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愁征文】王锋才:我爱家乡的芦苇

 新用户89134deQ 2024-06-27 发布于湖南

 尊敬的作者:您好!感谢您对《乡土文学》的认同。写稿、编稿、排版、制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劳心费力。请慎重投稿,作品发表后不能删除,且没有稿费,个别原创如有打赏一律贡献给平台运营。希望理解,谢谢配合!

我爱家乡的芦苇

文/王锋才

群主邀请了一位名叫芦苇舟的新成员,顿感眼前一亮,多么有诗意的名字呀。这让我再度穿越时空,回到了童年的时光里,那洪泽湖畔的丛丛芦苇中,时隐时现的千帆过境,渔舟晚唱,早已成为记忆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三月的春光里正是芦笋出芽的季节,一丛丛一片片长在湖岸边,在微风吹拂下,在清波抚摸中迅速的生长。无法表达它们生长的张力,无法理解它们肆意生长的蓬勃生机。这时候的芦苇嫩芽是最好看的,尖尖的带着水珠子的叶子长得非常快,几天不见就会高出水面许多。湖上的渔民也会自觉的放下帆,停止了捕涝行动。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时候的野鸭子也会绕着芦笋游戏嬉闹。生怕不小心折断了芦秆会破坏家园的环境,影响自己的筑巢繁衍。苇鹪鹩们唱的最欢,它们一个个比赛似的扯着喉咙“家家家,家家家”欢快的叫喊着起舞,生怕别人不知道苇丛苇荡是它们的最爱。白水鸡一群群的在天空中飞翔,在苇叶间神出鬼没般的出没。

这时候如果有幸遇到渔姑泛舟湖上,撑着渔杆站立船头,风轻轻吹拂着她的裙摆,勾勒出迷人的身材曲线。在芦苇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一定会让你沉醉,顿生几分流连忘返。

两个月后成片连绵起伏的芦苇海就会出现在湖边,密不透风墨绿色的苇叶相互交织,手挽手肩并肩一起抵抗夏天暴风雨的突然侵袭。这时候的苇叶肥厚嫩滑,用来包粽子是再好不过了,所以每当端午节来临前,附近的人们就会成群结伴光顾芦苇荡采摘苇叶。那宽宽的细细长长的叶片,包出了岸边农人对生活的热情,也包出她们对人生充满了的感谢。

每当秋风送爽的季节来临时,芦苇的叶子慢慢地变黄了,苇秆也随着变成金黄色,苇樱花伴随着秋风的吹动,仿佛更加风姿卓越。它们迎风飘动着婀娜多姿的线条,白灿灿的苇花垂露结霜,让你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高雅,让你忆起伊人在水一方的风韵。

冬天来了,苇秆笔直的挺立在那里,等待着送给人类的惊喜。这时候的苇秆呈现出一片金黄,秆身会被人们收割后制作成席子折子等各类生活用品。苇花则随风飘散着,象杨絮满天慢飞,也象瑞雪缤纷起舞。它们自由自在地满世界飞,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归宿,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以往岁月中记记深处对芦苇刻骨铭心的热爱,随着时代的变迁,洪泽湖整体资源一度因人为因素,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芦苇滩涂大面积的消失不见。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出现,二零二零年十月十日开始的十年湖区治理,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的蓝图。再见到那宛在水中央泛舟的惊喜,再见到那天水一色的高贵,真的是不会再遥远了。

责任编辑:贾建明 诸纪红
发稿编辑:第一流

  排版编辑:乔雨生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沉  歌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  第一流
期刊执行主编    施静云
平台主编 丁  村
平台编辑部主任  赵 成
排版工作室主任  东风破
                副主任  余 萍
心梦空间组长  东风破 (微信fly526570998
乡土诗人、唐宋余韵组长  吴有庆(微信w13976731900)
乡土作家、乡土情缘组长  余    萍(微信fish20169118)
会员推介、乡土情怀组长 赵成(微信chifengzhaocheng)
小说园地组 金莲玉(邮箱1061606121@qq.com)
同题诗组长  刘金龙(微信ljl52613) 
征文组长 第一流(微信13601742490)
编 委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皇  甫   潘政祥   
           袁晓燕   姜盛武  林晚同
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