卫气过强而导致,即“阳气重”。卫气存在于津液之中,具有防御、温煦、濡润的功能(《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由于它本来就是有热量的,所以也叫卫阳、卫气。

      太阳病乃感寒而发,所以人体会调动具有热能的卫阳来散寒祛邪,如果卫阳凝滞在表不得泄越,就会出现太阳之热。卫阳是以津液为载体,所以太阳伤寒的治法需要使津液在表位得到泄越,从而使邪气随汗而出。

      太阳伤寒证,是津液在表位绝对有余而凝滞,治以麻黄汤。方中麻黄味苦辛,具有苦泄、辛散表位津液的功效,是太阳伤寒表实之主药;桂枝辛温,配伍炙甘草,辛甘发散为阳,以助麻黄发散之力;杏仁与麻黄性味相同,功效相似,与麻黄相须为用。

      当太阳伤寒的基础上,出现了卫阳亏虚,就会使人体处于卫阳不能温煦的寒性状态,以及自身卫阳不足的虚性状态。这个同在表位,而卫阳亏虚的状态就是表虚寒的少阴伤寒证。其治疗是在伤寒主药——麻黄的基础上,配伍温卫阳的药物——附子。这样就形成了“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由“麻黄配伍桂枝”的组合,变成了“麻黄配伍附子”的组合,泄越力度降低,而温阳力度增强,同时加入细辛使散寒之力增强,以针对卫阳虚而寒重之少阴伤寒。

      此外《伤寒论》第283条“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提示太阳伤寒到少阴病传的另外一种情况。“脉阴阳俱紧”实为太阳伤寒,如《伤寒论》第3条“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伤寒,寒邪困束,本当无汗,而反汗出,说明表位卫阳虚,不能固摄汗液,同时汗液的丢失也会致使津液中的卫阳随之亏损,就形成了具有表虚寒特征的少阴伤寒证。

2.2少阴伤寒病传少阴里寒

      少阴病分为表证卫阳虚和里证真阳虚两个层面。卫出下焦,下焦乃真阳之所,卫阳根源于真阳。所以卫阳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损及真阳,而出现真阳虚。

      卫阳虚以表为所急所苦,真阳虚以里为所急所苦。而在由表到里的过渡阶段,有一个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这个方子,仍以表为所急所苦,但相对于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更偏于里、偏于虚,所以把辛温的细辛换为甘补的炙甘草。

      “少阴病,始得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得之二三日”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说明一个病浅,一个病深。病浅以麻黄附子配伍细辛散寒为要,病深以麻黄附子配伍炙甘草顾护里位为要。这两个方子总体是以发散法去治卫阳虚的伤寒证。

      在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基础上,如果再向里发展,形成以真阳虚为主的时候,就是少阴病的里病层面。此时若继续发散,则使真阳更虚,所以把麻黄附子甘草汤中苦泄、辛散的表药麻黄换成温中、散寒的里药干姜,易炮附子为生附子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而成四逆汤。

2.3少阴里寒病传真厥阴病

      《伤寒论》第294条:“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少阴病,(肢)厥而无汗,强发汗则消耗津血,导致下(焦)厥上竭,形成阴阳离决之真厥阴病。

      少阴病的真阳虚层面,如果不能及时温补真阳,就会导致阴阳离决,形成真厥阴病。因此我们提出了“少阴病为死证之门”的学术观点。所以真厥阴病的治疗也是四逆汤类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但相对少阴真阳虚之四逆汤,有时需要加大用量而成白通汤,甚至需要加入人尿、猪胆汁等咸寒的药物以敛降固脱。

2.4太阳伤寒病传阳明病

      《伤寒论》第181条:“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抗邪以及使用药物发散邪气,是以消耗人体津血为代价的。太阳病如果发汗过多,虽然邪气随汗而解,但里位津液也随之消耗,这时里位燥结就会成为主要矛盾,而形成阳明病;另一方面,如果太阳病误用下法、利小便,一者会引邪深入,一者造成里位津液亡失,使得正邪在里位交争而形成燥结特征之阳明病。

      《伤寒论》第182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太阳病,正气与邪气剧烈交争,如果发汗而不彻,无法得到泄越,就会郁而化热,形成阳明病。

2.5 太阳伤寒病传少阳病

      《伤寒论》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本条阳明、少阳证不见为不传,也从侧面提示着伤寒二三日,可以见阳明证、少阳证,形成病传。

3.太阳中风之病传

3.1太阳中风病传少阴中风

      与太阳伤寒相对的就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是津液绝对有余,凝滞在表而充盛;太阳中风是津液相对有余,凝滞在表而涣散。太阳中风常伴有“汗出”,津液处于亡失状态。同时“汗出”代表着汗孔打开,此时外部邪气也容易进入人体。所以中风就有两个特点,一是津液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一是会不断的受到邪气的侵犯。因此中风就会在虚的基础上逐层入里,出现六病中风。

      在太阳中风阶段,主方为桂枝汤,方中桂枝配伍炙甘草,辛甘发散、甘温补益,可以实卫阳而发散邪气;芍药配伍炙甘草,酸甘化阴而兼顾营阴亏虚;营出中焦,故加上生姜、甘草、大枣补益健运中焦,使营阴化生有源。太阳中风用桂枝汤补津液而解表,与麻黄汤泄津液而解表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太阳中风基础上,当卫阳亏虚,机体表现出的寒象加重,以及卫阳虚不固导致的汗大泄,就是少阴中风证。其治疗就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附子温补卫阳,加大炙甘草用量以补虚,形成桂枝加附子汤。

3.2太阳中风病传太阴中风

      在桂枝汤证基础上,如果以津液亏虚为主,而不是卫阳亏虚为主,病仍以表为所急所苦,就可以病传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条文中“发汗后,身疼痛”是表证,“脉沉迟”是津液不足,所以加芍药养营,加人参养津血(人参在仲景方中是补津血的,比如白虎加人参汤证必兼“渴”,四逆加人参汤有“亡血”),同时太阴里虚寒明显,加大生姜用量,以温中散寒、健运里位。从而针对太阴之津虚、液少、血弱之中风偏表层面。

      芍药用量大小不同,其功效有别。量小以养营为主,量大则兼具泻下作用。新加汤中虽有营阴不足,但病仍以表位为所急所苦为主,所以用芍药四两。而桂枝加芍药汤,用于“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腹满时痛”是以里为所急所苦,芍药六两就把方势牵制到了里位,用于太阳中风病传太阴中风偏里层面。

      如果在桂枝加芍药汤基础上出现“大实痛”,由虚向实的方向转化,就再加大黄,形成桂枝加大黄汤。这个方子兼有太阴与阳明的特点,是太阴中风与阳明的合病。

      如果在桂枝加芍药汤基础上,津血亏虚加重,那么加入饴糖,形成小建中汤,用于太阴虚劳伤精层面。有了大量饴糖的佐制,芍药的酸泄方面就会被约束,而且酸甘化阴,也加强了养津血力度。虚劳的特点是“里急”,常伴有“精自出”、“梦失精”、“精气清冷”等伤精表现。所以结合桂枝汤的衍化过程,我们提出“伤营表急,虚劳里急”,“伤营为伤精之渐,伤精为伤营之甚”的观点。伤营以表为所急所苦,方用桂枝汤。虚劳以里为所急所苦,方用小建中汤。

      在小建中汤基础上,又会出现表里的侧重。如果以里位血虚为主,就用当归建中汤。如果以表位气虚为主,就用黄芪建中汤。黄芪具有补益发散作用,药势是向上向外的。黄芪建中汤的以表为主是相对小建中汤而言,但它毕竟是建中法,仍以里位的津血不足的“里急”为主要特征。

3.3太阳中风病传少阳中风

      太阳中风,随着邪气不断入里,随着里虚加重。邪气首先到达少阳层面,即《伤寒论》第97条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中风,必兼有虚证,少阳中风也是如此,它与太阳中风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小柴胡汤保留了太阳中风中补虚健中焦的生姜、炙甘草、大枣组合,因其“血弱气尽”,正虚更重,所以加人参。少阳处在半表里,入里则加重,出表则病解,所以其治疗要让方势向外;少阳有“口苦”、“咽干”的上焦郁热特点,所以需要以寒治热。在苦寒性药物中,大多以泄下为主,这就需要一个具有升散作用的苦寒药物,同时又能畅三焦,以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柴胡是唯一的选择。柴胡的苦寒升散,既可以清上焦郁热,同时又可以升散以达到“濈然汗出而解”的效果。黄芩也是一个苦寒药,更偏于上焦,与柴胡配伍,形成清上焦郁热的主干。里位虚不能制化下焦水饮,当正气从里向表发挥抗邪作用时,水饮就会随着气机的向上冲逆,形成“呕”、“目眩”、“咳”等症状。所以用人参、炙甘草、大枣去针对里虚,用半夏配伍生姜去制化水饮,也符合《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法度。所以小柴胡汤证的特征是:1.上焦郁火;2.中焦胃虚;3.下焦水饮冲逆;4.病在半表里。它是一个疏利三焦的方子,以此使用小柴胡汤,则理法清晰,用之临床而无有不验。

      在太阳中风到少阳中风的过渡阶段,或者邪气由少阳出表阶段,就会形成太阳与少阳合病证,其治法是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合方形成的柴胡桂枝汤。

3.4 太阳中风病传阳明病

      太阳病,不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如果发汗过多、或下、或利小便,津液内亏而燥结都会形成阳明病;如果发汗不彻,也会郁而化热,形成阳明病。与以上太阳伤寒病传阳明病理法一致。

4.其他病之间的病传

4.1少阳病病传阳明病

      《伤寒论》第97条“……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少阳病小柴胡汤是和解而解表,服用后会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表现。祛邪是以消耗人体津液为代价的,使用小柴胡汤后,出现津液消耗的“渴”,就会形成里位热燥的阳明病。

4.2少阳病病传类厥阴病

      少阳病与类厥阴病同属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而少阳病偏于阳,相对有余,是偏亢奋的阳性状态;类厥阴病偏于阴,相对不足,是偏沉衰的阴性状态。当少阳病正邪相持,人体津液、阳气不断消耗,病邪逐渐入里,就会形成以虚、以里、以寒为主的类厥阴病。

4.3阳明病病传太阴病

      《伤寒论》第184条:“……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阳明是人体最里位,从病位上讲,病传最里位是尽头,“无所复传”实则就病位而言。太阴病同样属土而居中,从病位上讲也是无所复传。但阳明病以里实热为特征,太阴病以里虚寒为特征。就寒热和虚实而言,阴明病可以病传太阴。如《伤寒论》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这里“胃中虚冷”、“其人本虚”、“不能食”实为里虚寒之太阴病,所以不可攻。

6.小结

      综上所述,六病之间存在着病传关系。六病之间的病传实则为表里之间的进退,虚实之间的传变,寒热之间的转化。不论外感疾病,还是内伤杂病不外乎表里、虚实、寒热,也就是说任何病都可以被六病所囊括,所以杂病中也存在着广泛的病传关系。病传源于正虚,病传是病的由表入里,由阳转阴,是病情加重的表现。而逆着病传的方向,则为病解,是疾病向愈的表现。如:《伤寒论》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少阴病,脉紧为少阴伤寒,多伴有四肢逆冷,当“手足温、脉紧反去”说明表阳恢复,为阴病转阳,从太阳而解;《伤寒论》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脉长”为气治,是津液恢复的表现,是得阳脉而欲愈;《伤寒论》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脉阴浮”为津液充盈,而“浮”起来,是由虚转实、由里出表欲愈之候;《伤寒论》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脉微浮”也是津液来复、出表而愈。由此可知,三阴病得“阳脉”、“浮脉”是里病出表、阴病转阳之欲愈佳兆。

      明晰了病传路径,就能够在临床中预判病情的发展方向,可以做到既病防变,又可以明确病解方向,从而前瞻性的给方处药,做到里病出表,阴病转阳。

图片
            六病病传总结脑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