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步解锁你的自律之道

 李爽爽姐 2024-06-25 发布于河北
◆ ◆ ◆
日更写作1187篇

在追求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自律无疑是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但如何打造一套有效的自律体系呢?老陈成长岛在《成长之书》分享了四个方法,解锁你的自律之道。

第一步:重塑认知,建立信念

在迈向自律的旅程中,首先要做的是重塑我们的认知,建立坚定的信念。

只有你打心底里认为,自己需要做这件事,你才能持续去做。

信念有时需要一定时间培养、发酵,而目标则更好完成,完成了目标有意识的强化信念。

关于制定目标,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北极星指标。

想象一下,你的目标就像夜空中闪耀的北极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它,指引你前行。

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北极星”指标,让它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假设你希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你可以将“每天写200字”设定为你的“北极星”指标。

每当你想放弃时,就抬头看看这颗“北极星”,它会提醒你,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第二步:启动元认知,保持觉察

元认知,就是思考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是自律的关键。

通过启动元认知,这就像我是我的观察者,时刻盯住正在做事情的自己,一旦偏离要做的事立刻报警。

当你想要偷懒或放弃时,元认知会及时提醒你,让你重新调整状态,回到正轨。

例如,当你想要刷抖音时,先启动元认知能力,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刷抖音吗?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没有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我对话,你往往能够抵制住诱惑,回到学习或工作中去。

第三步:正确行动,建立固定流程

为了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行动流程。

这个流程应该包括制定计划、远离诱惑、养成习惯以及找到正反馈等环节。

以阅读为例,你可以设定每天晚上的固定时间段为阅读时间,关闭手机通知,远离干扰源,专心阅读。

读完一本书后,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如吃个小甜点或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这样的正反馈会让你更加愿意坚持阅读的习惯。

第四步:避开两个心理误区

在自律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避开两个常见的心理误区:完美主义和道德许可效应。

完美主义会让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失去动力。

在心理学中,这中行为被称为“破窗效应”:当一件不好的事或行为出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放任它继续坏下去。

比如我自己在写效率手册时,如果是有一两天没有做记录,就不愿意继续下去,往往放弃做事动力。

没有人能做到完美,连胡适都发生过这样的事:今天在日记里忏悔因为打麻将没读书,第二天照样打麻将去了。


所以,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个完美的人,状态好时就多做点,状态差时就休息,保持适度的弹性,但始终保持可以休息但绝不放弃的原则。

道德许可效应则会让我们在完成一项任务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并不是读书一小时就可以放松的去追剧,往往放松过后的追剧,会让自己沉迷,忘记了曾经的努力。

自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

自律很难,但请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不停止,即使暂时休息也能再次努力追赶上来。

我们不是神,都会有情绪不佳的时候,但请相信,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我们是由自己主导的。

只要你想并付出行动,你就能做到真正的自律,获得真正的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