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经典心理学:鸟笼效应

 老沔城人 2024-06-26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经典心理学:鸟笼效应

木易_MuYi


  一,什么是“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也称为“鸟笼问题”或“鸟笼难题”,是一个著名的思维陷阱和逻辑谬误。

  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TA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这就是“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也就是说,人只要拥有了一件东西,就会继续添加与之相关的东西与之匹配。

  二,“鸟笼效应”是怎样产生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犯类似的错误:为了解决某个麻烦,就去做另一件麻烦的事情;为了填补某个没有意义的空白,就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形的笼子挂在家里,无形的笼子放在心上。久而久之,我们活成一个“囚”字,分明是自由人,却身不由己,苦不堪言。

  当外在的空间和内心的精力被杂物和杂事所占据,我们就会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三,如何避免“鸟笼效应”?

  01.避免直线思维

  思考事物的本质不要只是盲目地寻找方法。想想这个任务给你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清晰思维有方向。

  02.控制自己的欲望

  简化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枝枝叶叶,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03.懂得断舍离

  对于不需要和不适合自己的,要勇于放弃,敢于把心中的那只“鸟笼”丢掉,走出鸟笼,迎来新生。

  大部分人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鸟笼必定用于养鸟”。这种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适应周围。但是,如果把“鸟笼效应”扩展到生活的各方面,就会形成一种“刻板思维”。我们不妨尝试跳出鸟笼效应”,及时调整思维,进行发散思维,多方位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