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语录100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杉乡文书阁 2024-06-27 发布于贵州

1.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篇》

【译文】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他。

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计篇》

【译文】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做不能打;要打,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

3.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孙子兵法·计篇》

【译文】给敌人以小利,去引诱它;迫使敌人混乱,然后攻取它。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免决战。

4.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篇》

【译文】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或没有意料时就采取行动。

5.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所以,在实际作战中:我军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

6.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译文】遇到情况危急,已无退路的险要关头,可把军队投到死亡线上,士兵如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须背水一战,拼死搏斗,这样反而能转败为胜。

7.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译文】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必开战就能降服敌人,使敌屈服,这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8.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

【译文】能成就大事的人,一定会把江山,百姓管理的井井有条,对国家对人民有害的一定会受到惩罚。

9.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bì)颜色。—— 《墨子·尚贤中》

【译文】不袒护自己的父兄,对有钱有势的人不讲私情,不宠爱女色。

10.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

【译文】顺从天意的人,同时都相爱,交互都得利,必定会得到赏赐;违反天意的人,分别都相恶,交互都残害,必定会得到惩罚。

11.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墨子》

【译文】作为君主管理政事,能得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能治理好,得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会发生动乱。

12.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译文】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

13.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墨子》

【译文】什么都要礼让是不可以的,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4.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

【译文】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别人来当镜子。用水当镜子可以看到的是容貌,而用人当镜子则可以知道对错。

15.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墨子·修身》

【译文】源头浑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译文】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17.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济公活佛》

【译文】人如果做善事,虽然并没有看到福分来临,但是灾祸却已经远离你了;人如果做坏事,虽然还没有看到灾祸到来,但是福分却已经早已远离你。

18.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

【译文】上下齐心,就可以达成愿望。

19.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金刚经》

【译文】意思是一个微小的物体中,却包含着尘世的因果。自然便是最美的,也是至始至终贯穿宇宙的。

2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译文】不用圆轨和直角尺就画不出圆形和方形,用来比喻没有规章制度就使人无所遵循,就办不成事情。

2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译文】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不做善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2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

【译文】我德行卑微但是位置却很尊崇,智慧渺小而需要谋划的事情却重大,力量弱小但责任重大。(我)实在是不能胜任这差事啊。

2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译文】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

2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文】看见善良的东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的东西,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坏别人的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正相反,专门坏别人的事。

2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文】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

2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文】君子胸怀博学伟才,等待时机,一展宏图。

2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训学斋规》

【译文】读书时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2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

3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好药大多是苦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自身的缺点。

3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译文】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3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

【译文】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

33.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译文】祸患常常潜伏于微小的事物当中,并且智勇常因自己过于溺爱的东西而受的阻碍。

34.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译文】要知道是不是真玉,要烧三天才知道;要分辨是不是人才,需要七年的时间。是指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译文】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3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执行。

3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3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3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比喻很有才智的人无需上阵,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战略部署,就能够让事情获得成功 。

4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译文】父母健在,不要出远门,即使要出去,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好动,仁德者好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4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译文】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44.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菜根谭》

【译文】一个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择善固执的态度,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诱惑。

45.谦虚受益,满盈招损。——《菜根谭》

【译文】谦虚得到益处,自满招致损失。告诫人们要谦虚。

46.君子之道,辟如行远而自迩,辟如登高而必自卑。——《中庸》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

47.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菜根谭》

【译文】不思考为后世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他即使能活到百岁,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过一天一样。

48.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菜根谭》

【译文】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当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时期,待人接物就应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应宽严互用。

49.德在人先,利居人后。——《菜根谭》

【译文】进德修业不要落在他人之后,追逐功名利禄不要抢在他人之先。

50.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菜根谭》

【译文】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1.道者应有木石之心,明相须具云水趣。——《菜根谭》

【译文】增进德行,修养心性,要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济助世人,治理邦国,要有一种云水僧的淡泊胸怀。

52.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菜根谭》

【译文】施恩惠给人,不能因而在内心感到得意,也不能对人显扬,这样虽先付出一斗小米也可以受到万钟的果报;用物品救助别人,要计较着自己的付出,要求别人的回报,这样虽付出百镒的黄金也难以成就一点儿功德。

5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译文】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5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译文】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5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文】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对他人以善心相待。

56.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得不得了,很快那些说好听话的、损害你的朋友就会来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远离你了。

5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白居易

【译文】说真话的人没有罪过,而听到的人足以引起警惕。

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5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译文】用来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6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6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译文】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6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译文】比喻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6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和麻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6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6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译文】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6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6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译文】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6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69.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译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70.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译文】写出来的文章,一读再读,词句间如果发现仍有可以删削的,这就足见还有疏忽之处,应该再来刻意删削,把累赘的词语删削得干干净净。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译文】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7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庄子》

【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得交往甜的像甜酒一样。

7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7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译文】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7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译文】读书的方法在于循序渐进(就是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的意思)。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76.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周易》

【译文】君子是不乱说话,而且注意饮食习惯的。

77.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周易》

【译文】 君子要多记取前贤的言论,往圣的事迹,用来蓄聚美好品德。

78.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周易》

【译文】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7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80.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道德经》

【译文】贵的东西是由贱的东西为根本而来,高的东西是以低的东西为基础的。

8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8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译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8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译文】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84.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译文】你想要得到什么,必须先要付出什么。

8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译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8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译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8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文】早晨明白了道理,那怕晚上就死去,也没有遗憾的。

8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8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译文】到达目的地之路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时机探索而行。

90.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译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9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译文】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能够生存,在安居乐业的情况下反而会灭亡。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93.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杜甫《忆昔》

【译文】色泽上好的稻米和洁净的小米,堆满了官府和大户人家的粮仓。反映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景象。

9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译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

95.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译文】万物各自得到了和气而生成,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

96.俱怀逸兴壮思飞,遇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译文】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97.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译文】个人修养没有比孝敬父母更重要的了,治理国家没有比大公无私更重要的了。

9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译文】在天下设立好法制,天下就会太平;在一国制定好法制,一国就会太平。

9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100.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的《侠客行》

【译文】三杯过后就说出肯定的承诺,五岳在他的承诺面前都显得分量不足。说的是“诚信”分量比大山还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