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我眼里,“对任何人都圆滑及保持城府深”是愚蠢,“算计、麻木、逃避”是罪孽般的存在

 永熙随笔 2024-06-25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3477期原创作品”)

当你帮助一个小孩,你能感受到她们自身的天性与灵性对你自身心灵的滋润(真正意义上的“记得住你的好”、相对无条件的回馈你、相对客观与积极地看待你的内心世界及行为动机)、你会觉得自己的帮助充满着力量及意义(因为你的帮助促使她们更好地爱自己及爱她们周边的人,而不像帮助大部分成年人那样“促使他们在情绪方面没有界限原则地依赖你、让你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粘稠、让你的心声及内在需求逐渐地被来自于他们内心那带刺的杂草丛给淹没”)。

而在当你帮助成年人后,你反而会感受到“成年人世界中,善与恶之间的粘稠(不像小孩子那样“愿意并擅长做有关关系中利己利他的权衡利弊”,你会感到内心很匮乏无助)、表面善良背后的利益与心计(帮助你之后/被你帮助后对你的超高期待及受利益牵扯的对你自身的看法)、被内心杂草(还带着刺)淹没的天性与灵性(他们并不会因为你对他们的帮助从而感激你及更好地经营他们的人生,反而他们会把自我意识寄生于你、让你成为他们情绪方面的保姆,当他们洞察了你自身的人性弱点后,反而会更肆无忌惮地道德绑架你)、不干净的且充满哀嚎声的生命能量场(赋有“一股又一股说不出的不对劲”滋味的神情及言语表达风格,行为动机如缠绕海草般复杂)”。

城府很深的人其实都是非常吃亏的人(他们自以为“关系中自己的行为动机是难以被人洞察的”,可是殊不知,别人却只是看破不说罢了,很多人都存在这么一种思维误区“关系中只有自己是鲜活的、而别人的思维则永远都处于单一及僵硬的状态”,可很多时候别人早已在暗处领先自己一步了),因为他们既不能让别人了解与理解自己(毕竟他们的防御机制很强、“关闭心扉及抵触与外界事物建立深度关系”已是常态)、而且他们也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无法与他人建立类似于联盟的关系,因为他们不懂得谦卑、契约、共情及自省,无法在关系中做到利己利他、丝毫体现不出责任心与远见)。

反而那些“敞开心扉(性格直爽)、行为动机与内心世界永远都是那么神秘与丰富(因为他们的人生充满有关人格发展的弹性发展空间、毕竟通过潜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锤炼他们的人格不断走向完整与灵活且个人成长速度永远只会超乎常人想象)”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令人敬佩的“城府深(内在精神方面的逼格永远都是那么得吸引人)、有原则(在共情他人的同时,也能让他人理解自己内心世界及内在需求方面的细枝末节)”。所以,“那些在谋权夺利过程中城府很深的人”其实都在吃大亏,而“真正意义上的深藏不露者(内在精神境界的精髓、天性灵性的熏陶)”才是真正的赢家(不论是在社交中、还是对于自己的人生)。

善良的人容易内疚(容易内疚的人虽然很容易第一时间认错、很擅长自省,但却时常牺牲自己的感受,并还把牺牲自我当作天经地义),而一个习惯于苛责、索取与监视他人的人,则不容易、且可能永远都不会内疚,因为他们陷入了恶性自恋、甚至在伤害他人后还有一股得意洋洋的麻木快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他人无论何时都仰慕与敬畏自己、会觉得“哪怕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丝欲望及情绪,都远远重要于地球上所有人的性命及身心感受”),所以:

跟他们讲道理是始终没有用的(跟充满匪气的人讲道理,只会让自身的天性灵性被为难及折磨得面目全非;跟充满匪气的人讲和平及契约,只会被他们视作为无能、软弱及不假思索的妥协;而且,通过自己从而亲自改变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成功概率很小的事情,况且我们也不能剥夺每个人自身的所有成长权利、我们必须得去相信他们“是能够独自直面及承担一切的”),而惩罚(让他们失落与受挫)则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让他们自身的人格得到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所以这也是为何“表达愤怒、捍卫自身权益,是如此得重要;程序性正义,是多么得需要被重视及捍卫;有恨却不表达,只会最终伤己伤人”)。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