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独角戏jlahw6jw 2024-06-25 发布于江西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高达10%~15%。掌握治疗失眠药物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

一、褪黑素和食欲素

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又名松果体素。

褪黑素在黑暗环境中分泌增加,在光线充足环境中分泌减少,能帮助身体识别日夜变化,调整睡眠模式,促进睡眠。

食欲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兴奋性神经肽。

尽管名字中带有“食欲”,但食欲素对食欲的影响不如其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更明显。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二、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

在人体中,促睡眠物质有褪黑素和γ-氨基丁酸促觉醒物质有食欲素、5-羟色胺和组胺等。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因此治疗失眠药物可分为两大类:

1、促睡眠物质受体激动剂

(1)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片、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

(2)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非苯二氮卓类(佐匹克隆),新型苯二氮卓类(地达西尼),苯二氮卓类艾(司咪唑)。

2、促觉醒物质受体拮抗剂

(1)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莱博雷生、达利雷生。

(2)5‑羟色胺(5-HT)受体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等。

三、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温馨提示: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由于其非成瘾性,已成为失眠治疗的新靶点药物。

四、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1、苯二氮卓类药物

非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上不同的γ亚基,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上的α1亚基,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几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

3、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

地达西尼为γ‑氨基丁酸受体A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对α1亚基有中等选择性和中等强度激动作用。

温馨提示:

艾司唑仑的消除半衰期为10~24小时。

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艾司唑仑)相比,地达西尼半衰期短(4小时),已被批准用于失眠患者的短期治疗(每次2.5mg,睡前服用)。

五、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之间的区别

1、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区别

(1)产生药物依赖性的风险低于苯二氮卓类;

(2)肌松作用小于苯二氮卓类(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

(3)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半衰期均≤6小时,次日残余效应小,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之间的区别

(1)扎来普隆半衰期短(1小时),只能用于入睡困难患者;

(2)唑吡坦梦游症发生率较高,推荐用于严重睡眠障碍患者;

(3)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经唾液分泌,口苦是常见不良反应;

(4)右佐匹克隆的疗效与佐匹克隆相当,不良反应小于佐匹克隆。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六、苯二氮卓类药物之间的区别

1、苯二氮卓类药物半衰期较长,次日残余效应明显,产生日间困倦。

2、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呼吸抑制作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禁用。。

3、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肌松作用,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

4、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3个月),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温馨提示:

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作用,伴焦虑的患者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艾司唑仑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用于失眠治疗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三唑仑属于短半衰期催眠药物,由于其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已被我国列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七、褪黑素激动剂之间的区别

褪黑素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有关。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昼夜节律失调所致的以入睡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失眠。

1、雷美替胺

通过激动褪黑素受体发挥催眠作用。

雷美替胺无依赖性及成瘾性、无戒断症状及无呼吸抑制作用,次日残留作用少,适合用于伴有睡眠呼吸障碍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失眠患者。

2、阿戈美拉汀

阿戈美拉汀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HT2C受体拮抗剂,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尤其适用于合并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

特别提醒:

阿戈美拉汀仅被批准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阿戈美拉汀可以转氨酶升高,在上市后有引起肝功能衰竭的报道。

3、褪黑素缓释片

褪黑素缓释片(2mg)在欧洲被批准用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失眠的治疗。

特别提醒:

长期使用褪黑素可影响内源性褪黑素的分泌,大剂量褪黑素(10mg/d以上)可抑制性激素分泌。

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将褪黑素普通片作为催眠药物使用。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八、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食欲素有1型和2型两种受体。

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的最大特点是无成瘾性,对认知、记忆、呼吸和日间功能影响较小,停药不出现显著的反跳性失眠,可长期应用于慢性失眠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

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有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失眠患者。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九、抗抑郁药物之间的区别

用于治疗失眠的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拮抗组胺H1受体,发挥镇静催眠作用。

1、多塞平

多塞平用于失眠时的剂量为3-6mg,用于抗抑郁时的剂量为75-150mg/d。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抑制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同时具有抗胆碱、抗组胺、α1受体阻断作用。

低剂量的多塞平,主要发挥抗组胺作用。

2、曲唑酮

曲唑酮是抗5‑HT2A受体、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小剂量曲唑酮具有抗抑郁及镇静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焦虑作用,对性功能影响小。

3、米氮平

米氮平是5-HT2C受体和组胺H1受体的强效拮抗剂。

米氮平适用于浅睡眠增加、早醒及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患者。

干货,治疗失眠药物全在此!

特别提醒:

多塞平、米氮平、曲唑酮均具有α1受体阻断作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