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字长文】经方思维解析《千金方》竹叶方阵

 医林独啸斋 2024-06-26 发布于湖北

南极导读

我排版好了之后看了下,共计一万多字,真的是敬佩孟老师做学问的态度。

孟老师之前的投稿如下:

  1. 《伤寒论》与《千金方》产后中风辨治粗解(一)

  2. 漫谈前胡:仲景遗失千年的方药体系

  3. 【再论前胡】《千金翼方》前胡汤的解读

  4. 《千金方》建中类方整理与粗解

  5. 《千金方》解肌类方粗述

  6. 妇人产后杂症繁杂,汉唐古方妙法颇多

可一并观之。

【万字长文】经方思维解析《千金方》竹叶方阵

作者:孟晨暮(小孟老师)

孙思邈真人的《千金方》分为《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汇集了大量中医方剂、针灸孔穴、养生调摄、服饵等,其中收录了5000余首方剂,是巨大的中医宝库。

但书中却有不少同名却不同组成的方,实在令人费解,也许是孙真人为了保留方剂原面貌而不改其名。其中《千金方》中方名为“竹叶汤”的有十余首,另外还有不计其数与竹叶为重要药配伍的的竹叶类方(本篇仅选取2首典型的),笔者强名曰竹叶方阵

既名竹叶方阵当先了解竹叶一药,现今市面上常见的竹叶分为淡竹叶与竹叶,二者区别见下表(根据《中药学》教材):

根据上表可知,二者不同点主要在于竹叶是淡竹的叶片,淡竹叶则是淡竹的茎叶,功效上均可以清热、除烦、利尿,用治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等。

而实际临证竹叶在清心除烦,生津止渴作用较强,而淡竹叶稍偏化痰热与利尿,但实际整体药力较竹叶弱。

接下来我们来看中药学经典《本经》与《别录》对竹叶或者淡竹叶的描述:

而《千金方》对二种竹叶描述如下:

根据上述本草经典描述,我们可以把竹叶的功效概括为:和胃降逆、补虚下气、化痰止咳、清心除烦、透散郁热、生津利尿、去风除痹等等。可以说一药多用,且实证行之有效。

关于竹叶类方,《伤寒杂病论》(本文不分《伤寒》、《金匮》)早有记载,如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的竹叶汤、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的竹叶石膏汤。

而据笔者观察,《千金方》竹叶方阵多从《伤寒杂病论》竹叶石膏汤加减化裁而成,为了方便论述,笔者先粗解竹叶石膏汤方: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人参二两 、炙甘草二两

粳米半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粗解:伤寒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引起胃气不和,症见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等,当以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为主。以竹叶、石膏清热尤其泻余热;人参、麦冬益气生津;半夏降逆止呕;甘草、粳米调养胃气。

笔者将竹叶石膏汤的病机笼统概括为胃气虚、津液伤、虚实热生,全方可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而此方辛甘寒与甘温合为清补,清而不寒,补而不滞,符合脾胃特点。

但《伤寒杂病论》竹叶石膏汤,以粳米入方,而《千金方》竹叶方阵多以小麦入方,因为竹叶方阵病机中多虚实热证更突出,小麦能和胃益气同时“主除热”,正如《名医别录》云:“小麦,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小麦入药,早在《伤寒杂病论》的甘麦大枣汤就有记载,方中以小麦与甘草大枣配伍,甘润平补,养心调肝,使心气充阴液足,并能养肝气使肝气和,则脏躁诸症自可解除。

此类以谷粮类作物入药,古来有之,所谓“五谷为养”。在《千金方》中更是司空见惯,竹叶方阵则属于此中典型,特别要注意煎煮法里往往竹叶与小麦先煎后去渣取汁,这便是常见的“煎汤代水”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竹叶汤往往竹叶用量大且本身质轻大而吸水过多,另一方小麦因与其他药物同煎易使煎液过于粘腻,影响口感,并有增湿之嫌

另外再多提一句,上述竹叶石膏汤煎煮时先煮其他药后去渣,再入煎粳米,米熟后去米,这样的竹叶石膏汤才可口有效,最好别药米同煎

【孟老师按:笔者尝试将竹叶与小麦先煎后取汁,香甜可口】

如今中医圈掀起了经方热,何谓经方?教材上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为代表。但笔者比较倾向认知于《汉书》所云:“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若以此标准,我们的《千金方》中八成以上的方药都可以视作“经方”,而竹叶方阵则是非常符合此标准,接下来一一粗解之。

1、竹叶汤1(《千金翼方》卷第六·妇人二产后虚烦第二)

条文:

主产后心烦闷不解方。

方药组成:

生淡竹叶一升、小麦一升、麦门冬一升、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14枚、茯苓三两。

煎服法: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竹叶、小麦取八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加减法:若心中虚悸者,加人参二两;若其人食少无气力者,可更加白粳米五合;气逆者,加半夏二两。

证治机理粗解:

关于产后诸疾在《伤寒杂病论》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妇人产后易亡血伤津,元气虚损,血室正开,易感邪风虚热,以及饮食内伤、情志内伤等化热,内热薰及心胸而烦闷。治以和胃生津,清热为主,竹叶汤1以淡竹叶“主胸中痰热”,配合小麦“主除热,止燥渴”、麦冬+生姜+炙甘草+大枣,和胃生津以润降胃气,而茯苓“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可以泻水邪而除烦满,以此养心安神,可谓用之精巧。

综上所述,竹叶汤1体现的病机为胃虚津伤,并有水饮蕴里,或者痰热互结于里的轻症。

2、竹叶汤2(《千金翼方》卷第七·妇人三中风第四)

条文:

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气头痛。

组成:

淡竹叶三两、人参一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五两、大枣15枚、桂心一两、防风二两、葛根三两、桔梗一两、大附子一枚。

煎服法:

上一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二服,温覆使汗出。

加减:

颈项强,用大附子煎药,扬去沫,若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证治机理粗解:

本方疑似后世医家整理《伤寒杂病论》竹叶汤的出处,我们来看条文: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一把、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五两、大枣15枚、桂枝一两、防风一两、葛根三两、桔梗一两、炮附子一枚。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前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通过比对条文可知,除了《千金方》中用淡竹叶,《伤寒杂病论》中用竹叶等,条文组成煎服法几乎一样。

竹叶汤2条文病机笔者解读如下:

妇人产后血弱津亏,卫阳之气不足以抗风邪,于是胃气“主动出击”均至表抵御外邪,因此会出现“面正赤”,另外胃气去抗邪,奉养上肺脏之气又不足了,肺的宣散肃降功能因而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异常,导致胸气滞,津凝成痰,而喘。因为血弱津亏,濡养颈项部筋的津液不足,出现“颈项强”(见加减法)。另外条文中虽没有记载,但腠理开放,外邪必然会趁虚而入,当见到“汗出”“恶寒” “恶风”等表症,所以方中有相应的葛根、桂枝。

接下来我们来拆解竹叶汤2:

①竹叶降气,治疗胃气过度上冲所致的“面正赤”等(《本经》:主咳逆上气),而《千金方》用淡竹叶则对治痰热(对应上述淡竹叶“主胸中痰热”功效),并佐以桔梗对治肺气不利所生之痰。

②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生姜甘草汤,可以温脾养胃并生津,以培土生金固表。

③桂枝+ 甘草+ 生姜+ 大枣+ 附子=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本竹叶汤证的“喘”为虚喘,病机上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症状“脉促胸满者”+“微恶寒”相近,且因风寒困束伴头痛。是阳气虚损,胸阳不振,兼表邪未解,且本有水饮停滞,故这种喘不可用麻黄泻越,也不应该用酸苦的芍药。方中桂枝汤去酸苦补益中焦,振奋中焦营卫生化之源,实卫通阳发散表邪;加炮附子,助阳温通气,共收温通调补心胸阳气,达邪出表,邪从汗解之功。

另外:

①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神农本草经》)。

②葛根,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肋风痛(《名医别录》)

由此可知,防风+葛根协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产后中风之邪风,协同增效也。

方后注“温覆使汗出”,说明服用本方当注意加衣被温覆,使风邪随汗而出。

综上所述,竹叶汤2所体现病机为胃虚生化不足而津亏血弱,导致体表的濡养与温煦之力不及,复有邪风夹寒及郁热等邪郁于表。

3、竹叶汤3(《千金翼方》卷第七·妇人三淋渴第七)

条文:

治产后虚弱,少气力。

组成:

竹叶一两、小麦五合、麦门冬五两、人参一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大枣14枚、茯苓一两、半夏(洗)三两

煎服法:

上九味,咀,以水九升,煮竹叶、小麦,取七升,去滓,纳药,更煮,取二升半。服五合,日三夜一服。‍

证治机理粗解:

妇人产后虚弱的病机已在竹叶汤1叙述,不再赘述,而此处“少气力”,乃脾胃气虚与水湿之邪困束共同作用。本竹叶汤乃竹叶石膏汤去辛散偏寒清解的石膏,加生姜、茯苓、大枣而成,可以拆解为:竹叶石膏汤去石膏、生姜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麦门冬汤等方。

竹叶石膏汤与麦门冬汤的清热、生津、和胃益气、生姜甘草汤的补土生金益气力,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和胃化痰饮而通气机,共奏益气力之用,药势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综上所述,竹叶汤3体现的病机为胃虚,津液化生不足,客热轻,但水饮内蕴较盛。

4、竹叶汤4(《千金翼方》 卷第十八·杂病上·压热第六)

条文:

主下气,胸中烦闷,闷乱气逆,补不足方。

组成:

竹叶一把、麦门冬一升、人参二两、半夏一升、生姜一斤、粳米一升、当归二两

煎服法: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竹叶、生姜取一斗,纳诸药煮取八升,分十服,日三夜一。(一云∶水八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

证治机理粗解:

关于“胸中烦闷”、“闷乱气逆”病因病机较多,此处我们需以方测证。本竹叶汤乃竹叶石膏汤去石膏加当归而成。可知此乃气津两伤有热、胃失润降而气逆,但热较竹叶石膏汤轻,故去石膏,以达“主下气”之效。但为何加以甘温的当归?我们来看《神农本草经》对当归描述: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取当归主“咳逆上气”之用对治“气逆”,同时清代大医家叶天士云当归“其主咳逆上气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上气也;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对治条文里的“补不足”,而此处不足,当为血虚。

综上所述,竹叶汤4所体现病机为胃虚气逆,津血生化不足。

5、竹叶汤5(《千金翼方》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条文:

主五心热,手足烦疼,口干唇干,胸中热方。

组成:

竹叶一升、小麦一升、人参一两半、生姜五两、炙甘草一两、石膏三两、半夏一两、麦门冬二两、知母二两、栝蒌一两、黄芩二两、茯苓二两

煎服法:

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证治机理粗解:

因为本方药味较多,可先方药粗拆,方便以方测证:

①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炙甘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化饮降逆。

②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炙甘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培土生金。

③白虎汤(知母、石膏、炙甘草)——清气分热,生津,清透里热。

④知母+黄芩+栝蒌+甘草—1/3清金化痰汤——清胸中肺腑郁热,去痰,复肺气宣降。

⑤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茯苓、生姜)——和胃降逆,消痰蠲饮。

由①—③方可知,有中上焦肺胃的气分热盛,薰蒸胸中而“胸中热”,热盛大伤津液而人身失于濡养与清凉,而“五心热”、“口干唇干”等。

由④—⑤可知此此方还包含一个是胃气虚运化水饮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表现口干唇干或者口渴等。

综上所述,竹叶汤5所体现的病机为胃虚停饮,运化不利,阻碍津气上行,且里有蕴热,共同而伤津较盛

(石膏,别名白虎,白虎汤命名或许与此有关)

6、竹叶汤6(《千金翼方》卷第十八.杂病上压热第六)

条文:

主胃虚阳气外蒸,泻津液,口干,体吸吸苦渴,气喘,呕逆涎沫相连方。‍

组成:

竹叶五升、小麦一升、人参二两、炙甘草二两、石膏四两、麦门冬一升、知母三两、栝蒌二两、芍药二两、茯苓三两、泽泻二两

煎服法:

上十一味,咀。以水二斗,煮竹叶、小麦取一斗,去滓,纳药,煮取四升,分四服。

证治机理粗解:

条文“胃虚阳气外蒸”一句揭示了本竹叶的病机,胃气虚损同时阳明里热熏蒸于外,热迫津液外泄(泻津液)而津液大伤,而“口干”、“体吸吸苦渴”,热迫于肺,则呼吸不利,而“气喘”,又因为胃虚而水饮内停,热激水饮而逆,则“呕逆涎沫”。治之当以和胃益气、生津清热、并泻水饮。

竹叶汤6方药证分解如下——

(1)竹叶+石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小麦≈竹叶石膏汤~益气和胃,清热生津

(2)知母+栝楼+芍药+甘草——苦寒酸甘合法,清热生津,与(1)协同增效。

其中,栝蒌当为全瓜蒌,根据《名医别录》:栝蒌,主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

另外,根据《神农本草经》: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可知,知母即可以清热生津,又可泻水饮。这个功效有待更多中医读者实践,并研究其中原理,笔者曾单服知母而感知增液利水之力较强

(3)茯苓+泽泻—利水化饮

(知母)

综上所述,竹叶汤6所体现病机的为胃虚而水饮不化,阳明里热伤津液较盛。

7、(1)竹叶汤7(《千金翼方》卷第十一·小儿杂治法第二)

条文:

主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气息不利,或有微肿。亦主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方。

组成:

竹叶一升、小麦半升、炙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半、麦门冬二两、半夏二两、人参一两、茯苓一两、白术一两、泽泻一两、桂枝二铢、黄芩一两、栝蒌根一两、知母一两、大黄一两、当归三两分

煎服法:

上十六味,咀,以水七升,煮麦、竹叶取四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2)竹叶汤7(《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少小婴孺方上 伤寒第五)

条文:

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息不利,或有微肿,亦中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

组成:

竹叶一升、小麦半升、人参一两、甘草二两、麦门冬一两、生姜一两半、半夏一两、茯苓二两、泽泻二两、白术二两、知母二两、黄芩二两、栝蒌根二两、桂心二铢、当归十八铢、大黄二两

煎服法: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竹叶小麦,取四升,去滓纳药,煎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证治机理粗解:

上述2方除了剂量稍微有出入,条文和病机几乎一样,故视作一方,这种情况在《千金方》中经常出现,读者当仔细鉴别后删繁录验。

条文中“五六岁儿温壮”揭示了小儿热盛的基本病机,结合方中使用大黄与条文“腹中急满”,可知这是小儿阳明内结热盛,且因热上迫于肺而气息不利且本是脾胃阳虚而有水饮内停,局部输布失常而微肿,脾胃阳虚甚则“极羸”,而手足逆冷,无法消谷运化则“不下饮食”,“坚痞”等,与前述的阳明热盛似乎矛盾?非也,此乃客热不能消化水谷,《伤寒杂病论》云“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胃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之理也。治疗当以和胃生津,清热泻结,与温阳化饮同步进行。

竹叶汤7药证分解如下——

(1)竹叶+石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半夏+小麦≈竹叶石膏汤~益气和胃,清热生津。

(2)栝蒌根+知母——清热生津,与(1)协同增效。

(3)半夏+茯苓+生姜=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降逆,消痰蠲饮。

(4)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炙甘草+生姜=茯苓泽泻汤——温阳利水,和胃饮降逆

(5)黄芩+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6)当归,味辛,大温,无毒。主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至,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名医别录》)。可知,当归在本方中起到增加温中与补益力道,且因为质地油润能增加大黄泻下作用。我想这也是后世医家治脾胃病喜配伍当归原因之一。

8、竹叶汤8(《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伤寒上 发汗吐下后第九‍)

条文:

发汗后,表里虚烦不可攻者。

组成: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麦门冬一斤、半夏半升、生姜四两

煎服法: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半升,米熟去之,分服一升,日三。

证治机理粗解:

通过方组我们可知,此方乃竹叶石膏汤加四两生姜而成。关于条文中“表里虚烦”,我们联系《千金方》伤寒篇关于虚烦论述:

诸虚烦热者,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数,故知非里实,不可下也。如此内外皆不可攻而强攻之,必遂损竭,多死难全也。此虚烦,但当与竹叶汤,若呕者与橘皮汤,一剂不愈,为可重与也。此法数用,甚有效验。伤寒后虚烦,亦宜服此汤。

伤寒发汗后,因为表里津液虚损,表现诸虚烦热的症状,不可以发汗与下法攻之。应以竹叶石膏汤理法,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但上法又加四两生姜,有何用意?笔者认为有以下2种可能:

1、是传抄错误,唐代医学家张文仲所摘抄版本是无生姜的。

2、因为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可以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名医别录》)可以对治伤寒发汗后不彻底的余邪,尤其是患者若胃中有痰气水饮易趁虚上逆,以生姜化痰饮而降逆止呕,故笔者倾向第2种可能。

9、竹叶汤9(《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少小婴孺方上 伤寒第五)

条文:

小儿夏月患腹中伏热,温壮来往,或患下痢,色或白或黄,三焦不利。

组成:

竹叶五合、小麦五合、麦门冬半两、柴胡半两、黄芩一两六铢、人参半两、甘草半两、茯苓十八铢

煎服法:

上八味㕮咀,以水四升,煮竹叶小麦取三升,去竹叶小麦,下诸药,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加减:

若小儿夏月忽壮热烧人手,洞下黄溏,气力惙然,脉极洪数,用此方加大黄二两,再服,得下即瘥。

证治机理粗解:

通过方组,我们发现竹叶汤9中柴胡+黄芩+人参+甘草≈2/3小柴胡汤,而小柴胡汤在《伤寒杂病论》所体现的功效为和解表里寒热(所谓少阳证,寒热往来,在竹叶汤9条文表现为温壮往来),去胃肠结气推成致新(柴胡功效,在竹叶汤9表现为腹中伏热),和胃降逆消痰蠲饮(小柴胡汤的半夏+生姜),益气生津(小柴胡汤中的生姜甘草汤方组)等,而竹叶汤9中2/3小柴胡汤若合上竹叶、小麦、麦门冬、茯苓,则仍然是上述小柴胡汤功效,但区别在于,此方伤津与胃肠停饮更突出,故以竹叶+小麦+麦冬以和胃生津,以茯苓利水(在本方对应为表现为患下痢)。小柴胡汤可以调三焦气机,对治“三焦不利”。

综上所述,竹叶汤9所体现病机是小柴胡汤证而胃肠停饮与热伤津突出。

10、竹叶汤10(《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霍乱第六)

条文:

霍乱吐利,已服理中四顺,热不解。

组成:

竹叶一握、小麦一升、人参一两、桂心二两、生姜十累、甘草一两、芍药一两、当归二两、白术三两、附子一两、橘皮二两。

煎服法: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半先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证治机理粗解:

霍乱吐利,已服理中四顺,说明此霍乱乃寒证,但服后却热不解,根据竹叶汤组成,此热乃是胃虚客热与部分寒邪化热,故本竹叶汤以竹叶+小麦+人参+甘草组合以和胃生津清热,而附子+芍药+白术+生姜≈真武汤——温阳泻水,橘皮+生姜=橘皮汤——降逆止吐,桂心二两+芍药+生姜+甘草≈桂枝加桂汤——温通心阳,降冲逆,当归+芍药——养血和营(霍乱下利已伤肠道血分)。

11、竹叶汤11(《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 .气极第四)

条文:

气极伤热,气喘,甚则唾血,气短乏,不欲食,口燥咽干。

组成:

竹叶二升、小麦一升、甘草一两、石膏六两、麻黄三两、生地黄一升、麦门冬一升、生姜六两、大枣10枚

煎服法: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证治机理粗解:

条文中“气极”是何意?我们来看本章节对气极的论述:

凡气极者,主肺也。肺应气,气与肺合。又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则寒湿之气客于六腑也。若肺有病则先发气,气上冲胸,常欲自恚。以秋庚辛日伤风邪之气为肺风,肺风之状多汗。若阴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气逆咳,咳则短气,暮则甚。阴气至,湿气生,故甚阴畏阳气,昼日则瘥。若阳伤则热,热则实,实则气喘息上胸噫,甚则唾血也。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气极乃肺气虚损的一系列较严重的证候,常表现为气逆冲胸,若再伤于阴邪(如典型寒邪)则咳喘短气,伤于阳邪气喘息上胸噫,甚至唾血。实际上气极是中医五劳七伤六极之一,可结合《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偏虚者,证见短气不能言,入晚甚,乏力,皮毛焦。偏实者,证见喘急胸满,易怒,心腹胀满,口燥咽干,发热,唾血等。而竹叶汤11处“气极伤热”则是伤于阳邪,偏实而伤津液,伤胃气的,故表现为“气喘,甚则唾血,气短乏,不欲食,口燥咽干”一系列症状。治之当以清热和胃生津以养正气,故以竹叶+小麦+石膏+麦门冬+生姜+大枣配伍;又因为阳实的外邪郁集于表不得发泄而成郁热,当以发表泻越,治以麻黄,这与《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所体现病机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伤血,又以生地凉血养血和血。

(上图为干地黄,下图为浙西山区天目地黄)

12、竹叶汤 12(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

(以下2方本在《千金方》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补名)。

(1)治下焦虚热,上注脾胃,从脾胃上注于肺,好渴利方。

组成:

竹叶三升、小麦一升、甘草三两、麦门冬四两、大枣30枚、栝蒌根五两、地骨皮一升、茯苓四两、生姜五两

煎服法:

上九味㕮咀,先以水三斗,煮小麦,取一斗去滓澄清,取八升,去上沫,取七升煮药,取三升,为三服。

(2)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消热止渴方:

组成:

竹叶二升、石膏八两、生麦冬一升半、生姜四两、大枣30枚、生地黄一升、知母四两、栝蒌根八两、葳蕤四两、地骨皮一升、茯神(一作茯苓)四两

煎服法: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

证治机理粗解:

这两竹叶汤,所治均是热从下焦上逆上焦而表现消渴病症,而所治均体现在中焦脾胃,因为结合生活与临证可知消渴一证多因饮食不节(尤其是膏粱肥厚摄入过度)而脾胃内伤,积热内蕴,化燥耗津而表现多饮渴不止、水饮停于膀胱而多尿等症,治当以和胃清热生津,并泻下焦水饮使膀胱气化复常。故二方均以竹叶+石膏+麦门冬+生姜+大枣等和胃生津清热,并配伍栝蒌根以“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神农本草经》),另外而二方均配伍以地骨皮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名医别录》),还兼茯苓(或者茯神)利水。

(栝蒌根,又名天花粉)

13、竹叶黄芩汤(《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 精极第四)

条文:

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通身虚热。

组成:

竹叶二升、黄芩三两、生地黄一升、芍药四两、麦门冬二两、茯苓三两、大黄二两、甘草二两、生姜六两

煎服法: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证治机理粗解:

条文中的“精极”,在《千金方》中记载如下:

论曰:凡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而无明,齿焦而发落,身体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凡阳邪害五脏,阴邪损六腑。阳实则从阴引阳,阴虚则从阳引阴。若阳病者主高,高则实,实则热,眼视不明,齿焦发脱,腹中满满,则历节痛痛,则宜泻于内。若阴病者主下,下则虚,虚则寒,体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邪气入内,行于五脏则咳,咳则多涕唾,面肿气逆,邪气逆于六腑,淫虚厥于五脏,故曰精极也。所以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善治精者,先治肌肤筋脉,次治六腑。

可知,精极是制五脏六腑之精衰竭的一系列症状,会出现眼睛模糊、牙齿焦枯、头发脱落、身体沉重、耳聋、走路不稳等症状。根据所感病邪寒热属性,偏阳邪会损伤五脏,又会在上(高)的体位出现实热病症,偏阴邪则会损伤六腑,会在下的体位出现虚寒的病症。上述精极病证实肾精虚损之证(包括肾精虚、肾阳虚、肾阴虚),毕竟肾主藏精,但在论治肾虚上《千金方》除了常规的补肾思路,更加注重去寒热客邪,在临证中遇到这类肾虚病证我们也当先辨寒热而调治之,不可一股脑的补肾

比如本竹叶黄芩汤条文体现的病机则是精极而实热蕴积三焦,方中:

(1)竹叶+黄芩+大黄——清透表里三焦之邪热,其中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真所谓以通为补。

(2)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神农本草经》),可视作全方唯一的补肾填精药。

(3)芍药+甘草酸甘化阴,配合麦冬,补五脏六腑之津液。

(4)生姜+甘草辛甘化阳,和胃,兼制约全方过度寒凉。

(5)茯苓—调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名医别录》),茯苓与竹叶、黄芩等配伍,可以导热从小便而出 。

全方气血兼顾,热去不伤阴,毛发得阴液濡养,自不干涸,发焦得润,发脱得固。

(黄芩)

14、黄芪竹叶汤(《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三·疮痈上.处疗痈疽第九‍)

条文:

治胸背游热痈疽方。

组成:

淡竹叶一斤、黄芪三两、石膏二两半、生地黄八两、当归二两、芍药三两、川芎二两、麦门冬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四两、生姜五两、大枣三十枚、人参二两、黄芩三两。

煎服法:

上一十四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叶,取九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间食,日三夜一之服。

证治机理粗解:

此方流转到了许多后世中医经典中,真可谓经典,且多为外科论治痈疽所用。如《外科正宗卷之一·痈疽门》谓之: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表里热甚,口干大渴者。竹叶黄芪汤草芩,芎归芪芍共人参,半夏石膏兼淡竹,麦冬生地可回津。

本方是论治痈疽等常用的托法,以补益气血和托毒药配伍,而扶正托毒外出,适用于气血两虚、内有热毒炽盛,痈疽疮等脓成难溃,或者痈疽已成不得内消。本方可视作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黄芩而成。其中竹叶为淡竹叶,因为此痈疽乃“胸背游热”而成,与淡竹叶“主胸中痰热”是相应的。而起到托毒作用的是黄芪,早在《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明确记载“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的作用。

因此《珍珠囊》誉之为“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另外黄芪能补气行滞,利水消肿,用治中风气虚血滞,风湿痹痛,麻木,水气浮肿等,因此在《伤寒杂病论》以黄芪论治涵盖了血痹、虚劳诸不足、黄汗、脚气疼痛等等,我们应该基于《伤寒杂病论》《千金方》等经典,开拓中药的论治视野。

至于方解,笔者引用《古方选注》以供参考:

以竹叶、黄芪标而出之者,明其方专治肺经热消,非概治二阳结之消渴者也。竹叶石膏汤为轻清之剂,复以生地、黄芩浊阴之品,清肺与大肠之火;四物汤为浊阴之剂,复以竹叶、石膏清燥之品,清肝胆之火;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甘草除烦热之圣药,复以石膏、白芍清脾胃之火;黄芩汤治后天太阴之剂,复以生地、麦冬壮水之品,清肾中之火。竹叶石膏汤不去半夏,藉以通气分之窍;四物汤不去川芎,藉以通血分之窍。统论全方,补泻兼施,寒之不致亡阳,补之不致助火,养正却邪,诚为良剂。

跳出痈疽的桎梏,我们可以将此方适用病机延伸为气血亏虚者的胃热伤津者诸病证

(黄芪,乃豆科宠儿)

孟老师的总结

全文以12首(细分为14方)同名竹叶汤,及2首与竹叶配伍的典型方,合成了竹叶方阵,并对近20方进行了证治机理粗解。通过上文可知,多数竹叶汤为《伤寒杂病论》竹叶石膏汤的加减化裁,病机涵盖丰富,病机多有脾胃虚损,虚实热邪夹杂,水饮相结等,主治病证涵盖内外妇儿诸科,得意于竹叶丰富多彩的功效,也无意之间对《伤寒杂病论》了“保胃气存津液”思想的诠释。

笔者三年前为研读《伤寒杂病论》而借助《千金方》,从刚开始发现《千金方》又厚又杂而欲弃之,到后来“沉迷”之而“无法自拔”,是因为此书不但解决了笔者许多对《伤寒杂病论》的疑惑之处,还开阔了笔者辨证论治的视野,并以《千金方》启发解决了许多大病顽疾。

赞叹孙真人之功德,含辛茹苦的著作了几十万字的《千金方》,却毫无私心的公之于众,以供医者备诊就急,更为后世有缘学者开学中医广谱且方便的法门

道家有言“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笔者修习《千金方》而得孙真人慧力加持,实属无上殊荣,当效仿真人之行,将自己研读《千金方》所思所得无偿分享,为中医临证研究添砖加瓦。快哉!乐哉!若有误,望读者斧正。


警告:

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否则后果自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