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境,三要珍三不留

 红日东晴 2024-06-25 发布于山东

 

人的品性表现,本真决在于其心境之质。

维护好自我的心境,是善修之福。这些要点不可忽视。



【珍情不留嫉】

嫉妒,常人皆可知。往往是人们为了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

心存情义,就要豁达而有容人之量,克服的必然是有嫉妒。而当有的人若令嫉妒盈心,就会置仇怨于自性,心中是再也容不下太多的情义可言的。

  

用一块异色的镜片放在眼睛之上,会看到偏离本色的现象,当心境中置入非公理公义的障碍,亦必会导致人性的偏失。

爱恨自来是不能两立的。有爱就不应有恨,有恨也不会有真爱。想要拥有良好的心境,一定要一笑泯恩仇,用宽人宽己的心境和真实无碍的感觉去对待一切。

正则非邪,邪则非正。做人,不能做糊涂人,而要一定能明辨是非,敢于在扬善惩恶中融情与己。心境中存留的一定是更大领域的正则,并通过趋除恶邪更大地扶正扶清,而不可只在心境阴影中嫉而不起。

【珍德不留污】

心境绝非无物之境,就如明镜有台,勤而整理清扫,方会有常长以净。想要心境达静净之态,既要以德而善为,更要自清有新而不留尘污。

人性在于心性。做出正人之为,既正心性亦涵养人性。那些心有污而行不止的,则其心境绝对是至差的,做了亏心事而不悔改的,定会陷入其恶性的死循环。

水之上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水能净物。人之心境,若以水相善,就要既不容尘污所脏,更能以自善而净己且能净人净事。

  

心有所污,在于自洁。来自他人的劝谏,若自不以净,则终难真正净其心。任何人都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认清识透悟明那些是净的那些是脏的,应当何以理性处置,这样才能真正规其心行。

心偏了心弯了,敢于自悔且自正,浪子回头且金不换,只要自我注重正心正行,就一定会成其善结。珍德在于细微处见精神,时刻反思自己,注重净心且静心,人会更理性慧智。

【珍虔不留虚】

想得到,说得出,而做不到,是为虚。有狂有傲有骄,是为妄。若要维护好的心境,就要克服不虔诚不谦诚的所有,对心对口一定是无愧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欺谎他人,伤害他人,正常的人自心一定是会痛的。良心一定不可伤。当对自我的心做不到虔诚,人性必会出现扭曲。

虔诚和谦诚,永远是在涵养自心的本真。有的人到后悔到不得已的时候,真的问问自我的内心,问题究竟出在了那里,靠什么才能真的弥补,怎样才能以后不再做让自己再后悔的事。

  

虚度的时光,虚待的人和事,没有真正的胜者,尤其是对自我而言。虚情假意,失掉他人的真心也会失掉自性;虚而待事,失去应有的机和利,伤怀的终究会是自心。

常说人生不易,但若以最恰适的心境对待一切,自应其心,自称其行,一切就会都是最好的安排。心境如常,所有得失就会成为塞翁之对舍得,必均有相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