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狂六首古诗,大声读出来才够味

 飞花诗话 2024-06-27 发布于陕西
前路漫漫,诗词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飞花君。

分享史上最疏狂的六首古诗,大声读出来才够味。

登科后
孟郊〔唐代〕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他进士及第之后。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变,也展现了他此时的心情与感受。

“昔日龌龊不足夸”,这里的“龌龊”可以理解为过去生活的困顿、不得志的状态,或者是自己曾经经历的种种不如意和艰辛。诗人用“不足夸”三字,表达了对过去那些艰难岁月的轻描淡写,似乎已经看淡了一切,不再为此感到自豪或自卑。

“今朝放荡思无涯”,这里的“放荡”并非贬义,而是指诗人此刻的自由、无拘无束的心情。他中了进士,意味着从此踏入了仕途,可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无边无际,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春风得意马蹄疾”,这句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此刻的心情。他骑着马,在春风中疾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这里的“春风得意”既指春天的景色美好,也暗喻他此刻的心情愉快、得意洋洋。而“马蹄疾”则进一步突出了他此刻的兴奋和急切,想要尽快地欣赏和享受这美好的一切。

最后一句“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诗人用“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形容自己此刻的豪情壮志,似乎想要用一天的时间就看尽长安的繁华和美丽。这不仅表达了他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也展现了他此刻的豪迈和激情。

剑客
贾岛〔唐代〕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一种警顽立懦的激昂之气,有力地鼓舞着人们匡扶正义和除去不平。

“十年磨一剑”,此句是诗中关键。磨剑,一磨就是十年,可见其剑非比寻常,显示出铸剑者的气定神闲与不凡心志。而此剑是何目的而出?是为了“不平事”。“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两句是说:今天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贾岛诗思奇僻,他的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首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由于这首诗是借咏剑以寄托理想,所以通篇写剑,不粘带一个剑字,而剑的形象却鲜明突出。全诗语言平易,用典贴切,无矫揉造作之嫌,颇得自然之美。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题菊花
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托物言志,借物抒怀,通过描写菊花在秋天西风中孤傲冷艳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强不屈、独立自主的品性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飒飒西风满院栽”,描绘了西风飒飒,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这里用“西风”来象征秋天,用“满院栽”来突出菊花的繁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一个充满萧瑟、凄凉之气的时代。

“蕊寒香冷蝶难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品性。菊花的花蕊在寒冷中散发着清香,但由于天气寒冷,连蝴蝶都难以飞来采蜜。这里用“蕊寒香冷”来形容菊花的孤傲和冷艳,同时也用“蝶难来”来暗示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想象自己若能成为掌管春天的青帝,将会让菊花与桃花在同一时间开放。这里用“青帝”来借指掌管春天的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般温暖、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精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冷漠、无情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题菊花》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强不屈、独立自主的品性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和激情,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之一。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在科举考试失利后所写,借咏菊以抒怀,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待到秋来九月八”,点明了菊花开放的时间。黄巢巧妙地选择“九月八”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重阳节的前一天,也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他以此暗示自己虽然暂时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但就像菊花一样,终将在适当的时候绽放。

“我花开后百花杀”,进一步突出了菊花的独特性和霸气。黄巢用“百花杀”来形容菊花盛开后的景象,既表达了菊花傲视群芳的气魄,也暗示了其他花卉在菊花面前的黯然失色。同时,这也象征着他自己虽然暂时处于低谷,但一旦崛起,必将让其他势力无法匹敌。

后两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黄巢对菊花盛开景象的生动描绘。他想象着菊花盛开时,香气冲天,弥漫整个长安城,整个城市都披上了金色的铠甲。这里,“冲天香阵”形容菊花的香气浓烈,仿佛能够直冲云霄;“黄金甲”则形容菊花的颜色金黄,如同战士的铠甲一般。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菊花盛开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黄巢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练,气势磅礴,表达了黄巢的雄心壮志和反抗精神。他以菊花自喻,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傲然独立的品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将要在未来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为黄巢的农民起义事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侠客行(节选)
李白〔唐代〕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节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段诗描绘了侠客的高超武艺和洒脱不羁的性格。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侠客的超凡武艺和决绝果敢。在短短十步之内,侠客便能斩杀一人,其武功之高强,令人咋舌。而“千里不留行”则进一步强调了侠客的行动迅速,来去如风,不留痕迹。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侠客高超的武艺,也突出了他们行动时的决绝和果断。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侠客完成任务后的洒脱和低调。一旦事情完成,侠客便拂衣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不追求名利,不张扬自己的功绩,而是选择深藏身与名,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这种低调和洒脱,是侠客独有的气质和风度。

整首诗通过对侠客武艺和性格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高洁的品质和非凡的才能。他们不仅拥有高超的武艺,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性格。他们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却不求回报,不图名利。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侠客形象的理想化追求和赞美。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自身的性格和追求。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有着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崇尚个性,追求真理,对于名利和权位并不看重。他的这种精神风貌,与侠客的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他在这首诗中借侠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真理的追求和向往。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唐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和他们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首先描绘了一幅广袤而苍凉的边塞景象。青海湖上空的乌云低垂,连绵的雪山在云层的遮蔽下显得昏暗。在这广袤的边塞上,有一座孤城,它孤独地矗立着,远远地望着玉门关的方向。这里的“孤城”和“遥望”两个词,不仅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孤寂,也表达了将士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于边疆安全的责任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则进一步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决心。他们身着金甲,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经过无数次的战斗,连金甲都被磨穿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他们誓言,如果不打败楼兰(这里指边疆的敌人),就绝不回家。这种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是边塞将士们的真实写照,也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将士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于边疆稳定的期望。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喜欢。岁月静好,愿你历经沧桑,千帆过尽,心里依然住着那个少年,青春不老,诗心依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