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一个方子,横扫心悸、心律不齐、早搏、房颤、骤停……

 太极本草888 2024-06-27 发布于河北

有一位老爷子,八十多岁,他说最近这个心老是跳几下停一下,有时候跳两三下停一下,有时候跳六七下停一下,以为得了什么大病,惶惶不可终日。

两千多年前,张仲景就创立了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疾病,叫炙甘草汤。西医说的心悸、心律不齐、早搏、房颤、骤停都可以用它来调理,所以说啊张仲景不愧为医圣,他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从桂枝汤到葛根汤,再到小柴胡汤,历经千年,到现在仍旧适用。

关于炙甘草汤,《伤寒论》原文是这么说的: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甘草(炙)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擘)10枚。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脉结代,心动悸?

首先说脉结代,张仲景这里说了两种脉,一种是结脉,一种是代脉。结脉就是你的脉不顺畅了,像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手摸上去,每隔一段距离就停顿一下,结结断断的;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

第一,你不是心血不足吗,那就帮你补足,让心得到滋养,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了。阿胶补血毋庸置疑,它可以走到心脏去,把心血补足。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心血不足,心气也会受伤。

心气虚的人听到大声容易受到惊吓,张仲景考虑得非常周全,他在这里用了人参直接补心气。

第三个,心血不足,要从血的源头补起。也就是要从脾胃补起,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啊,我们吃进去的水谷要靠脾胃运化成精微物质,然后上输到心和肺,奉心化赤,才能成为血。所以心脾同补,心血才能充足。

前面说了,心火旺,肺也会跟着热,热到后来排便会很困难,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虽然肠子有在走,但是因为热气灼伤津液,不够润滑,走的很慢,所以通大便很重要。

火麻仁一下去,肠道就像点了润滑油一样,排便就不会干干的,涩涩的。火麻仁润肠通便,慢慢地把肠道里的积滞排出去,把肠道清空。

提示:本文源于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生姜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生地黄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阿胶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麦门冬

【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入肺、胃、心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火麻仁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大枣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