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方,治“不巴滑”

 大春观察 2024-06-26 发布于江苏

偏方,治“不巴滑”


作者徐晓冰

“副政委说你这几天有点不巴滑,叫我过来看看。”刘医助对我说,并随手递过来个半个巴掌大的纸药袋:一顿吃三颗,第一天吃三顿,第二天开始每天吃一顿,连吃五天。见我有点莫名紧张,他笑笑:这种情况新同志来队初期都会发生的,水土不服嘛,适应了部队生活和训练强度就没事了。你千万别乱猜想。
适应性强训,终于结束,我们这批新同志个个活蹦乱跳地回营了。
四十天强训,完成了会走、能跑、敢跳、善睡、肯吃这些基本课目,从体质、体能、毅志上才算是真正地融入了心仪已久的老部队——水陆两栖侦察队。开始在营区内随队进行攀登爬墙、擒拿格斗、侦听识图等基础技能训练,为夏训做准备。
“回家”的感觉真好!
老部队的饭菜真好!
仅一个星期,我就饭量从两大碗减到老同志的标配饭量:一平碗。副政委顿顿盯着,各小队的小值日不得“偷工减料”。饭盛进碗,他就不烦了:谁敢不吃完,浪费粮食,罪过就老大了。他还规定不允许汤泡饭,说是伤胃。听老同志说,在游泳训练期间,午、晚两顿副政委都会在餐厅门口,守着饭桶,为每人狠狠地加一勺大米干饭。全队人概不能免。
为了不吃猫食,也不伤胃,大家硬压也要把这大半碗干饭干压下肚,才能喝汤。几十年后,老战友聚会,交流后才晓得:居然没谁胃不适。谢谢他老人家。
饭量减少了,菜量却猛增了。副小队长老阮在和我谈心时说:其实光吃菜就够了,大半碗干饭,是领导的关怀,一片心意呀!饭是钢嘛。
归队后,强度减少了很大,最主要的是晨晚跑距离、强度降低,“会走课”暂时也不上了。每顿五菜一汤,吃个精光,个个都精力过剩,走路带风。
“家里”的日子就是舒坦,三天下来,我滋润了很多,最明显感觉是长肉了。美中不足的是,油水大了,肚里存不住货,每天要跑厕所三四趟,太难堪了。
“你这个小家伙,长了个狗肚子,肠胃不巴滑,盛不住二两板油!吃什么都不长肉。”副政委说。
嘿嘿嘿,学着老同志的样子,一本正经敬个礼:谢谢首长表彰,一定努力吃,争取多存一两板油。
“滚!给我滚远去!”
我到泗阳插队时十六岁,知青虽不缺粮,却“不会过日子。”(贫下中农都这么说)。天天苞芦、山芋稀饭,喝得倒胃呕酸,开春抖峭时,又因下水筑埂受寒,冷热间,猛吐了几口…村里离休的老军医(新四军的军医)先祥伯把脉后笑着说:冷热冲撞,肠、胃受了点小伤,先让家里寄十块钱来买肉蛋;再注意带暖别贪冷,养半月就好了。入伍时,因我这一批是“政策兵”,体检只简单地走了一下过场。“新训团”复检了两次,都“蒙混过关”了,但自己的身体自己还是知道的,油水不能太大。现在问题是部队驻海傍山,好吃的东西太多,炊事班能变着法子烧,特别是红烧肉,顿顿都有一大勺绝不能少了,专治嘴馋。
“他吃不得好东西,上边吃,下边漏,大鱼大肉的可惜了。”刘医助说。
“他是直肠子!只要吃进嘴,就不是糟踏。总归能挂点油水。能过过嘴瘾也行。”副政委一口定调。
没成想这也成了“革委会”月会的一个话题。
放心了,小毛病,慢性肠炎,胃没事。事情总有规律,两周后,我发现“巴不住”的时间点,总在饭后一个90分钟左右。这就行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小队提前一周出发,对战备点例行巡查,结束后赶赴温溪镇汇合。出发前我最抖呵的是“巴不住滑”咋办?刘医助及时送来一小瓶黄连素,吞服三粒,走起。
走着,走着,每天四、五十公里,都是大海大山风光,好极了,来劲;
走着,走着,浙南好吃的,管饱塞,爽极。
走着,走着,走进了温溪造纸厂(夏训住地),任务结束。半夜醒来,似有缺失感,少做了啥呢?睡意袭来,不烦了,睡觉。
夏训,整的就是全套,120天,全天候,10课时,是人都脱了一层皮。我跟着老同志一道,嘴里骂着司务长、给养员和炊事班,心里却非常佩服他们:每天六顿(三顿正餐,上下午加餐和夜宵),从早到黑,忙得不歇气,还“骂不还口。”
九月上旬,回营刚休整了才五天,肚子就开闹,阔别四个半月的老朋友“不巴滑”又来了。
这次,老队长把守备团的卫生员孙涪陵挖来了。这位次年就被老百姓敬为神医的“卫军医”,针对我情况指出:这是浅油性肠炎,吃不得好东西,在侦察队是绝症,无药可治!在其他任何连队,不治即愈,因为,吃不到我们这么多油水。
“算了,是药三分毒,总吃黄连素也不是个事。我有一个密不传人的偏方,传给你吧,就看有没有毅力了。三个字:刮油水!”
你不是“跑不死”吗?你去跑哇;听老百姓喊你“小白皮”?你去晒哇;每天一场篮球,你去拼去抢哇…撩腿的任务你不是会争吗?反正不能歇。两年就保证断根。
我点头,喏喏!

两年后,我基本上不和老朋友“不巴滑”来往,身体壮实了许多,虽仍然清瘦,但我知道肉,都长在骨子里头去了。

作者简介
徐晓冰:1952生,网名冰尕。下乡插过队,当兵打过仗,做过盐水鸭,当过工会干部, 南师大中文系毕业。最后公职是杂志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