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佳语丝•史鉴篇】/王绍和

 冰凌花文学 2024-06-27 发布于黑龙江

【艾佳语丝·史鉴篇

文︳王绍和(河北秦皇岛)   

管,长竹一截;蠡,贝壳为瓢。读书,常为某些片段而吸引。管望书山,蠡测书海,难免片面,但细品深觉蕴含着哲理。故从日积月累的偶读偶思中筛选若干,与读者诸君同赏共鉴。

用饼擦手不可取

●●一次,唐玄宗令陪膳的儿子,将席上的熟羊肘子割开。太子照办后,就用饼子揩那油污了的双手。玄宗见此,大为不快。太子无奈,只好将那块饼子吃掉。玄宗这才转怒为喜,说:“福当如是爱惜。”

——摘自《太平广记》

□□封建皇帝是榨取民脂民膏的吸血鬼,唐玄宗也不例外。他如此“抠门儿”,不见得是怕白搭一块饼子,也并非完全是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而是明了节俭可以励志,挥霍会毁基败业的深层道理。“福当如是爱惜”,对我们很有启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点儿喝点儿无可厚非。但凡事有度,没那么大胃口,偏要那么多佳肴,以致肚子盛不下就倒进泔水缸。此举与享受不沾边,而是地道的暴殄天物。

遗子清白,不亦厚乎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摘自李瑞环主编的《从政史鉴》

□□历任西汉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的杨震,捞点儿钱财留给后人不费吹灰之力。但他从政二十年,始终俭朴,不贪不沾。七十岁时叮嘱子孙道:我“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以清廉为“遗产”留给后人,有远见,今之官,当借鉴。

他把箭头做遗产

●●后唐时的李存审出身寒微,后投于卒伍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曾官至中书令、马步总管。临终时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及将相,期间万死而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簇(箭头)者凡百余。”说罢便把以往从身上取下的箭头分赠给儿子们,并叮嘱道:“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摘自李瑞环主编的《从政史鉴》

□□以箭头为遗产,胜过金与银。吃精美膳食的儿孙,接过这份珍贵的遗产,如警钟、似木铎,可以不忘前辈的艰辛,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石崇的下场很悲哀 

●●太仆石崇“财产丰积,室宇宏丽……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厕所都布置得无比豪华,朋友走进去误以为进了其内室。但在他52岁时,连同15名家人被同僚戳杀。别说把财富留给后人,就连其孩子老婆也一并呜呼了。

——摘自李瑞环主编的《从政史鉴》

□□古代这贪官,为今人“上课”。

作者档案

   王绍和,笔名傅凝、艾佳、燕山红。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初中一年半学历。种过4年地,当过19年兵,曾做过连队文书、团报道员,63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副处长。转业后在抚宁县委办当材料匠”15年。忙于公文写作之余,热衷于为报刊写豆腐块,离离啦啦见报3000余篇。撰有长篇报告文学《爱家英姿》《蓓蕾争妍绽芳菲》《身影直立竞风流》《略说细品咱仇(qiu)家》和20万字的公文写作实操《捅破那层窗户纸——一个老材料匠的心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