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只知降火,而不知收火

 als的图书 2024-06-26 发布于安徽

  • 我从来不觉得上火是坏事,因为不管是大自然的火,还是人身体里面的火,都是生机,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发明了火种开始。而人之所以活着,也就是靠那一点阳气。
    火性炎上,你看那火苗都是往上窜的,上火呢,一般头面部最多。像是眼睛红,干涩,心烦,口苦,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牙龈出血肿痛,火太大了,烧的人难受,肯定要解决的。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呀,药店里有几块钱就能买到银翘解毒片,这就是专门儿败火清火的,但是好多人不能吃,也不敢吃。为啥一吃了就拉肚子?为啥,因为他上边儿上着火,下边儿还怕风怕冷,脚凉,肚子凉,这就是脾肾虚寒了。
    这火你灭不了,也不敢灭,因为这是你的命门之火,肾中肾阴肾阳相接,阴加阳,好比火煮水产生蒸汽,咱们身上的精神劲头都来源于此。
    但是,如果你过食寒凉,或者是纵欲熬夜过多,脑力劳动太多,耗损肾,耗气生,这个肾的敛藏能力就不足了。火天生的性质就是往上跑的,那肾阴就是水,水的性质就是往下走的,这是自然规律。全靠肾的收藏收敛能力,把它给固摄住,才能达到平衡。
    现在固摄能力不足了,上热下寒就出来了。所以好多脑力劳动的朋友,特别容易有上热下寒,平时老是乏力,没有精神,少气懒言的,脉一摸,细弱无力,像这种类型的朋友,它通过补气呢,可以把这个阳气给收敛回来,把这个阴气往上拉,最终回归到平衡的这种状态。
    那么还有一种就是脾肾虚寒,寒湿内盛,迫阳外出,这就是像一种恃强凌弱,强大欺负弱小,这也是自然界动物生存的规律。其实还是寒湿太重了,阳气太虚了,这是本质。在这种病人在一最开始的时候都是虚寒之象,吃东西吃的少,不爱消化,偏于怕冷,手脚偏凉,有的人不重视,那这个阳虚则生寒湿,寒湿比较黏腻。它是一种实邪,明明白白的阻碍。所以吃点吃点温热的,就补不进去,就老是上火,慢慢的就变成上热下寒体质了,也有人说这是虚不受补。
    其实像这种情况,想让阳气敛藏,还是一个补阳加驱寒的是思路。补阳的方剂有很多呀,像这个理中汤呀,四逆汤。但是我们看到它这个里面纯补无泄,对于有实邪的患者来说,还是会出现比较亢盛的反应。所以说还是要适当加一些茯苓来利湿,再加以肉桂呢,一方面是驱寒,一方面引火归元。
    如果这个火降不下去的话,咱们再加一些重镇的收敛的,像是山萸肉,磁石牡蛎一类的。一上来不要大剂量,急于求成是大忌。刚开始一定是小剂量,然后慢慢调,我们的手比之前稍微暖那么一点,都是在好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