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粒用药后血象不正常了​怎么回事儿?

 一枚知识达人 2024-06-25 发布于河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以白细胞显著增高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在积极治疗后,血细胞会逐渐回落直至正常。但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却出现了血小板显著减少的不正常血常规指标,这是什么情况?

慢粒用药后血象不正常了怎么回事儿?

1、药物副作用:伊马替尼等靶向药是慢粒治疗主要用药,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包括血细胞减少现象,患者表现以白细胞低,血小板低较常见,贫血也时有发生。

若血细胞减少现象不明显,患者可耐受,可以维持原有治疗,注重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但如果血象掉的“厉害”,则多会通过检测血药浓度,考虑是否减少用药剂量,甚至停药观察,同时使用升白针,升板针,以及中药调理等进行干预。

而药物干预无效,血象依然偏低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更换药物治疗。

为此,慢粒患者用药期间,尤其是开始的一段时间,定期复查血常规检查是不可少的,并且依据各项数值变化,及时咨询医生。

2、治疗效果差:每个患者体质和病情都有所差异,对具体某一种药物的反应也存在差异,效果因人而异,有好有坏,同时,还与患者本身的“治疗依从性”有关,用药剂量不足,或者是频繁停药,最终导致耐药发生,起不到应有的疗效,导致慢粒病情加重,出现血象异常现象。

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要及时明确病情发展阶段,给予增加用药剂量或者是更换二代以及疗效更好的靶向药的治疗方法,另外,患者还可以联合中医药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药物耐受。

其实,在临床上,对患者血象明显异常的现象,很难辨别到底是何原因,关键还是在于患者自身,能够遵医嘱增强治疗依从性,发现不适或病情异常表现时,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综上所述,当慢粒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莫名出现血细胞计数降低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后再给予针对性缓解,才能更好帮助慢粒患者改善预后。

本文转自慢粒病友会微信公众号:mbxb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