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找到了!手把手教你临摹《千里江山图》,零基础也能学!

 冷暖自知zth 2024-06-27
一、材料

图片
白绢或仿古绢

墨矿物颜料:
石青、头青、二青、三青
石绿、头绿、二绿、三绿

植物颜料:
花青、藤黄、鹿胶、明矾

二、山石设色法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由于此卷以青绿色为基调,且山石在画面中占有极大的面积,因此,掌握山石设色的方法至关重要。

1. 勾勒法:先以较淡墨勾勒山石的结构与轮廓,并在重要部位或阳面复勾浓墨,使山石结构有上下、远近、虚实之别。用笔须转折、顿挫,严谨中有变化。(图二)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图二、图三

2. 皴染:在山石结构的阴面以淡墨加皴,阳面少皴,多以披麻、丁头皴为主,间有斧劈皴,紧要处以淡墨染出结构、皴染后墨气须清,忌污垢。(图四)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3.铺底色:在山石结构里以较淡赭石铺上三次,切忌一次上足,否则绢面会有粉灰气,并将墨底破坏,每次须等到快干时再上。然后,要画青石的在阳面先敷上一层花青,画绿石的在阳面先敷一层汁绿,并留出根部赭石的暖调子。(图五)

图片

4.罩色:在青石上先罩上一层头青,由顶部向根部渐淡,并留出根部赭石的调子。然后以三青在顶部提亮,在绿石上先罩一层头绿,方法同上。最后再以三绿在顶部提亮。有时青绿二色也可以相互渗用,以避生硬。(图三、图六、图七)

图片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青绿山水,异乎杂色画法,其落墨时,务须气骨爽朗,施以青绿,方能从容岚气,霭然成活泼之地。”【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青绿设色,只可两次,多则色滞,勿为前人所误。”【清】钱杜《松壶画忆》

“设大青绿落墨时,皴法须简,留青绿地位。”【清】钱杜《松壶画忆》

“设色妙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明慧人多能变通之。凡设色须悟得活用,活用之妙,非心手熟习,不能活用,则神采生动,不必合色之工,而自然妍丽。”【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三、水口法、远山法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水口有悬瀑、有溪流,宛转跌宕,以流畅的线条画出。水口两侧以墨色略设渲染,阳面多以蛤粉提亮,画时须流动自然,切忌刻板。(图八)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远山与中景过渡部分,仍用石青石绿画出,在天地交界部分,则以花青和墨染出,以示远近。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四、树木设色法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此卷树木多为没骨,偶有双勾,但树身多以墨色为主,树叶则以颜色画出。

  1. 出干分支法:以浓墨自上而下画出树形,用笔须中锋,用力沉稳圆厚,并须转折顿挫,收根有力,欲提还留。然后从干部分出大枝小枝,用笔须挺健有力,随意自然。树与树之间须俯仰拾得,左右照应,一气呵成。(图九)

2. 树叶设色法:画中树叶以梅花、鼠足点叶为主,间有混点、横点、直点、柳叶、松针、竹叶等。梅花鼠足点多以汁绿和墨法点出,中间偶有几株以二青、三青点出。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图九

混点、横点多以头绿、二绿点出。柳叶先以石绿整片写出,再以墨提形。松叶以石青整组写生,在顶部穿出松针。竹林有墨绿、石绿两法,墨绿法直接用汁绿和墨画出;石绿法则在墨绿基础上再以石绿提出。

凡用石色画出的树叶,偶显斑驳为好。画法与墨法同,须厚重自然,严谨中透出松动,每组须有浓淡疏密之变化,也可在阳面和以蛤粉亮出,切忌来回涂抹。(图十、图十一)

图片
图十

图片
图十一

五、屋宇、舟桥、水法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屋宇以墨线为主,平直中见笔意,屋顶多以染墨,偶皴石青、石绿,墙以淡赭为主,偶以蛤粉提亮。(图十二)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图十二

舟桥以墨线为主,粗细相间,起笔收笔皆有楷意,严谨中显松动。(图十三)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图十三

水法有单笔、双笔之分,皆须节奏均匀,起笔收笔,要有笔意,风平浪静须水纹平坦,风行水上须水纹陡起,并以汁绿渲染。要求饱和透明。(图十四)

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片
图十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