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高三家长说三句话

 新用户2356fYUI 2024-06-27 发布于浙江

跟高三家长说三句话

文/蔡朝阳

高考分数揭晓,我又收到了一些咨询,关于如何填报志愿,关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我其实有多年不关心了,问也白搭。我要是回答得专业,那张老师的钱就该我挣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咨询的问题其实还是跟10年前相差无几。我不由得有点担心,因为时代已经改变了,未来也已经改变了,而家长的观念还没有改变,这就会掉入一种刻舟求剑的困境。

眼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有一个明确地预判,就是:未来会怎样,没有人确切知道。所以前几年有个词,叫做“乌卡时代”,表示未来的混沌和未知。但随着AI的迅速发展,有些方向已经渐露端倪。

但是多数家长无视这一点,他们自己身上那种被训练的思维模式还在持续,至今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奇点就在眼前。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被训练的。训练一旦成功,就不会再自我怀疑:怀疑自我脑子里的东西,是如何进去的。

所以很多家长看待高考,还是30年前自己参加高考时的固有模式;看待孩子,也还是我们自己被上一辈养育的那种思维模式。

按照这种一板一眼,甚或刻舟求剑的方式去寻求孩子的未来,那么选择大学和专业,以及之后可能面对的处境,都会有很大的落差。客观上,现在家长看不到陷阱之所在,等问题凸显的时候,就会猝不及防。

关于高考,其实有一点是很明确的了,就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一考定终身,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因为面对急剧变动的未来,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变成一个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

前段时间,一度宣称要“土猪拱白菜”的张同学,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最近的自我反思,否定了自己的过去,但是未来会怎样,他也不清晰。这很正常,因为之前,他没有机会反思过。他被当做了那个学校的工具,实现一本率和985的工具,他脑子里的观念,也是被成人社会灌输进去的,作为受害者声嘶力竭还不自知。幸亏,他现在开始反思了。

几年前,我写过一个文,说,我们这代人的孩子,为什么不再刻苦学习了?因为他们这个时代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已经丰富了,不再需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但物质丰富了,孩子们为什么还是精神空虚?因为,人是唯一的需要有意义感填充的生灵。大人孩子都是如此。所以,你不能让孩子成为纯粹刷题的工具,你也不再能让孩子“逆天改命”才刻苦攻读。如果孩子们的每一天不被意义感所填充,那么他们就会空虚之不足而终成为抑郁。这是当下青少年抑郁症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一个时代已经改变,这一点确定无疑。如果任何人不想在这个向前的潮流中不被抛下,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必然。那么,此前为了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的教育可以休矣。当然,也可以像阿老师,愿意被时代抛下,成为离群索居的人,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也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受孩子的考分,不埋怨不后悔,这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有美好的未来,都有坦荡的前程。高考只是一个普通节点而已。阿老师念的是地方师范,不妨碍我日后坚持理想一生痴迷于写作。以及,我坚信,只要爹妈少干涉,孩子自己都会走好。孩子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即便爹妈很烂,他也会自我纠错。但若是爹妈完全托住,他就还你一个奇迹看看。

最近填报志愿,我想说三句话,都是务虚的,对错不论,仅供参考。

第一句:务实。

务实,就是让高考和大学升学回到其本来的位置。

30年前,考上大学,还有点“鲤鱼跳龙门”的意思,那时候大学生还值钱。现在,不行了。博士满地走,硕士多如狗。大学只是一个必经之路,而没有了之前的超过其本分的价值赋能。所以降低自我的奢望和要求,不要再想着名校毕业将来一飞冲天。这是最重要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要好端端去读个大学呢?不是为了逆天改命,而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心灵,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怎么样,大学还是精英云集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有可能得到一个更好的人格重新养育的机会。像张同学那样,他现在很迷茫,但这个迷茫是有用的。

以及,专业的学习,会让孩子们获得专业的思维逻辑。这个很重要。这也属于教育的底层。比如念法律系,重要的不是出来当法官,而是法律系训练你的思辨逻辑,逻辑无敌,做什么都会成功。

务实还意味着不虚荣。虚荣总是难免的。我也理解,我也虚荣。但你不要用虚荣去绑架孩子。所以当孩子分数不高时,想想我们的遗憾、愤怒、伤心,来自何处。

第二句:有一定的前瞻性。

不要用你现在的观点去预判孩子的未来。我们给孩子选择专业,就想着,孩子以后可以做什么做什么。你的这些想法,都是根据你过去30年的生活经验作出的判断。在一个AI方兴未艾的时代,你怎么可以断定现在你给孩子规划的职业30年之后的将来还会存在?

比如你希望孩子将来去当老师。这个职业很稳定。现在师范专业都要高分才能录取了。好像很对。

但是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已经在用人工智能教他儿子了,你觉得教师这只铁饭碗还能端多久?我有个预判,那些平庸而无个性的老师在几年内将会被批量淘汰。即便还端着一只碗,也完全收不到孩子们的爱戴。

前瞻性就是尝试不再用你过去的30年的生活经验生搬硬套孩子未来的30年。比如,你特别讨厌孩子打游戏,觉得那就是玩物丧志。但很可能,可见的未来,打游戏就是一个收入颇丰的高薪职业也未可知,超越现在所在的电竞行业。或者你读一下《游戏化生存》这本书,这是一个蕴含着数万亿美刀的风口,岂是一句“玩物丧志”可以轻易弹开的?

第三句:听孩子的。

你已经安排了孩子前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了。这一次,听他的。听了他,他会自我负责,以后不埋怨你。听了他,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才能走得远,走得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就是这个意思。

听了他,你就不烦了。只给他准备好学费就成。然后开启你自己的人生新阶段,再度放飞自我,多好!

高考刚结束那天,有个孩子来看我,他之前参加过白鱼的夏令营。这次拜访,给我看了很多他写的古体诗。说,这个种子,就是那时候种下的。但更令我高兴的是他对自己未来生涯的规划。他说,如果分数够,他就去报考一个医学院的护理专业。

这个小男生,我真的特别喜欢他的自我意识。其实,未来,不能确定的一个时代,那些本来很高大上的专业,都没用了,而护理专业,可能真的是一个朝阳产业。毕竟,老龄化就在眼前。而且,护理专业,我们知道,这不是传统的护士,而是一种身体照拂、运动康复的现代科学和医学,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也有鱼二代在美国的霍普金斯读这个专业。

我喜欢这个小男生,就是因为,他有清晰的自我理性。他的爸妈,18年的教育,太成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