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湿、饮、痰的区别

 花无缺3myj1j3d 2024-06-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之前讲过寒湿和湿热体质,这次要搞清楚痰饮体质,我又把老师的公益课顺脚听了一遍,耗费很多时间,现在以自己能理解的角度,记下一下笔记,以便甄别这里比较难的部分。今天先粗略说一下湿、饮、的区别,尤其对饮有一个新的认识。

图片从舌象上看,湿是厚腻苔满布于舌(下图右边);饮多见水滑舌(下图左边);而痰是在局部有厚腻苔。

图片

图片湿邪是无形的;痰饮是有形的,只是饮相对比痰流动性更大,但痰和饮也是可以全身到处都去的。

图片饮是清澈的,很少浓浊,跟痰不一样。虽然饮有时咳出来被叫“痰稀清澈”,像咳出来水一样,但它依然是饮。所以,饮的流动性强,常表现为跟体位有关。比如有人有睡觉时咳得厉害,白天坐着时却不怎么咳的现象。

图片昨天提到了“津液”的概念,那么从病机上看有“停津成饮,炼液为痰”的说法。也就是说,痰的相对浓稠是有火在里面的。所以治饮的原则就是要将饮变得流动起来,而治痰却是要先祛火。而不管治饮还是治痰,都还要兼顾气机

图片《金匮要略》中读到的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这里痰饮的实际意思是“淡淡的水饮”,这句话就是指清澈的水饮在肚子里叽里咕噜地游走在肠间。

图片从黄金昶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针灸肿瘤研究所负责人,著有《黄金昶肿瘤并发症诊治发微)讲痰、饮、湿这三种邪气用自然界中的“湿地”(生态系统)来解读:痰是“湿地中的有形“山丘,湿是土与水混在一起的“泥,而饮则表现为孤立存在的“湖泊也就是说饮证的另一个特点是孤立的,以他的经验来看,胸水和心包积液是孤立的,与器官分开的,这是饮邪的特点,而且治疗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

而且黄老师还给了治胸水的四个带“门的穴位来“开门逐饮”,这四个门是云门、期门、章门、京门。当用艾条对着这四个门来灸,尤其是期门穴,会对胸水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不能用拔气罐的方法,不仅没效,还会增加组织的水肿,这是临床验证的效果,当记下来使用。

最后,饮证的背后其实核心关联的脏腑是三焦腑,还有肺、脾、肾。提起肺、脾、肾可能相对熟悉一点,但是对三焦腑也就所谓的三焦膲膜,里面停了水饮之后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还是一个挺大的话题。

这时会用到一些“三焦辨证”的知识。三焦辨证在之前寒湿体质和湿热体质中已经有所涉及。比如,根据湿在三焦的位置的症状特点来辨别体质。再比如,湿热病的处理原则是先祛湿再去热。其实其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证的处理原则一定是祛邪再扶正。

所以,今天时间有限,而且还想回听一下老师《从三焦功能看体质调理大方向》这个课,那么我们后续再仔细写一下三焦辨证的应用痰饮体质的特点及调理方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