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实人容易被小人暗算,牢记鬼谷子的这句忠告,助你人生少走弯路!

 新用户77073641 2024-06-27 发布于辽宁

人在职场,你有过被同事暗算的经历吗。或许,你曾天真的以为,只要做个善良的人,不争不抢,就能享受岁月静好的人生了。

结果,天总不遂人愿,一切都不过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你的弱小就是原罪,因为你的存在,就是矛盾的导火索。

曾几何时,鬼谷道阿信跟你想的是一样的。我只想把工作做好,不希望卷入职场斗争里。即便,被领导针对,我也选择逆来顺受。可事实证明,职场人想置身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许,你想不通原因。那让我们打开纵横家典籍《战国策》,看看职场人陈轸的不幸遭遇吧。


所谓人往高处走。因此人们在找工作时,大多想找个大公司。所以,陈轸自然选择了秦国。随即,他的噩梦也开始了。因为,他的领导是纵横家张仪。虽然,张仪是鬼谷子的徒弟。但是,阿信还是愿意称他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善恶,去批判任何一个职场人,大家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混口饭吃。就如,我们可以不喜欢张仪,却不能说他是坏人。

毕竟,从古至今,职场总是会存在内卷的现象。陈轸的运气很不好,他遇到了张仪。他跟你我一样,以为只要做好份内事,做好业绩,就能在秦国站住脚,就能升职加薪。

其实,真的很难。因为,一个职场人的工作做的到底好不好,往往是由他的领导决定的。换言之,如果领导不喜欢你。即便,你把工作做的再好。你的领导只要在老板面前,说你一两句坏话。恐怕,你的升迁之路就停止了。

尤其是,当领导发现,你的存在可能会对他产生威胁时,那你的苦日子就开始了。甚至,你的能力越强,升迁就越慢。

比如,当陈轸展现出自己出色的业务能力时,作为他的领导,张仪就开始恐惧了。你可以唾骂张仪是小人,但换成是你,恐怕你也会这么做。因为,一旦陈轸冒尖了,那自己的饭碗可能就不稳了。

对于这种心理状态,鬼谷子称之为“不肖者,易惧”。意思并不难理解,小人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恐惧感。对此,儒家也说,小人长戚戚。作为职场人的陈轸,根本没做错什么。结果,还是被领导张仪针对了。

为了打压陈轸,张仪的手段也很朴素。那就是,在老板面前说陈轸的坏话。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批评张仪。因为,这并不是由张仪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属性决定的。看起来是偶然,其实是必然。

所以,业务能力出色的你,必然会被领导穿小鞋。


老话说的好,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是不错的,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必须是智者,才能停止谣言。

或许,你不认识陈轸。这没关系,你熟悉的“画蛇添足”的成语,就是他在游说时创作的。这个人跟范雎一样,都是战国时代杰出的纵横家。只不过,因为不是鬼谷子的徒弟,再加上苏秦和张仪名气太大,导致了知名度不高。但是,陈轸一定具有智者的素养。

关于张仪和陈轸两个人的矛盾,并不是阿信编撰出来的,司马迁说的很清楚。而且,这两人的智斗把阿信看的瞠目结舌。

或许,你会以为,陈轸入职秦国以后,才会被张仪针对的。如果这么想,就表明你不是智者,更是低估张仪了。其实,张仪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跟陈轸搞好关系。

从张仪听说,陈轸要入职秦国时,他就已经开始给陈轸下套了。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暗算陈轸的第一手,并不是,自己亲自出马。而是,让下面人去办。你是不是瞬间顿悟了。

没错,阿信曾经跟你一样,莫名其妙的,被同事针对,打小报告。过去,我还总反思,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其实,同事是经过领导授意的,人家就是故意,要给你一个下马威。

张仪做的更绝,让下属在秦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故意干扰秦王,对陈轸这个新人的判断。


其实,给老板打小报告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如果,打小报告时,说一个人的业务能力不行,只能说是一般水平。高端玩家不会这么做,因为在大公司里,大家的业务能力其实差的不会很多,只不过是缺一个机会而已。

所以,要学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他人不忠心。这一路打法,鬼谷子称为,戚言。也就是,说着忧戚的话,目的是为了获得他人的信任。

事后证明,如果说对了,就是大功一件。即便是说错了,那也是为老板进忠,里外不吃亏。同样,老板最担忧的,并不是员工能力不行。最怕的是,下属怀有二心,对自己不忠诚。懂了这一点,也不过是二般水平。只有低端玩家,才做选择题。高端玩家,是两者都用。

所以,张仪的第一手,是让下属去老板那里,预先埋雷,给秦王一定的心理暗示。接下来的好戏,就等着陈轸入职了。

陈轸是真的倒霉,他在秦国上岗后,办公室的凳子还没坐热。张仪就跑到秦王办公室里,亲自告黑状,也开始了第二手。他说,陈轸入职秦国以来,业务也没见起色,反倒是,总跟竞争对手楚国眉来眼去的,走的很近。

张仪真是下了狠手,又批评陈轸业务不行,又责备陈轸人品不好,吃里扒外。诸位听一句劝,如果你在职场上,碰到张仪这种小人的话,请务必准备好下家。人生是有限的,我们实在没必要,跟小人内耗下去。

当然了,阿信的选择是不走,继续跟领导周旋下去。虽然吃了很多苦头,却也增长了很多人生阅历。

有趣的是,陈轸跟我的选择是一样的,他并没有走。但是,又不可否认,张仪的第二手,确实是有效果的。秦王就亲自,去质问陈轸。

见老板怒气冲冲而来,陈轸知道自己被暗算了。不过,他毕竟是个纵横家,岂能轻易被击败。所以,他跟秦王说,张仪说的没错,楚王确实邀请自己去入职。自己也确实有认真思考过。这件事不仅张仪知道,连路人甲都知道。

但是,陈轸的话锋一转。大王,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件事。张仪说我不忠诚,假设他说的是真话。你觉得楚王会,邀请一个,对老板不忠心的人,去楚国入职吗。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我忠不忠心的问题,而是大王相不相信我忠心的问题。

陈轸果然是高手,他并没有自证清白,这样只会越描越黑。他通过反向推导,成功说服了秦王。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你会发现,陈轸始终,在证明自己的立场没问题,而不是能力没问题。

因为,对于职场人而言,立场和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鬼谷子有一招“重累术”,逻辑很简单。在使用谋略时,要懂得重复。如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重复,是洗脑的关键。

所以,张仪的第三手,就是重复第二手的打法。见秦王依然没把陈轸开除,于是,他接着告状,而且这一次,他精心设计了战术。

首先,是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自己是君子,不愿意跟陈轸当同事。其次,是说出陈轸背叛秦王的具体行为,把秦国的核心信息透露给了楚王。

这一下,真把秦王给惹毛了,开始怀疑陈轸了。所以,在跟陈轸对质时,秦王也开始不坦率了。他问陈轸,如果寡人让你选个下家,你会去楚国吗。陈轸的回答是,当然去楚国。

或许,张仪认为我不忠心。可是,如果我对大王不忠心,楚王怎么会容忍我的朝秦暮楚呢。我陈轸如果不忠于大王,楚国还要我做什么呢。如今,忠心的人将被人撵走,我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

一席话说完,秦王苦笑着,感慨,陈轸的口才果然出类拔萃。原话是,陈轸,天下之辩士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我说不过你,只是因为你的口才好。

表面上,秦王依然善待陈轸。但是,张仪的目的终于还是达成了。不久后,陈轸就从秦国离职了。那么,张仪就是绝对的赢家吗。

历史很有趣,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的张仪列传,其实记载了三个人的传记。分别是张仪、陈轸和公孙衍。有趣的是,从秦国离职后的陈轸,后来和公孙衍联合起来与张仪博弈,也让张仪吃了不少苦头。

其实,职场从来没有永远的输家,更没有永远的赢家。春风得意的张仪,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贵为秦相,一怒而天下惧。最终,也还是逃不过因果报应。他当年是怎么对待陈轸的。日后,他在秦国的老同事,樗里疾、甘茂和公孙衍,就会加倍还给他。

最终,张仪也被秦国辞退了,原因居然是,他被秦国的同事们,打小报告导致的,也算是报应了。或许,鬼谷子说的“世无常贵”,就是最好的注脚了。


相信诸位道友在职场上,肯定被别有用心的人针对过。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鬼谷道阿信觉得,我们可以跟陈轸先生学习,愿意留下,就要练就一副好口才,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懂得纵横捭阖。

如果不愿意留下,那就提前给自己找好下家,以防不测。其实,陈轸从来也没有说谎,他离开秦国以后,就径直去了楚国。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当然,鬼谷道阿信还是执着的建议,如果遇到像张仪那样的小人领导,还是趁早离开吧。

因为,人在职场要想走得稳、爬的高,就必须做好选择。要跟对人,选对平台,才能做对事,才能扶摇直上。正所谓,宁可拜错神,不要跟错人。

那么,职场人应该如何确定合作与分手的关系呢。关键,还是取决于自己的造诣。

关于“纵横”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鬼谷子》的“忤合篇”里。原话是,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意思是说,职场人在选择合作还是背叛时,就必须要做到“知己”和“知彼”两件事。要充分的忖度自己的才能与智慧,衡量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双方关系的亲近与疏远,分析双方彼此的差距以后,方能做到进退有余,方才可以纵横自如。

是的,人生虽然荆棘密布,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忤合,就没有白走的路。

图片

鬼谷信讲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