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梅峰:小儿病通治方】1

 昊晟堂 2024-06-27 发布于山东

名医郭梅峰小儿方

紫薇医道学堂 2022-10-05 12:42 河南

广东名医郭梅峰,一生行医72年。专于小儿,用药别有特色。现存有《梅峰医学》。
小儿方是作者的心血之作。现摘录出来,与大家分赏。
我及我师对小儿常见病,如用西药搞不定的,多用此方。以发热性疾病多用。
本方甘甜可口,容易入口,小儿好吃。也是其特点。
组成:莲子肉(去芯)9粒,生谷芽9克,扁豆花5克,蝉蜕(去头足)5克,小甘草2克。清水一碗,浸过药面,煎至一杯喂服或炖服。
分量当随年龄及病情而异。
小儿方解:小儿稚阴稚阳,调治当重保养,而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故一般宜清养不宜温补,清养者首推莲子,《药性赋》谓'能补中养神除百病,故用之。小儿起病多属风惊食滞,诸花皆散,故选芳香平正之扁豆花以疏散风邪,蝉蜕定惊,谷芽消滞,甘草和中,合成此健脾消导芳香清解,甘淡平调之剂。
临床运用:若问小儿之病多何类,不外风惊食滞与脾虚。由于小儿方是按小儿基本病理组成的。故小儿的各种病证都可以此方加减运用(若新生儿或婴幼儿之一般轻证,直可单独使用。)故又名《小儿百病方》。

加减:

感冒:风热加葛花,杭菊,绵陈,风寒加苏梗,茉莉花。
发热:一般发热加苇茎,白薇草,高热加石膏,牛黄,日服多次,不退加环钗,久热用糯稻根。
咳嗽:加北杏,热咳加瓜蒌皮,苇茎,寒咳,加款冬花,苏梗。
喘证:加柿蒂,痰热合千金苇茎汤,川贝,橙汁,体虚加柏子仁。
鹅口疮:加土茯苓,公英。
呕吐:热滞加葛花,苇茎,麦芽,风寒呕加苏梗,川朴花。
泄泻:湿热泻加绵陈,生苡仁,泻多加石榴皮,虚寒合理中汤。
腹痛:加白芍,热滞加大腹皮,鸡旦花,虫痛加乌梅,槟榔。
惊风:急惊加羚羊角,牛黄紫雪,慢惊合四君僵蚕。
汗证:去南豆花,蝉蜕之散,加麦芽,大枣,牡蛎,糯稻根。
麻疹,烂喉痧:气分加花粉,苇茎,营分加茅根,生地。
水豆:加公英,土茯苓。
腮腺炎:加公英,花粉。
虫证:加使君,槟榔。
夜啼:加勾藤,像牙丝。
积滞:加麦芽,芒核。
黄疸:加绵陈,大豆卷。
便秘:去莲子,加冬瓜子,草决明。
暑疖:加银花,花粉。
脾虚血弱:加乌豆衣,红枣,黄精。

本方的特点与优点:
1、药味甘平,合小儿喜甘之性,小儿喜饮,又能解决问题。可免打针之产痛哭吵闹,避免一般药物之苦寒伤脾。
2、药性轻清,绝无副作用。服后不损病人之元气。避免了很多医源性疾病。
3、注重健脾,服本方愈后,无后遗证,较易恢复体力和胃口。
此方曾被定为广州市中医院协定处方。

郭氏小儿病通治方处方:莲子肉(去心)、生谷芽各8克,白扁豆花、蝉蜕(去头足)各3克,甘草1克。加减:1、感冒:风热加葛花、杭菊花、绵茵陈;风寒加苏梗、茉莉花。 2、发热:一般发热加芦根、白薇;高热用石膏、牛黄,口服数次;热不退加小环钗;久热加糯稻根。 3、咳嗽:加北杏仁;热咳加瓜蒌皮、芦根;寒咳加款冬花、苏梗。 4、喘证:加柿蒂;痰热合千金苇茎汤、川贝母、橙汁。 5、鹅口疮:加土茯苓、蒲公英。 6、呕吐:热滞呕加葛花、苇茎、麦芽;风寒呕加苏梗、川朴花。 7、泄泻:湿热加绵茵陈、生苡仁;泻多用石榴皮;虚寒合理中汤。 8、腹痛:加白芍,热滞加大腹皮、鸡蛋花;虫痛加乌梅、槟榔。 9、惊风:急惊加羚羊角、竹叶、牛黄、紫雪丹;慢惊合四君子汤、僵蚕。 10、汗证:去南豆花、蝉蜕之散,加麦芽、大枣、牡蛎、糯稻根。 11、麻疹、烂喉痧:气分加花粉、苇茎;营分加白茅根、生地。 12、水痘:加蒲公英、土茯苓。 13、痄腮:加蒲公英、花粉。【痄腮也叫大头瘟、腮腺炎】 14、虫证:加使君子、槟榔。 15、夜啼:加象牙丝、白芍。 16、积滞:加麦芽、芒果核。 17、黄疸:加绵茵陈、大豆黄卷。 18、便秘:去莲子,加冬瓜仁、草决明。 19、暑疖:加银花、花粉。【暑疖也叫火疖子、疖疮】 20、脾虚血弱:加乌豆衣、红枣、黄精。服法:上药加清水一碗浸过药面,煮取一杯喂服或炖服。份量随年龄及病情而异。例一:痰热喘咳(急性气管炎) 黄×,男,7岁,1985年10月14日来诊。 咳嗽一周,气促二日,伴下肢痛。在某院诊为支气管炎,治疗未效,转我诊治。 喘前曾食牛肉干燥热之品,现症呈急性病容,呼吸促,40次/分,体温37.8℃,舌鲜红,苔白,脉数。心率120次/分,心律整,双肺可闻喘鸣音及水泡音,下肢无异常发现,肌肤发热,喘而汗出。 此乃肺经痰热闭阻喘证。即服人工牛黄末0.5克清其痰热,再疏“小儿方”加苇茎、生苡仁各10克,花粉9克,钩藤5克,绵茵陈、川贝母各8克,白薇3克,生石膏12克,即煎好冲橙汁一匙服,留渣再煎服,一剂后喘定,二剂热退。心率转为80次/分,次日双肺听诊已正常,再服“小儿方”加苡仁、桑枝,下肢痛亦除,乃愈。 此案乃千金苇茎汤证也,而又用“小儿方”谷芽、莲子,岂非蛇足? 非也,因脾为生痰之源,故用之,以求其本。 例二:双乳蛾(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 黎××,女,6岁,门诊号31175。 1985年12月26日来诊。昨起发热,咽痛、纳呆,经某医院诊为急性扁桃腺炎。因怕打针乃来诊。现体温40℃,双侧扁桃腺中度红肿,右侧且有脓点,伴有口腔溃疡,舌红,脉数,未见皮疹。 此症诚系胃热上蒸乳蛾证,即用紫雪丹二分冲服,以“小儿方”加石膏、浙贝母各9克,苇茎12克,白薇草4.5克。 二诊:体温37.9℃,欲吐,上方去石膏加葛花3克。三诊热退而咳,“小儿方”加冬瓜仁乃愈。 此例高热,又何以用“小儿方”之谷芽、莲子肉? 郭老认为:“肝胆为发温之源,脾胃为成温之薮”,故用谷芽清廪,莲子则防石膏之过凉伤脾,正如白虎汤中用粳米之意。 例三:麻疹合并肺炎 梁××,女,3岁,1982年3月12日来诊。 发热六天,疹出二天。病儿六天前起发热、咳嗽,经注射“针剂”热退而又起,昨夜且有乱语,始见皮疹,今壮热咳嗽喘渴,呕吐所食,小便黄,大便溏。无麻疹病史,麻疹预防接种史不详,有麻疹接触史。 查:体温39.3℃,麻疹已出至手心及*部,疹色鲜红,口腔粘膜疏松,舌微绛、苔黄白,喉核红肿,脉数,双肺可闻干湿啰音,胸部透视有肺炎X线征报告。 诊断已经明确,动员入院,家人不同意,要求我给以治疗处理,即肌注苦木注射剂一次,冲服人工牛黄末0.25克,煎剂以“小儿方”加生石膏、芦根各9克,白薇3克,以清热;小生地8克,白茅根12克以凉血,瓜蒌皮、川贝母各6克,北杏仁(去尖)1.5克以止咳平喘,日二剂并复查。 次日,体温降至38℃,而呕吐蛔虫,乃加葛花3克以清热止呕,仍日二剂,只作以上处理,未用过其他药物。 3月15日体温已正常,索饮食,肺部啰音减少,唯咳嗽,便溏,再以“小儿方”加鲜橙一个(榨汁冲服),生苡仁9克,调理善后,症状、体征消失而愈。 郭老认为:“麻疹之因,虽由外邪而起,而其内因颇热,且其热在血分,不可以苦寒再伤其气;惟其内因重于外邪,故又不可以表散药燥之,使表从里化,而为伤阴重症,但以甘凉芳香透解之”,此症遵此而愈。

说明:
1、本方见广州市中医医院杨干潜《运用名医郭梅峰“小儿方”的体会》一文(载《新中医》1986年第八期)
2、本方是根据广东省著名中医前辈郭梅峰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曾被定为广州市中医院协定处方。

3、杨氏以本方治小儿病数以万计,对一般小儿常见病证,甚至一些较急证候,均能收到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