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晕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我当年晕车,现在一点也不晕了呢

 茶叶情报局 2024-06-25 发布于安徽
习惯是养成的,这话一点不假。
我一坐车就要睡觉,晃晃悠悠,睡得好不香甜。这个习惯,大概是上高中时养成的。
我家住在山里面,小学在村小,初中有点远,离家七八里路,一截羊肠小道,一截乡道转县道,七弯八绕,上坡下河。真要说起来,这点路程,十多岁的孩子走起来也快,像山风一样,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转眼就飘远了。
上高中之前,我没怎么坐过车。过年跟大人去镇上办年货,坐的是三轮车——一种烧柴油的、顶上蒙块防雨布的机动车,比现在看到的三蹦子要大一圈。两侧车厢用钢筋焊死,绑一块松木板,当做座位。有的司机为了多拉人,在靠近驾驶座位置,再搭一块横板,又可以多带3个人。
别看顶上蒙了块布,其实还是敞篷车,哪哪都钻风。夏天小风一吹挺凉快,冬天可就糟老罪了。有人帽子吹掉了,大喊着司机停车要下去捡,柴油机的轰隆声中,早已走出一里路了。有人鼻涕泡吹出来了,在空中划出一长条丝线,随风飞舞,经久不断。旁边的或皱眉或挪屁股,他也不以为意,拇指食指一捏鼻子,狠狠一冲再一甩,就不见了。至于鼻涕去了哪里,鬼知道!
我喜欢坐三轮车,最喜欢的位置是两处。一处是车厢最里头靠近驾驶座的位置,一处是车厢最外头,站起身把住旁边的钢条,半个身子探出车外。
之所以喜欢这两个位置,是因为可以吹到新鲜的风,不夹杂着烟味汗味鼻涕味的风,这样不晕车。这是我上高中以前,为数不多的坐车经验心得。
考上高中,要去几十公里外念书。对于十几年没去过县城的我来说,这已经算是很远很远的远行了。高中不在县城,而是在距离县城5公里的另一个镇上。
我得先坐私人面包车到县城,再转一趟三轮车,才能抵达学校。现在看,这点路程啥也不是,当年可要把我颠得七荤八素,几乎每一次坐面包车都会晕,晕了就要吐。哪怕坐在面包车的第一排,哪怕全程开着窗,还是晕,还是要吐。吐完一脸的生无可恋。
开面包的算是我家邻居,自从我趴着窗户吐过两回后,大概就总结出点规律,等车子开过一处大弯道后,就扭头问我,“要不要下去吐一下?”
我捂着嘴点头,已经开不了口。
高中住校,每个月有两天假,供学生回家补充弹药。坐车的次数多了,司机已经不用问我,到点停车。后来,我无意间瞥见,那一片野草长得比旁边都要高一个头,张牙舞爪,向我挥手致谢。
有过来人说,坐车前吃饱饱的,一准不晕。我试了,野草又疯长了一截。
有人给我出主意,坐车前千万别吃东西,想吐也没什么可吐。野草啪一下扫过我的脸,似乎很不满意。我连胆汁都吐完了,只能不停干呕。
那时似乎没听说过晕车药晕车贴之类,或许已经有了,但没传到小地方来。我又试过很多其他偏方,什么生姜贴肚脐眼啦,什么生嚼大蒜头啦……统统不管用。
直到念完高中,考上大学,第一次以百公里为单位的远行,我才找到对付晕车的奇招——睡觉。
上了大巴车,不管三七二十一,闭上眼睛就睡。睡不着就装睡,反正闭着眼睛,不闻不问,就是睡。
小地方的大巴车是不讲规矩的,对号入座什么的,压根不存在。只要你能挤上车,找到座位就坐,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让座。
小地方的大巴车其实也讲规矩,司机家的亲戚,肯定是不用买票的,你还没上车,他已经在座位上坐好了。遇到蛮横不讲理,吵架打架,谁的嗓门大,谁的拳头大,谁就有座位。
我从来不参与抢座位,挤上车就奔最后一排,只要不是最中间过道位置的座位,随便哪个位置都好。当然,能坐窗边就更好了。
那个年代,大巴车的窗户是可以打开的,开最后一排窗户,谁的事也不碍,谁也不会反对。
最后一排的座位,一般是没人抢的。
我坐上车后就开始睡觉,中途去服务区也不下车,慢慢的就习惯了。车上睡觉的感觉很奇妙,车内空气不怎么流通,空调效果很差劲,闷闷的,本来就容易让人昏昏欲睡。再加上一路颠簸,摇摇晃晃,就更有一点儿时睡摇篮的感觉了。
别人说,车上睡不踏实,时间长了头疼脖子酸。
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上车就睡觉,我并不是真的就那么想睡啊,别忘了我的初衷——干掉晕车症。
通过睡觉,我给自己打了一针麻醉,迷糊安慰害我晕车的小人们(儿时晕车我总以为有一群小人在我脑子里转圈)。我睡着了,脑子的小人,自然也跟着睡着了。车到站我醒了,小人们醒了我也不怕,毕竟没有它们作死的场地了。
有人说晕车遗传,在我这里行得通。我妈晕车比我更厉害,不吃晕车药(等她有时间长途坐车时,这小玩意已经遍及大小药房了),几乎上车就要吐。
近几年,她在城里帮我带孩子。我们时常开车带她出去溜达——美其名曰多坐车,坐多了车就不会晕车。
好像有些效果,半个小时以内的车程。不堵车,没有太多红绿灯,别经常走走停停的,基本能坚持下来。可惜长途还是不行,回老家绕盘山公路也不行。
还是要吃晕车药。有个阿姨也晕车,她不吃晕车药,说是没用。但她也有自己的妙招,上车就闭嘴不说话,一路沉默到家,好像也很不错的样子。
现在自己开车,坐车的机会反而少了,反而体会不到晕车的感觉了。很多事,就像晕车症一样,晕晕乎乎的就过去了,再也记不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