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幅大字隶书以书法气象胜出,入选全国书法展

 书法古今 2024-06-26 发布于陕西

一般来说,书法大赛的参展作品上,有小字的,也有写大字的,小字要看精妙程度,而大字则要表现某种气象。但也有人认为,写小字容易,而大字则是很难写的。说它难写,主要是在笔法上很难表现到位,书法的气象同样也很难驾驭。然而,如果把大字能写好,就会在展厅里占到便宜,很能吸引评委的目光,从而就为顺利入展铺平道路了。

这幅大字隶书作品,字写得很大,是一幅楹联作品,一共才有十个字,八尺的纸张仅仅写了十个字,可见创作者对写大字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十个字所占用的空间,分别把书法的艺术性和创作者的创作能力表现了出来,这就是书法的自信。相对于小字来说,这幅作品肯定是会引来评委的众多目光的,入展也是自然的事情了。那么,这幅作品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首先,创作者敢于用笔。用笔是书法的核心内容。对于大字隶书来说,如果一个人有一定的书写基础后,加上会用笔,写起大字来就很轻松一些。这位作者在写大字隶书时,以中锋用笔为主,时而兼顾一些偏侧锋,以此来丰富隶书笔法,而不是单一地使用中锋,这就是平正与险峻共用,用笔的方法同时也就多样化了,不得不让评委感受到作者在笔法上是具备一定水平的。

其次,创作者敢于制造字势。什么是字势?从整体上来说,这幅大字隶书作品看起来很正,但创作者并没有把每个字写得很正,而是在正中求变化,让每个字在不正中求正,如此一来,这些一个个小的变化,就给整体做了服务。例如,“秦”字上面的三个横画,没有按照日常来写,它没有把三个横画写得很平行,而是在某处最终要形成交点,这就是一个变化。接下来的“帖”字,从整体上看很是平正,但细看某个笔画时,“占”字上面的一横向右下倾斜,打破了这种平正,不失为一种字势的表现方法。

第三,就是艺术性的表现。这么大的字想要表现艺术性是极其有难度的,但这位作者在不破坏整体平衡的情况下,追求在字间、字内来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字有大小,也有宽窄,还有方与匾等等。字间的艺术性也多有变化,字内空间笔画的安排,并没有平分那些小空间,例如所有字中的“口”字,不是左右不等,就是上下不等,这样制造出来的矛盾关系,让书法的艺术性更加生动。

最后就是作品的落款彰显书法水平。很多人都认为,不管作品的正文写得如何,一些评委总是要去用落款来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正文只能代表你所学习书体的单一水平,如果加上落款题字,就可以看出一个人书法的综合水平。如果你正文写的是隶书,而落款用的是楷书,这就说明这个人水平单一,并且不会落款,落选必是肯定的。这幅大字隶书作品的落款采用不规则的行书,就为作品的整体作了服务,也可以说是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是较为完美的作品落款。

对于大字隶书作品来说,大家觉得它好写吗?这幅作品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甚至还有哪些好的创作方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