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 | 公务员的100个认知

 王肖杰 2024-06-26 发布于山东

这句话是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里说的,与这个说法类似的,还有“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去都是办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

为什么对工作现场如此强调呢?因为工作现场是一个真实世界,是全息环境,蕴含着无限可能性;而办公室是一个模拟世界,封闭环境,只有“脑袋”这一个变量。
打个比方。党校组织学员到刘公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把现场的情况拍成照片,做成ppt,在教室里进行讲授,效果是一样的吗?显然是不一样的,首先信息量是数量级的差别,一张图片像素有限,而现场的“像素”几乎是无限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被关注,并可以无限放大。一个人从小到大是在一个个“现场”中长大的,比如家庭、学校、食堂,而不是在看图片、听课中长大的,所以人对现场的感受是全方位的,看图片、听讲只有视觉和听觉两个“信道”,而在现场,眼、耳、鼻、舌、身、意都能被调动起来,接受度也是有数量级的差别。
除了信息的丰富性,还有真实性问题。如果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无法判断真假,只能靠汇报人的忠诚;即使汇报人是忠诚的,这个信息也是二手材料,经过了汇报人的过滤,是否把重要的情况过滤掉也未可知。作家吴思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皇帝是个冤大头”,核心意思是皇帝被大臣用信息编制的“茧房”给套牢了,皇帝为了突破茧房,只好用身边信得过的宦官,结果又造成了宦官专权。如果皇帝能到现场,事实就摆在那里,要想蒙蔽是极其困难的。比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如果他能走上城头看看袁崇焕是怎么战斗的,怎么可能相信袁崇焕是叛徒?现在的干部也是一个道理,要想不被蒙蔽,就走到现场去看看。
除了真实性,还有时效性。在现场,信息的反馈几乎没有延迟,看到即得到。相关人员在现场沟通也极为方便,方便意味着快捷。急难险重的工作往往会设立现场指挥部,发生突发事件,主要领导要现场办公,都与时效性高度相关。为了不到一秒钟的提速,很多证券公司会投入巨额费用,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在很多突发事件中,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不起。在现场交流的时候,因为有共同的认识背景,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能极快领会语言之外的很多意思,理解效率非常高。
除了时效性,还有正确性。坐在办公室里,往往是凭想象和经验做决策,而到了现场会发现事实不是想象那么回事,经验当然可以运用,在现场能更好选择适用的经验。
除了正确性,还有开放性。有一次我到行政处长办公室,看到桌上堆了一些大大小小包装的牙膏,我问这是干啥用的,他给我介绍一天的班用这种小包装的,一周以内、一个月以上的班分别用这种和那种。如果我不到他办公室,就看不到牙膏,就不会了解到这种情况。
就算以上的好处全都没有,走到现场也会增加个人见识,丰富人生阅历,所以能到现场就到现场,能到别人办公室,就不要让别人到自己这边来,多活动活动不也挺好?

本人拙作,敬请指点!

【京东购买】https:///20p-xUav

Notes

体制内的各种规矩、惯例、行为方式很难一一学到,可行的方式是了解底层逻辑,看到水下的冰山,即事物的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这是本系列写作的初衷,也是我30年工作的体会,希望对年轻朋友有所帮助。


好友需要,分享给T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