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刘刘4615 2024-06-27 发布于辽宁

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本,任何社交都无法换来有用的人脉。

——“言论”,《读者》2023年第11期

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很通透: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要让朋友拉一把,还得是酒换酒来茶换茶。”

若无等价交换,鲜见雪中送炭。

年少时不懂,总以为用真心就能留住人心,年岁渐长才明白,用自己所拥有的,去交换你想要的,才是社交关系牢不可破的定海神针。

人脉关系的底色,是势均力敌的资源交换。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不对等的关系,终将一拍两散

重温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一段马国良人脉丧失的故事,让人唏嘘感慨。

马国良是机关主任,老婆跟人跑了,升职的机会也被人抢了,一怒之下决定辞职下海经商。

他找到企业家朋友罗总,想要与罗总合伙做生意。

平时,马国良给了罗总许多扶持。

罗总说马国良是机关单位里的巴菲特,只要他下海,一定要与之合作。

以往,只要马国良来访,罗总不论是在开会还是在会客,总是随叫随到。

但此时,前台姑娘礼貌而冷漠地说:“罗总在开会,请耐心等待。”

终于,他等到开完会的罗总,说明来意后,罗总将一家即将倒闭的下属公司过给他,想让他背锅。

马国良准备大干一场时,不承想上班的第一天,就是公司解体的时间。

马国良,被老朋友戏耍了。

罗总转身,投奔了刚走马上任的新主任。

马国良不甘心,给所有认识的老板们打了一遍电话,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避而不见。

马国良恍然明白,人脉只在风光的时候才有。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现在自己要资源没有资源,要实力没有实力,身份已经不对等了。

但凡社交关系,都是以资源互换、实力对等为基础的。

人脉关系,更像是一个利益的同盟,遵守的是天平法则。

几人合力,各尽资源,支撑起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局面。

一方倒下,就意味着其他人,不但要扛起他的责任,还有可能要承受连带的风险。

当收获与付出的天平不对等时,决裂就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天平法则,就是一道自我保护的过滤系统。

不必感慨人情冷漠、社会现实,趋利避害、及时止损,是人之本能。

情感上或许难以接受,但道理上却无可指责。

年纪越大,越看得通透:

向上社交只是强人所难的索取,势均力敌的互利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价值交换,是人脉关系的底色

有句扎心的话说:“那些特别急切地想要结识别人的人,往往就是别人最不想认识的人。”

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有位青年应聘者,为了展示自己的社交能力,现场拨打董明珠的电话。

尴尬的是,长时间忙音后,电话无人接听。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本想来一场能力的展示,却凭实力把自己演成了笑话。

认识牛人不是最厉害的,让牛人认识你才是真正的厉害。

企业顾问张琦,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十几年前,张琦在一家培训公司做会务接待。

一次,董明珠也来参会,很多人前去合影拍照、索要签名、添加联系方式。

张琦也想去找董明珠合影,深思熟虑后,又放弃了。

她明白,此时就算是合影,加上联系方式,也只是打扰,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对方也不会因此而记住她这个小透明。

多年后,张琦的企业培训视频火爆网络。

后来团队受邀到格力去参访,董明珠一眼就认出了张琦,主动邀请张琦坐在自己身边。

董明珠热情地对在场的参访人员说,自己是张琦老师的粉丝。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事后,董明珠主动与之合影,亲自为张琦等参访人员做讲解,参观格力车间。

张琦感慨说:“只有当自己有对应价值,去与别人交换时,社交才会有良性的结果。”

人脉,不是交来的,是换来的。

所谓人脉,看的是台面下对等的资源实力,而不是台面上浮华热闹的交际形式。

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本,再多社交技巧,都难以转化为有用的人脉。

人脉是实力与实力的恋爱,价值与价值的联姻。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说:

“社交的本质就是各取所需。友谊和爱情都根植于公平交换回报之上。”

朋友或可只论感情,而人脉关系,感情只是沟通的桥梁,资源置换才是社交的核心。

强大自己,增加交换的筹码,才是赢得人脉的底气。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人脉关系,先谈条件,才能体面

马未都说:“我没有交换的条件时,才需要求人,当我有交换条件时,是不需要求人的。”

上赶着求人,即失体面,也难持久,给足条件才是社交最大的体面。

电视剧《理想之城》中,有段董事长开条件挖人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董事长赵显坤,看中分公司业务骨干苏筱,想把她挖到集团推行改革。

因为分公司自负盈亏,苏筱是挑大梁的核心成员,所以不肯放人。

赵显坤让人事主管给苏筱升职加薪,想让她主动放弃分公司。

但苏筱内心感激分公司领导的知遇之恩,面对升职加薪的诱惑,毫不动摇。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人事主管无奈,只得发布调令,强制苏筱三天之内到集团报到。

分公司领导建议约见赵显坤,被当面回绝。

路上,苏筱对领导表态说:“如果董事长一意孤行那我就辞职,然后再加入。”

见面后,赵显坤不等她开口,抢先问道:

“你觉得我们跟宝刚签订钢材年度共用协议,什么价格合适啊?”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这句话意味着,董事长把集团钢材项目的议价决策权下放给了苏筱。

她的决策议案,将成为经济学家们分析经济趋势的风向。

面对扬名立万、登顶职业巅峰的橄榄枝,苏筱默默咽下了所有拒绝的说辞,欣然接受。

任何关系,最让人怦然心动的,莫过于你想要的,我能给。

活在这烟火人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为名来,便为利往。

有位企业家说:

“能真正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口才与技巧,而是他自身拥有的筹码,和手上开出的条件。”

你能给予别人想要的,别人才会心甘情愿配合你所要求的。

人脉关系沟通的捷径是,少开空头支票,多讲对等条件。

人脉的底色:交换,交换,还是交换(大实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