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文山书院 2024-06-25 发布于湖南

作者:曾国藩

千秋邈矣独留我;

百战归来再读书。

作者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变化。“外轻内重”的局面开始出现。曾国藩工诗与古文。其诗宗苏轼、黄庭坚,雄峻排奡;其文宗法桐城而能扩大,变雅洁为雄肆。曾国藩还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写作背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这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写给其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彼时曾国荃削官去职,还家省亲,意志消沉,曾国藩赠以其联,勉励其能在戎马之余,好好读书,修身养性,再作大为。作为今天,可以赠与高考失利的学子,可以积极向上,等待来年复考,再战人生。

联语解读——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那些在考试中失利的考生们来说,更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考试失利,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那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后,期待的成果未能如愿,内心的失落与痛苦可想而知。

或许你曾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带着满心的沮丧走出;或许你曾为了梦想中的成绩拼搏奋斗,却在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感觉世界瞬间黯淡。

但请相信,这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次的失利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就像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从未放弃,最终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又如马云,在创业初期遭遇了诸多挫折,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商业帝国。他们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积累经验,砥砺前行。

 失利后的你,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这正是反思和成长的绝佳时机。失败乃成功之母,砥砺前行再出发。

回顾过去的学习过程,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是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是心态过于紧张?还是时间管理不合理?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为下一次的出发做好充分的准备。

 “百战归来再读书”,意味着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失利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用这份经验去调整学习计划,重新规划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策略。

多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弥补知识的漏洞;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汲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多参加一些学习交流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的全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亲爱的考生们,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一次考试的失利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不要让它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而要让它成为你奋起的垫脚石。

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着无限的可能。相信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你会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加油吧!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成功的彼岸!

一句话概括此副楹联作品:

人生考场,而今迈步从头越,收拾好心情,再度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