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着冷静,益博社工志‖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 2024-06-26 发布于河南
沉着冷静,益博社工志‖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玉
2024年6月25日,周二,晴

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尽管三点前睡了,但是半睡半醒,看到孩子说上岸了的朋友圈,还是有点激动,总算有学上了。中国式父母的焦虑,一个接着一个,考上了要焦虑上哪个学校,一群焦躁的父母逼着孩子们内卷,躺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辉娃发来侄女考了570多,雷娃说侄子考了530多,给孟孟打电话未接。一股脑的都是高考分数线,录取秘籍。把屋里的垃圾倒到外面,院子里邻居正在晨练,问起孩子的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给父母和关心的人一个交代。

清风徐来,夹道里还是静悄悄。车站路上人还不多,三里河上跑步的不少。永安路的早市依旧是很烟火。人间事,唯有一个早市可以囊括。买了几根黄瓜,居然价格是昨天的二倍,豆角还是两块五,只是桃子便宜了一些。依旧是这个早市,比起中州路透过来的光晕还要接地气。

从人民路走到联合街,寻觅第三批公布的文保单位。联合街早晨也是松弛感十足,只有人民路的梧桐树下匆匆的行人。护城河通贤桥上的罗汉松,西城根的摊位一个接着一个,只有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在打扫卫生。胡辣汤店开门了,牛肉汤店也开门接待食客。偶尔有提着桶去公共卫生间的街坊。东门十字街上的方位,我还会迟疑一会儿。从和平街过去,其实工农路原来这一片叫北门大街,两边的梓树很有味道。

街上卖豆角黄瓜丝瓜的大爷真正路边摆摊,共和街上的人还不多。从共和街拐入解放路就看到袁氏旧宅。上次装修的人说这是老房子,问后知道为清代建筑。袁氏旧宅房屋原有二十余间,为完整的典型四合院布局。现有建筑四座,门楼一座,南北相房各两间,过厅四间。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朴素的装修式样和脊饰雕花图案,是南阳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同时,该宅院是新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袁海洲的祖宅。袁海洲曾守卫着祖国蓝天的安全,是南阳人的骄傲。

有了朝阳,解放路上的法桐树更有精神。清水塘与大井街,武庙坑,这些地名还有夹杂期间的史家大院和周家大院,最近有来了一个李三娘,据说与丁哈星一个老板,走的是极简风。从新华路拐到申伯大道,再到办公室才算定住神。

几个好友发来问候孩子的信息,几个老师老师都说,说看到你说孩子的结果出来了。祝贺呀,一年年走过来,都有好些不易。既是孩子的成绩,更是你的成绩。这是耕耘之后的收获,甜美自在心头。有惊喜,也有歉意。因为要做专场活动,还要开专题会议安排,包括值班和舆情应对等等。

大家都在忙。因为昨天去镇平把孩子电车骑到单位,充好电,直奔岗东村,太阳炙热着脊背,还好晒晒背也好。孩子还没有起来,说了嘱托的话,其实心里七上八下,也找了不少老师去问,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学校。文磊老师从深圳打来电话说着孩子的高考成绩和如何填报。杨老师是儿子杨柯考了清华大学美院,儿媳也是清华,也是走的艺考路线,现在在深圳。说最近要去江西山里避暑一个月,深圳夏天太热,问起周家大院,也说着注意身体。

中午从解放路走过,路上人不多,挨着新华书店家属院的伊力特酒专卖店里,只有一个顾客,摆着一点洋酒和伊力特产品,还有一个喝茶的地方,里面看外面通透,外面看里面是一幅宣传画,有时候情怀和渠道也会变现。发了一个短文,星辉老师说 噢,那个知名度很高的伊犁特酒专卖还在呀?大十几年了。当初开张时在晚报上征文广告伊犁特曲时得了三等奖给了一件酒。

走在街道上,我总归会把光绪三十年南阳四关图与当下对照,百年之后,依然有脉络清晰的街道,印证着来来往往的人与事。

最近喜欢听一些民谣,开着手机,听着说歌手的说唱,似乎很有生活情调,更多的是有隐喻。法桐树下游走的人生,四中口卖沙瓤番茄的老人,送儿子上学的大叔,在躺椅上迷糊的老板,做博望锅盔的女人,并肩谈笑风生的夫妻,午休的人们,众生相里,有你有我。解放路南门桥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环卫工,还有一个坐在倒牙树荫下的老人,护城河水波不兴。坐上23路车,晃悠着睡着了。

没有走到范蠡路,在交通局站就下车了,还需要跑一站路。也好,走一段路,月季花开了,这个滨河路留下很多绿化,发现几棵桑树,还有开着花的月季,以及一群在树荫里打扑克的老人。魏老师发信息说,想把把养老这一块做起来,也是有市场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养老事业,但是不知道从哪做起,说是造福社会,其实也是更想让自己赚一点辛苦钱。我说做养老若是自己养活不了,有何可持续性,注定不长久。事业是一群人干的,可以有获得感和价值感的事情。这个看要从哪里下手,如何去推进,大家一窝蜂上的时候,越要冷静沉思而后谋定。

下午都在一起商量如何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而今乡村新生的极速凋敝,小学的撤并,并不容易,当下再募,更是不易。六点半走,过仁济桥,从仲景路过菜市街,看见街口卖姜的老人,这个吆喝声此起彼伏,似乎南阳都是小喇叭的天下,相比呛刀磨剪子了,市井生活,人间烟火气十足。而工农路这个原来叫北门大街的地方,路口都是瓜果摊,吆喝声此起彼伏。

想起朱敬武。不过,研究叫卖声的朱敬武去世了。我曾经探访他时,他说,南阳的旋律更丰富,更奥妙,更强。1978年的时候,全国收集民间歌曲集成。就收集叫卖调主要代表作记录,并谱成曲子。河南民间歌曲集成南阳卷有记录。这个叫卖调,2004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录制过、播放过南阳叫卖调。2014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张炫来南阳搞叫卖调的采风采访,他就去过北京,其次就是南阳。南阳的很特殊,曲艺上三弦书、大调曲收集最多最权威。后来找到党铁九老师,他们也有。

孩子说说去博文找了老师,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要想上九八五二一一,就只能去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延边大学,这些才有希望。还不停的有好友发了信息询问孩子成绩,也是牵挂。报考好了,只是一个环节好了,人的一生毕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判断,认识到位了,也就释然了。涛打电话说,这两天在南阳准备资料,约着一起见面聊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