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产为本视角下,“五社联动”社区公益项目实践探索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4-06-27 发布于广东
“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的专业行动理念之一,该理念关注环境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专业服务开展的影响。

对于社工来说,兜底服务对象的情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需求多元,二是满足需求的资源有限。而在社区资源情境呈现资源丰富但动员不足的特点,如何打破困境,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对接,始终是社工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社区互撑公益项目为例,探讨在不同情境之中,如何发挥五社联动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因素,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破解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介入策略


社区发展理论:1993年,Kretzmann与McKnight提出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

该理论模式有三个重要特征:资产为本、内在取向、关系驱动。学者周晨虹认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是一种以内生发展为核心的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强调以社区资产为出发点,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社区内所有资源与关键力量,发挥社区组织和机构的主导作用。”

该模式的提出为社区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模式指导下,双百社工以社工点为枢纽,建立片区资源库,透过陈村慈善会设立专属的捐赠账户,积极联合顺德区本土基金会、接受慈善捐赠,同时联动在地社工机构、群团组织和居民志愿组织等,逐步完善社工站(点)慈善资源与公益项目的储备库,积极打破困弱群体与资源供给方的信息壁垒;并以志愿服务体系来支撑站(点)服务的大范围覆盖,促进多元需求平衡。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二、服务实施


1、建立社区资源库——社区互撑联盟

在恒常的服务中,双百社工以社区走访形式,对每个社区的重要资源进行记录,初步建立起片区资源库。此外,结合公、检、法、司、团委、妇联等不同部门平时的服务活动,将相关的合作方也慢慢纳入片区的资源库中,不断去填充资源库。

此外双百社工也积极延伸服务触角,联合本地企业、商家联合开展服务,鼓励企业可以与社工一同设计出适合受惠对象的活动及项目,让更多有需要的群众得到支援,探索“商业+慈善”的服务模式。

社区互撑联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社区互撑联盟是通过在社区内建立资源大联盟,以资产为本的理论为指导,整合社区内外企业、社会组织,用最大程度和最大效能帮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互撑联盟商家累计捐赠折合1万多元的物资支援社区防疫工作;

针对社区长者学习智能手机的需求,3月16日,陈村双百联合陈村镇赤花社区居委会、贝壳公益开展“老有所学,智享生活”老年人智能手机小组,由贝壳公益的讲师进行教学,让社区老人体会到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拉近老年人与科技之间的距离;

针对镇内困境妇女压力舒缓问题,2023年5月14日,陈村双百社工联动美力恒运动城陈村店开展“瑜”见自己,“伽”倍放松--母亲节瑜伽公益课堂,帮助困境母亲学习舒缓压力方法。



2、善用社区内部力量——社区互撑闲置物资捐赠计划

双百社工在恒常走访中发现,社区居民常有闲置物资待处理,在新式小区中尤为常见,同时本地企业亦有捐赠意向,为此,双百社工设立社区互撑闲置物资捐赠计划,将需求情况以微心愿清单的形式呈现,向社区居民、企业发出捐赠倡议,透过捐赠闲置物品、产品或服务,帮扶社区困弱群体。

2023年2月,社工在恒常入户的过程中发现低保家庭儿童澄澄没有自己的书桌,一直在低矮的饭桌上写作业,缺乏基本的学习用具。

为此,双百社工向社区发出倡议,3月5日,双百社工为低保家庭儿童澄澄链接到一张八成新的儿童书桌,并联动社区志愿者将书桌配送到澄澄家中,解决了澄澄一直在低矮的饭桌上写作业的困境,进一步改善澄澄的学习环境。

针对辖区困难家庭的失能长者、残疾人长期需要成人纸尿片的需求,2023年7月28日,双百社工发出捐赠呼吁,希望为辖区内的失能长者、残疾人链接失禁护理用品。

7月31日,广东佰分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向陈村镇社工站捐赠15箱成人失禁护理用品,包括成人纸尿裤、护垫等,累计折合人民币5000元。

这批物资的到来,为辖区内失能长者和残疾人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3、强化与陈村慈善会的合作——社区有爱│关爱困难群众爱心慰问活动项目

双百社工深知自身力量有限,需要携手更多其他资源共同为服务对象谋福祉。

而陈村慈善会作为镇内慈善枢纽平台,拥有丰富的慈善资源,其力量不容忽视。

为此,一方面,双百社工与陈村慈善会保持良好沟通合作机制,贴合陈村慈善会现有的资源与服务,针对镇内困群群众设计出“社区有爱│关爱困难群众爱心慰问活动项目”,透过恒常化开展爱心慰问活动,为辖区内困难群众送上必要的生活物资,目前累计惠及社区困难群众及边缘群体537人次,折合人民币150434.4元;

另一方面,为确保慈善募捐的合法性和常态化,同时增加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陈村双百社工透过陈村慈善会设立“陈村双百筑梦行动”项目,并于9月22日在慈链公益上线,借助慈链公益,用于跟踪和管理慈善捐款的使用情况,增加“陈村双百筑梦行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持续造血,激化项目内生力——社区互撑融爱公益市集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互撑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年9月22-23日,陈村双百社工广泛联动镇内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商家资源共同打造“社区互撑融爱公益市集”活动,该项目得到陈村镇志愿者联合会1000元的项目资金支持,透过开展公益市集,累计募集善款1768元。

活动同时得到珠江商报、绿色陈村、花香陈村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服务反思


透过联动多方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辖区困弱群众的需求,促进多元需求平衡。

在资产为本的视角下,社工对于五社联动的机制有了更多的体会,尽管五社联动的理想状态是社区与社工嵌合联动其他主体,但是在实际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

为此,社工应先联动能联动的要素,通过持续行动,以创造条件实现“五社”联动。

在社区互撑项目当中,社工也多次尝试融合商业元素设计服务,如联合商家设计服务,或在市集中运用商业技巧。

例如发放代金券、招募有一定资质的商家等,降低活动成本,实现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产出。当然也需要注重商业和公益的平衡和融合,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弱化公益目标的情况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