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朝晖 | 奋战在防汛抗洪一线(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4-06-26 发布于安徽


 奋战在防汛抗洪一线

文 / 余朝晖

(安徽黄山) 

2024.06

619日晚,入梅第一天,岩寺城区大雨瓢泼,手机时不时收到暴雨蓝色、黄色预警天气短信,我时时放心不下,每到汛期大雨持续不停,就会特别敏感,每当想起十多年前的“6·30”洪灾,就会心有余悸。雨情水情汛情牵动着我的心,我们单位结对帮扶联系富溪乡光明村,作为一名防汛包保干部,闻“汛”而动,如有紧急情况,就要“汛”速行动,第一时间赶赴帮扶村开展防汛应急转移救助工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日上午,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都是屯溪中心城区的路面积水出行受阻和歙县王村一带的洪水肆虐,岩寺城区的大雨还在持续,丝毫没有减弱之势,此时是暴雨橙色预警,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北部山区的富溪乡情况怎样。中午下起了大暴雨,情况不妙,手机收到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同时接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的紧急通知。汛情就是命令,我和同事回家匆忙整理了换洗衣服、洗漱用品和手机充电器,单位给我们准备了雨鞋和雨衣,安排车辆送我们去山里。

一路上,看见许多山体都喷出白色的柱状水花,在洽富公路东坑口段,漕溪河山洪泛滥,一泻千里,洪水似猛兽般冲上了路面,司机担心汽车开不过去,涉水路段行车发动机易熄火,我们便小心翼翼地趟水过去。离村委会还有5里路,恰好遇到开车路过的乡干部,他说搭我们去村里。出行不远,又遇到了山体滑坡,一棵松树倒伏横在路面。两边的车辆都停在那里,天空还在下着大雨,一面是河里肆虐的山洪,一面是随时有石头滚落的山体,让人不免有些受惊。不一会儿,村里的应急人员赶到了,用电锯锯断了松树,我们帮忙清理树枝、搬石块,经过大家的快速清理,道路恢复畅通了,我们这才赶到了村委会。

乡村干部都在为民服务中心随时待命,而外面的暴雨越下越大,洪峰一浪接过一浪狂奔。我们和乡村干部一起去主要路段巡查,洪水已经漫过大桥了,也漫上两边的河堤护坝,一户人家站在正门呼喊救援。前面的道路被水淹了,我们舍近求远从后面迂回绕道,趟过水去他家后门。将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搬到二楼去,然后,又将猪栏内的两头猪赶到地势高的小屋内。当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发现路面上的水又浸没到大腿处,我们背着老人、小孩过水,先将他们转移至村委会。巡逻了一圈,路上没有行人,入户提醒地势低的人家到二楼去避险,或者投靠亲友,或者由村里转移到安置房……
道路多处塌方,交通中断;自来水管多处冲断,停水了。晚上,动员转移3户村民在村委会避险,我们和他们一起吃了方便面,聊天安抚情绪。后来雨小了,河水也慢慢退了,10时,我们拿着手电沿路和村庄巡查,确认河水低于桥面,从农户家里退潮了,心也安了,护送村民回家。那天晚上,我和同事、乡村干部在村部躺在椅子、车上将就着睡了。

第二天天一亮,我们洗漱。停水了,就到不远处的石壁泉眼处接水。在村干部家里吃了早饭,就分到各个自然村去帮忙灾后清淤、救援。富溪乡党委的潘书记那么早就把全乡各村跑遍了,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实地踏勘,了解各村受灾情况。协调区直部门调动挖掘机、铲车清理塌方路段,加快修复供电、供水和通信等设施。

防汛救灾,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区、乡镇、村的统一指挥调配下,我们区直单位包保干部和镇村干部主动靠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弘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清理道路淤泥,冲洗路面,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家里淤泥、打扫环境卫生等。群众也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清除淤泥垃圾,包保门口路段。民兵、消防员、志愿者、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清淤排险、疏通水沟、环境整治、环境消杀行动中来,灾后救援重建都在紧张有序中进行……道路畅通了,自来水供水了,电来了,通讯恢复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回归正常。

(照片视频由作者提供)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发扬奉献友爱、齐心协力、自强不息、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抗洪救灾精神,我深信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顽强拼搏、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早日战胜洪灾,打赢防汛救灾硬仗,建成友爱美好新家园。

作者简介:余朝晖,男,汉族,黄山市徽州区人。80后,徽州师范毕业后,先当乡村教师,后招考到政府部门任职,现在区文明办工作。写作是业余爱好写作,曾在《黄山日报》发表多篇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