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在,湿疹就反反复复,参苓白术丸巧搭配,从根上把湿气祛除!

 不好名马非英雄 2024-06-2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往上走了,就容易头昏、头晕,头痛,头重如裹,脑袋发沉,不清醒,就像裹了块湿毛巾。湿气往外走了,就容易塞在毛孔里,出现皮肤瘙痒,长水泡,出疹子;湿气往下走了,就容易腹泻,大便不成形,男性阴囊潮湿,女性白带异常,而且湿气重的人,总感觉会累,犯困,想睡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嘴巴里呢又黏糊糊的。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而且湿气不除,皮肤病就会反反复复发作,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不走。

图片

这该怎么办呢?古人讲“见皮休治皮”。像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发作部位在皮肤,但根本原因还是体内的湿气太重。其实,说到祛湿,有一个中成药,叫参苓白术丸,我们就不得不提。它走的正是健脾祛湿的路子,作用概括起来基本上就两方面,一方面健脾,一方面祛湿。首先,健脾用到的是人参、白术、甘草、莲子和山药。只要脾胃好了,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增强,从根源上解决湿气的来源。紧接着还要把已经生成的湿气赶出去,靠谁呢

图片

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其中白术可以燥湿、茯苓呢是利湿,通过小便排出去。薏苡仁可以渗湿,白扁豆芳香化湿;往下还有桔梗和砂仁,砂仁可以行气化湿,而桔梗能宣肺,通调水道,水道通了,湿气也就有了去路。总之,这个方子可以说,将各种祛湿的方法都用上了,而且所用药物大都比较平和,所以,适合绝大多数湿气重的人。

图片

但我们说,湿气重了,不仅会影响脾的功能,而且它还会形成痰湿,影响到胃,影响到肝,影响到肾等等,所以,要想真正祛湿,我们就需要再搭配其他中成药。

1、如果你发现自己舌头有齿痕,舌苔又厚,平常还总觉得嗓子里有痰,咳痰、吐痰,恶心,想吐,又吃不下东西,稍微吃一点就感觉肚子里很胀,这就属于脾虚痰湿了,可以再搭配一个二陈丸一起使用,增强燥湿化痰的能力。

图片

2、如果你说,我舌头有齿痕,但舌苔白,舌头颜色也淡,看看舌头根部,还有凹陷,平时还总觉得怕冷,腰膝酸软,小便也多,这多半就是脾肾两虚了,可以再搭配一个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行气化水。

图片

3、如果你说,我舌质红,舌苔又黄又厚,舌头两边还鼓胀,有许多小红点,平时还总觉得口干口渴口苦,有时候还会耳鸣,动不动就发脾气,两肋胀痛,这其实就是脾虚湿盛,肝胆湿热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健脾祛湿的同时,再搭配一个龙胆泻肝丸,清泻肝胆湿热。

图片

总之,参苓白术丸是最常见的一种健脾祛湿中成药,而要想使它的效果最大化,我们往往就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再合理搭配其他药物,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建议还是不要盲目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