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不想入赘,母亲夜里托梦,说:明日去尼姑庵

 艾尚故事 2024-06-26 发布于河北

明朝,浙江桃花县。

有一女子名叫公孙丽,话说该女子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父亲非让她嫁给家中的仆人,公孙丽不愿意,带着丫鬟离家出走了。

为什么要嫁给家中的仆人呢?

公孙丽的父亲名叫公孙桂,原本是秀才,但屡次考不中,于是决定弃文从商,和亲戚借了许多银子做生意,实际上他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不仅赔了本钱还欠了一笔巨款。

公孙桂心灰意冷,只好回家做了教书先生,赚的不多,但也不至于饿死。

虽然做生意没赚钱,但是带回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小女孩叫巧云,给公孙丽当了丫鬟;小男孩叫白朴,当了公孙桂的小厮。

这两个孩子是他在路上和别人买的,当时看着两个孩子又瘦又小十分可怜。

公孙丽的母亲死的早,一直是奶娘照顾。

公孙桂虽然仕途无望,但他这个女儿绝顶聪明,于是教以诗文,希望以后能够嫁一个如意郎君。

在公孙桂的学生中有一个叫秦钟的,原本也是世家子弟,后来母亲死了,父亲整日喝酒,荒废了大好家业。

秦钟和公孙丽同年同月生,长得一样漂亮,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由于从小一起读书,二人互生情愫,虽不说话,但彼此一个眼神就传达了深深的爱意,后来经常写诗送给对方。

这个时候,秦钟的父亲悄悄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个大商人的女儿,家里特别有钱。

父亲打算让秦钟入赘过去,如此一来也算是衣食无忧了。

秦钟知道后忧心忡忡,又不敢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心有所属,只能闷在心里。

公孙丽看他一人坐下树下,于是折了一根树枝,放到他面前,说:“祝你早日蟾宫折桂。”

秦钟叹了一口气,说:“我只想能和你白头偕老,折不折桂都无所谓。”

公孙丽微微脸红,欲言又止。

秦钟:“我心中只有你一人,但家人已经让我入赘别人家,现在只能跑出去了。”

说完,从怀里取出一块玉佩,伸手给公孙丽戴上,忽然听到丫鬟巧云的咳嗽声,二人急忙分开。

晚上,秦钟的家人来书院找人,公孙桂说:“中午放学后就没来了。”

秦家又派人出去找,附近几个村子也都没有找到。

自此秦钟离开,公孙丽每晚都会流泪,无聊之时绣了一个观音大士,希望可以和秦钟结为夫妇,早晚还会焚香礼拜。

一日外面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一对夫妇,衣着十分华丽。

公孙桂不知何人,诚惶诚恐,夫妇二人说明来意,原来是接白朴回家。

夫妇俩哭诉当年生活艰难,不得已把白朴卖给一户人家,后来夫妇俩做生意发了财,便去寻找白朴,一路打听找到公孙家。

白朴和家人团聚,泪流满面,夫妇俩还留下一千两银子,感谢公孙桂的收留和多年的照顾。

晚上,白朴和父母说了一件事,自己想娶小姐公孙丽。

夫妇俩也很开心,毕竟白天见过公孙丽,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子,隔天一早就和公孙桂说了这件事。

公孙桂竟然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一方面白朴在身边多年知根知底,是一个勤快老实的孩子,另一方面,白家现在如此富贵,公孙丽嫁过去自然不会受苦。

两家人马上商定了成亲的日子,开始筹备婚事。

公孙丽得知这一切犹如晴天霹雳,不知如何是好,巧云也很着急。

公孙丽在观音大士面前卜了一卦,大吉,于是乎二人换上男儿装连夜逃跑。

来到岸边,二人也不知该去哪里。

这时一个老人问:“去扬州吗?船钱一半。”

公孙丽看他面容慈祥,不像坏人,就答应了。

二人上船,一路上风景秀丽,二人欣赏美景,遇到了寺庙庵院都会停下去看看。

另一边,秦钟逃跑后,一时间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听人说扬州风景好,就来到了扬州 ,租了一个旧宅子,很便宜,但是听人说有鬼怪。

秦钟并不相信,一晚正在读书,忽然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声音越来越近,门自动打开。

一个妇人站在面前,秦钟大吃一惊,竟然是自己死去多年的母亲,母亲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可怜的儿呀。”

秦钟说了逃婚之事,母亲带着他走出去,走了一会儿,母亲说:“这里是少沐庵,明日你来这里会见到一个人。”

秦钟还想问话,忽然跳出一只大虎,秦钟大声呼叫,猛然从梦中醒来。

天亮后,秦钟问了邻居,直奔少沐庵。

来到少沐庵,发现和梦中看到的一模一样,清风徐来,竹影斑驳。

突然看到一个美少年,秦钟目不转睛,好像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哪里见过。

美少年:“找了这么久,原来你在这里。”

秦钟文:“你是谁?”

美少年:“此地不宜说话,你现在住在哪里?”

秦钟:“邻村山中。”

美少年:“几个人住?”

秦钟:“一个人,我不喜欢热闹。”

美少年:“可否带我去看看。”

秦钟带他下山回了家,一路上都想到底是哪里见过呢。

到家后,美少年笑着说:“你认识公孙丽吗?”

秦钟如梦方醒,说:“我就说看着眼熟,原来是阿妹。你如此妆容我都没敢相认,巧云这个丫鬟我还能认出一点。”

公孙丽感叹不已,说了自己的遭遇,想不到小仆人竟然家人团聚,还和父亲提了亲。

秦钟也是唏嘘不已,世事难料呀。

公孙丽又说:“我不同意婚事就逃了出来,换成男儿装扮,冒用你的姓名,前几天在客栈遇到了翰林院的周侍郎周公子,此人文采极高,我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他还劝我参加秋闱,并且已经写了推荐信。我就报了你的名字,想着如果侥幸考上了,我就先替你当个大官,等找到你了再还给你。”

秦钟看看镜子,发现二人还真的有点像,自此公孙丽搬到了秦钟的住所,白天一起读书,晚上讨论书中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秦钟挥毫泼墨,一蹴而就,十分得意,发榜之时,果然名列前茅。

公孙丽藏在屋内,一切应酬都交给秦钟负责。

二人又赶赴京城参加会试,毕竟云集天下才俊,秦钟只排在中下游。

但由于又周公子的暗钟协助,秦钟居然也进了殿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皇帝任命为扬州的一个知县,秦钟找到周公子,说了自己和公孙丽的事情,周公子十分同情这对苦命鸳鸯,又找到吏部的大官,通融了关系,特许他先回家完婚。

二人马上回家,当时白朴已经娶了别家的小姐,毕竟白朴现在和亲生父母团聚,成了富家公子。

公孙桂看到女儿回家,十分开心, 再者秦钟依然得了功名,不再阻拦。

成亲之日,秦钟的车队浩浩荡荡,又有衙役开道,威风了得。

婚后三日,秦钟带着公孙丽一起赴任去了。

刚到任上,秦钟就遇到了一个案子,告状之人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名叫何三,被告知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何三说小姑娘谋杀了他的大哥,秦钟马上验尸,发现尸体已经干瘪,经过仵作检查没有中毒的迹象。

这个小姑娘不仅年轻,而且颇有几分姿色,秦钟感觉事有蹊跷,晚上就告诉了公孙丽。

公孙丽也认为案件一定不简单,帮着出谋划策。

秦钟派人暗中调查,原来这个小姑娘嫁给了一个六十多岁的男子,该男子身患痨病,久治不愈,家人想着娶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冲一下喜,然后就娶了被告。

但是成亲当晚,该男子就死了,小姑娘仍旧是处子之身,这个时候何三看小姑娘年轻貌美,心生邪念,于是百般诱惑。

但小姑娘坚决不从,何三十分恼火,就诬告她谋杀了自己的哥哥。

秦钟查明真相,小姑娘无罪释放,罚了何三一百两银子。

小姑娘重获自由之身,特别感激秦钟,给他做了丫鬟,后来,公孙丽看她聪明伶俐,让秦钟纳为小妾,任满之后三人一起返回浙江老家。

(故事完。)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