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找寻材料联系 提炼最佳立意——谈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之审题应对策略

 一中大语文 2024-06-27 发布于福建
多则材料型作文,是指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综合这些材料立意进行写作的作文。

材料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关键词组合型

例:(2017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人物事迹组合型

例:(2009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观点认知组合型

(1)由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组合而成
例1:(2017年全国2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2:(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3:(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当代领导人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由口号标语组合而成
例:(2018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由对同一概念(现象)的不同理解组合而成
例:(2022年天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由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主张组合而成

例1:(2019年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2:(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另外,多则材料的组合,从形式上,还可以文字+图表、文字+漫画、漫画+漫画。

多则材料,不管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不管是文字材料,还是漫画材料,能组合在一起,之间一定存在某种逻辑联系,所以,首先都必须先读懂各则材料的内涵,然后将各则材料进行对照分析,或者求同综合,即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话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或者求异比较,即看这几则材料有哪些不同点,进而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炼出中心论点,最后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写作。

同中求同找主旨

对内涵相同的材料,可以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

例:(2009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却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人物  相同点1相同点2相同点3提炼观点
道尔顿他感到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偶然的发现,若能抓住不放,深入思考和探索,必将带来个人的成功,进而造福社会。
安藤百福看到
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乔利他却发现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小结:“发现”都很偶然小结:抓住不放,深入探索小结:个人成功,造福社会

  

同中求异找主旨

例1:(2009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同上)

【审题指导】

人物  相同点1相同点2相同点3相异点1相异点2提炼观点
道尔顿他感到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科学家医学理论1.不管什么行业,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若能抓住偶然的发现不放,深入思考和探索,必将带来个人的成功,进而 造 福 社会2.“成功”的眷顾不分身份高低职业贵贱,它只要你抓住偶然的发现不放,并且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
安藤百福看到
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破产商人食品行业
乔利他却发现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家务杂工洗衣技术

小结:“发现”都很偶然小结:抓住不放,深入探索小结:个人成功,造福社会小结:身份不同小结:行业不同

 

例2:(2018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时间地点理念提炼观点
 一
1981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①理念的变化反应着时代的变化;
②发展要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二
2005浙江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2017雄安新区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小结:不同小结:不同小结:不同


异中求同找主旨

相异的材料,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例1:(2018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时间地点理念目的相同提炼观点
 一
1981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未来的奋斗理想和事业没变。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青年要不忘初心,勇担历史使命,迎接时代的挑战:②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定位不同,任务不同,但初心不变。
 二
2005浙江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2017雄安新区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小结:不同小结:不同小结:不同

例2:(2017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材料由独立的十二个关键词构成,涵盖了很多门类,写作前,要先将十二个关键词归类。

经济:一带一路(重在联通)、长城(长城两边形成互市)、移动支付(便捷提速)

文化:广场舞(下里巴人)、京剧(阳春白雪)、大熊猫(常充当和平使者)

民生:美丽乡村、空气污染、中华美食、食品安全、移动支付

科技:高铁、移动支付

环保:美丽乡村、空气污染

出行:高铁、共享单车

然后,找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速发展的科技中国

京剧、广场舞——文化多元的的中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敢于正视问题的注重民生的负责任中国

一带一路、高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科技中国

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有能力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中国(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移动支付又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和支持)

大熊猫、长城、京剧、中华美食——有魅力的中国

美丽乡村、空气污染、中华美食、食品安全、移动支付——以人为本的中国(住得好、吃得好而安全、方便快捷)

互补叠加求主旨

有些材料对同一个问题,看法不同,但不存在是非、好坏、优劣问题,看法都正确,但又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若将其叠加,让其互为补充,就能提炼出科学合理全面的观点。
例1:(2018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
材料一,抓好“时间”和“效率”谋求发展;
材料二,“发展”要保护生态,谋求绿色发展;
材料三,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我们这一代人”,该如何走长征路?
叠加材料,得出立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惜时提效,更要保护环境。

例2:(2019年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两段材料包含两种看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其实是每一位优秀作家写作时都应该考虑的。如果选边站队,观点都有失偏颇,将其互补叠加,可以组成并列关系(作家写作时心里既要装着读者,又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或递进关系(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更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若一味“装着读者”,“作品”可能会因应合而走入庸俗,不能实现文学对读者的精神引领目的)。
引导语“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中“作家”“读者”“作品”都被加了引号,都有特定的含义,“作家”指创造生活的人,“读者”指与“创造生活的人”有关联的其他人,可见,写作任务不是去讨论作家们的问题,而是由作家处理自己与读者的关系说开去。所以,这个作文看起简单,如果没注意引导语中的引号,那就妥妥地走偏了。由此可见,材料是用来启发你思考的:
你作为创造生活的“作家”,你在创作你的生活作品时,该如何处理与你相关的“读者”(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关系?
也就是要思考“我”的生活与他人(外部世界、大环境)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思考自己追求理想生活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写作的核心任务。
由材料启发,可以得出恰当立意,如:
①“作家”心里应该装着“读者”,但更要有真实的自己;
②笃守自己,莫被“读者”左右;
③“作家”和“读者”共写一本“作品”,共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例3:(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从引导语“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之“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可知,命题人并没有简单否定任何一种取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其妙,各有千秋。所以,写作时对于三种创作方式,可以比较权衡,但不可简单否定任何一种,而是要分析三种做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是成人成事的三个阶段,直接移用是继承,借鉴化用是发展,根据情境独创是创新。
当然,写作时,可偏重一个方面来谈,例如:直接移用是一种传承,更简单更有实效;借鉴化用则既有传承又有变化,是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根据情境独创彰显的是一种客观务实和创新的精神。可以立意:①继承、发展,创新须因时、因地、因事制宜。②于继承中发展,于借鉴中创新。③继承创新,与时偕行。④复兴之路,继承创新。

遵从逻辑求主旨

例1:(2017年全国2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1.读懂六个名句各自内涵: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家爱乡。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自信。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付出、报答、贡献。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要“敢”,这是办法。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生成就期待,做最优秀“我”。
2.梳理六个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⑥成为“风流人物”——目标
①自强——成为“风流人物”的条件
③自信——自强条件
⑤敢于正视——辩证思考自信
④付出、报答、贡献——成为“风流人物”的办法
②思家爱乡——成为“风流人物”的精神动力
思维导图如下:

6——2

        1——3——5

       4



总之,对于多则材料作文,不管什么组合形式,都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找到材料间的关系,从“关系”出发,才能提出最符合出题人意图的立意。

作文指导: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