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第112方、牡蛎泽泻散

 谷山居士 2024-06-27

图片

1腰下水肿——姬元璋医案

刘某,男,46岁,教师,1960105日初诊。素体虚弱,近因营养欠佳,劳累过度而致腰以下水肿,按之凹陷不起,腰膝困重,面色白,舌质淡嫩胖,边有齿印,脉沉细。以牡蛎泽泻散加味:牡蛎30克,蜀漆3克,葶苈子9克,商陆10克,海藻10克,天花粉10克,炮附子6克,黄芪15克,水煎服,服药3剂水肿已退,继服3剂,诸症平复。《解读张仲景医学》

2腰以下肿——张琪医案

吕某,男,28岁,1989412日初诊。患肾病综合征,几经治疗无明显好转。现腰以下肿甚,阴囊肿大,腹胀满,口黏而干,尿少色赤多泡沫,尿量约500ml/24h,舌红胖大苔白腻,脉滑。总蛋白4.8g%,白蛋白2.4g%,球蛋2.4g%,总胆固醇310mg%,尿蛋白(+++),颗粒管型3~5个。据以上脉症,张老辨证为湿热壅滞下焦,治以牡蛎泽泻散加减。药物组成:
牡蛎20g泽泻20g葶苈子15g商陆15g海藻30g天花粉15g常山15g白花蛇舌草30g车前子15g五加皮15g水煎,日1剂。
419二诊:服上方6剂,尿量增多约1800ml/24h,尿蛋白++,颗粒管型0~2。药已见效,以上方去常山,加瞿麦20g,萹蓄20g
426日三诊:服药6剂,诸症明显好转,尿蛋白(+),管型(一),略有腰酸、下肢微浮肿,舌淡红略胖、苔薄白,脉沉滑。遂改为补肾利湿法,以济生增气丸化裁,又调治20余剂,尿蛋白阴性,浮肿全消而获愈,后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病人患病两年一直治疗,曾用氢化可的松等多种中西药物,皆未能控制病情,腰以下肿难消,且形体肥胖,已呈现药物性柯兴征症状。张老以牡蛎泽泻散加车前、五加皮、白花蛇舌草,意在清利下焦湿热,方中商陆用量虽大,却未见泻下及不良反应,且诸症及尿检明显好转,足以说明经方配伍之秘。[营洪欣。张琪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肾病的经验。黑龙江中医药,1913):1-2]《国医大师经方临证实录》

图片

3下肢水肿——刑锡波医案

朱某,女,53岁,干部。病史:患脾虚下泻,缠绵月余,经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肢逐渐水肿,两踝部按之有很深的凹痕,之后腹部亦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浮有力舌苔滑腻。因予牡蛎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胀之剂送服。辨证:脾肾虚损,水邪停潴。治法: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处方: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厚朴6克,大腹皮10克,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生薏仁15克,木香6克。送服牡蛎泽泻散10克。
服药3剂,小便量逐渐增多,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较好转。后黄芪加至30克,连服20剂,肿消病愈。
按:凡大病愈后,气虚者则头面皆肿;脾虚者则胸腹胀满;肾虚者则腰以下水肿。此方是治疗大病之后,损及下焦之肾气,水气不行壅滞于下、于内,致从腰以下、膝胫足面等处而现浮肿沉重的证候。因患水邪结聚,故其脉现沉而有力。治当利小便,逐水邪,方用牡蛎泽泻散。
牡蛎泽泻散为利尿消肿之剂,用海藻、牡蛎入肝软坚去水,葶苈子泻肺以利水;商陆根逐水之结,与葶苈子相配,则使上、中、下三焦之水荡然无遗;蜀漆一药,有劫痰破结之效,可开痰水之凝结。本方消痞、软坚、破结、泻水,力量较大。唯此方因药物中有蜀漆、葶苈、商陆,行水较为猛烈,偏于寒泻,所以在临床上一般不常应用。若形体充实者用之,当可水消肿愈;若病后脾虚不运,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此类苦寒行水之剂,不可轻服。近世用时多配以补气健脾之剂合用,方不致发生不良后果。《刑锡波医案集》《经方治验泌尿性疾病》

9小儿浮肿——裘沛然医案

某患儿因感冒后出现浮肿蛋白尿,由宁波来沪求医,现住某教学医院肾病病房。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已经激素、环磷酰胺、吡哌酸、安体舒通、头孢菌素等治疗2月余,但浮肿日趋加重,蛋白尿(+++),尿量每日仅百余毫升。院方已发病危通知。家长焦急万分。今慕名特将病孩携至中医门诊部求诊。裘老详察患儿,面色㿠白无华,眼睑虚浮,气促神萎,腹部膨大如鼓。肿胀上达胸膺,阴囊肿大如球,下肢浮肿,小便不畅,口不渴,纳不馨,泛恶多,苔薄质淡,脉沉细。药物组成:
生黄芪40g生牡蛎40克泽泻1.5g黑大豆30g大枣7枚。7剂,水煎日1
7剂后家长来院代诉,言浮肿逐日减轻,尿量明显增多。嘱再服上方7剂。
尽剂后患儿来院复诊,竟能步入诊室,面目浮肿明显改善,阴囊水肿全部消退。下肢稍有肿胀,腹大不显,胃纳增,精神佳,尿蛋白(+++)。逐守原方叠进。再两周,病情缓解,随即出院返家。约2个月后家长登门道谢,陈述患儿出院后仍服前方,现已完全康复,蛋白尿消失。
按语:裘老认为,患儿之病乃免疫性疾患,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所引起,属中医水肿范畴。要将其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张景岳则着重于肺脾肾三脏立论;
而其临床关键在于审证和选药。本症既非阳水之明显表现,亦非阴水之典型证候,乃系三焦气虚又受水湿泛滥所致。肺虚不能制其上源,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则气化无权,而水邪停阻,遂至满益,非或、下、汗、利所能取效,亦非品阳、腻补所能奏功。本例患儿肿胀程度极为严重,又溲少便闭,如用“十枣汤”或“舟车丸”峻剂或下,则水邪未尽而元气先亡;”若用桂附参术,则有阻滞气机,助阳劫阴之弊;若用一般利水渗湿如薏仁、车前子等,又药不胜病。故裘老拟予上述五味药:黄芪,既有补肺健脾益肾之功。又有协凋三焦,祛除水湿之效,一药而具多能,重用以为君:牡蛎既泄水气,又涩精气:泽泻固肾而能治水,利尿而不伤阴;黑大豆益肾治水,消胀下气;大枣滋助脾土,以平肾气,起益土而胜水之功。本方宗仲景防己黄芪汤、牡蛎泽泻散及景岳玄武豆三方化裁而得,尽去原方中腻补及攻下之品。本方寓补于通,祛邪而兼扶正,渗利与收涩交相为用,合肺气得调,水道以畅;脾气得健,水湿能运;肾气得养,开合有常。[杨翠兰,裘端常,出奇制胜起沉疴。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12):17]《国医大师经方临证实录》
 
论:感冒后发浮肿,此是外感肺闭,不能化水之理。按说是要用越婢汤,麻黄发表寒泄水法,也就是开鬼门、洁净腑之法。但本气之弱,上阳之虚,不能制下,而成水肿也。以阴囊肿大,则知上阳之虚,心火之衰也。牡蛎泽泻散,利小便而泄积水,通上焦而化气也。

10肝硬化腹水——王占玺医案

1956525日,与赵惕蒙老师共治肝硬变轻度腹水患者,王某,女性,年40余,北京市教育局家属。患者已于××医院确诊为肝硬变腹水三月余,经一般保肝、利尿药治疗,效果不显,转诊就医。观患者体质偏弱,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舌苔薄白,舌质稍红。脉象沉而无力,有轻度腹水征,脾于肋下可触及边,肝于肋下触诊。遂处以牡蛎泽泻散加减:生牡蛎25.0克栝蒌根10.0克泽泻6.0克葶苈子3.0克白商陆4.5克木通4.5克冬葵子3.0克云芩12.0克茵陈10.0
195665日二诊,上方每日煎服1剂,共服9剂,药后尿量增加,食欲好转,体力增加,腹水下肢浮肿消失,遂用上方加减,又服10余剂,腹水下肢浮肿消失未发,而自谓全愈停诊。《伤寒论方临床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