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止中医|田园园医师:治突发性耳聋一例

 问止中医 2024-06-26 发布于广东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是耳鼻咽喉科的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会明显下降,因此突发性耳聋是不能耽误的急症。

我们先来看着一下Y女士的情况。

初诊

病史:20天前突然觉得右耳闷堵,听不清声音,两周后去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耳聋;长期贫血,现在血红蛋白值64。

主要症状:

1. 突发性耳聋,耳闭塞,耳痛,耳鸣(高频);

2. 过敏性鼻炎,遇冷打喷嚏、流清涕;

3. 怕冷,体力不佳,易疲劳;容易上火,眼睛痒、疲劳,容易急躁;

4. 不易入睡,半夜易醒,睡眠质量差,白天困;

5. 胸闷;头像戴着帽子一样。

经过详细问诊得知,Y女士20天前睡觉时煮甘蔗梨子汤水,喝完后咽喉不舒服,次日早晨感觉右耳闷堵,听不清声音,耳闭塞,耳痛,耳鸣(高频),自我感觉可能是上火了,未重视该情况,症状持续不解,故2周后于医院检查,诊断为“突发性耳聋”。Y女士想用中医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推选“突发性耳聋”为主症,中医大脑出方如下:

方药以清热透窍、温中散寒为主,配以问止通天再造丸搜剔通络。

二诊:耳朵里面感觉清凉

二诊时反馈:

1. 吃药第一天感觉耳朵里面有清凉的感觉,耳朵不那么木了;

2. 中间出现一过性耳鸣加重的情况,现在较前好转,目前主要是24小时嗡嗡声,晚上有蝉鸣音;仍有耳闷堵的情况;

3. 睡眠比之前好转;乏力较前好转。

三诊:耳朵木、闷堵明显减轻

三诊时反馈:

1. 吃药12天,耳朵木的情况明显好转,闷堵的情况明显减轻;

2. 耳鸣蝉鸣声、嗡嗡声都有;

3. 睡眠较前好转;月经量较前增多。

四诊:耳鸣减轻

Y女士反馈这次服药后耳鸣减轻了,来月经前2-3天会觉得头痛,当时耳鸣加重,后来慢慢好转。耳朵木、闷减轻。上次看诊还有蝉鸣音,现在没有蝉鸣音了,但是一直都有嗡嗡的声音。耳痛比之前减轻。耳鸣还剩3分。以前不易出汗,现在可以自己出汗了。胸口闷的情况没有了。头上带帽子的情况缓解。

到第6诊蝉鸣音耳鸣几乎没有

治疗到第六诊时,Y女士反馈目前耳鸣(高频)几乎没有了,现在主要是低频,劳累后低频会加重;耳朵木、耳朵闷比突聋的时候减轻很多,目前只剩余2分;而且整体状态较前明显好转,最近没有感觉到燥热,头上带帽子的情况几乎没有了,经前烦躁改善很明显,月经量也正常了,半夜睡眠也不怎么醒了,胸口闷没有了。

Y女士经过6诊的清热透窍、通络搜剔调治后,突发性耳聋的耳朵木、耳朵闭塞、耳朵闷堵、耳痛、耳鸣(高频)的情况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由于患者素来体质偏差,长期贫血,尽管汤药中兼顾到阳虚血虚的体质,但体质调治需要时间,故Y女士仍有低频耳鸣,在劳累后会加重。

肾开窍于耳,精血亏虚,耳鸣仍有,故接下来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精血为主,治疗低频耳鸣的情况,以收全功,指日可待。

小结

由于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2. 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3.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4.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

1. 避免接触噪声;

2. 避免耳毒性药物;

3. 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

其中最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就医,在耳病刚刚发生的黄金时间,寻求中医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