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城一中老校区,别样的毕业课程,让聊城文化和聊城故事走遍祖国大地

 扈学秋 2024-06-27 发布于山东

聊城一中老校区,别样的毕业课程

让聊城文化和聊城故事跟随学子走遍祖国大地

6月25日,山东高考出分的日子,6月27日,聊城中考出分的日子。
6月的太阳炙烤着鲁西大地,这两天的聊城依然是艳阳天,依然是高温天气。还好清晨的聊城有风,虽然说不上凉快,还能出去走一走,转一转。
妻子把孩子送到学校回来之后,稍微有点晚了,我们俩在运河岸边走了一段,回到小区的紫藤架下,有阴凉,有清风,不着急回家,就在紫藤花架下面的靠背椅上小坐。就在我俩都拿出手机刷短视频的时候,我的手机微信铃声响起,报社杨主任打来视频电话,接通之后,手机里面传来杨主任慢条斯理的声音:
扈老师,今天聊城一中老校有一场采访活动,和校长书记聊一聊,你也去吧。反正你那儿离一中老校很近,走着去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一块过去看一看吧。
为了陪读,我现在就住的山水文园小区和聊城一中老校就一墙之隔,步行到校区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杨主任约了几次采访,不是因为距离就是因为时间关系都没有去成,也很是愧对杨主任邀请,这次再不去真的说不过去了。可是今天上午有事情比较多,而且身体有点欠佳,猴拉稀坏肠子,这两天我的肚子不是很舒服,也有点不情愿去。
高考分数出来了,聊城最高分就在聊城一中,妻子建议我去。
答应了杨主任的邀约。杨主任说他们八点半左右到一中,到了之后再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我离聊城一中那么近,不能再让杨主任等我了。于是和妻子马上回家,让妻子简简单单煮了包方便面做早餐。吃完饭之后我立即出发。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步行,而是选择了骑电动车。

聊城一中老校区坐落在千年大运河的东岸,山陕会馆和聊城基督教堂的对面。环境优雅,书香流传。这所学校在聊城学子心中的最高殿堂,每年才招收六百名学生,几乎是囊括了成绩优异的学子。
我到的果然比杨主任早。今天的聊城一中门口比较热闹,已经八点半多了,学校门口学生依然川流不息。在以往的这个点,校园门口几乎已经是门可罗雀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呢?大家都往里走,我也想跟着进去到里面先看看,刚走了几步,就被门口负责任的保安给叫住了。问我进去干什么?我只好如实回答,保安让我联系好再进去。反正杨主任还没开呢,我就在门口等吧。
门岗门口有闲着的凳子,有阴凉,还有微微的风,坐在门口等吧。第二道校门旁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文明出行,出入校园请下车,红底白字,很是醒目。一个穿白体恤的男生骑着电车风驰电掣就进了校门,被负责人的保安又给喊了回来,问他是高几的,哪个班的。让他把车子停在外面的车棚里。紧跟着又一位穿黄色快递服,戴头盔的快递小哥要把点的外卖放到门岗上,保安说不允许,让他把外卖放到后面的云柜里。
值班的保安就一个人,真的很忙。我问今天这个点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返校。保安说,今天高三学生返校,领毕业证,上最后一堂课。
听了保安的话,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今天的采访目的。

等了不长时间,杨主任就到了,记者就是记者,有记者证就是好,登记之后,杨主任把车开到了学校里面,这在外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保安还没忘记嘱咐一句,一定要把车停在车位上。
杨主任不仅仅约了我,还约了几个人拍照。这次的采访主要是拍摄视频。我问杨主任采访目的,杨主任简单和我说了说。
杨主任说:聊城一中今年高考很厉害,全市前四名,都处在一中老校。今年聊城一中有一个别样的课堂,就是让一中这些高考完的学子,去到外地上学,讲好聊城故事,把聊城宣传出去。这是以前没有的。
这个创意的确好,聊城一中的学子们,高考之后,去外地上学,肯定会走遍祖国的大地,也把聊城的故事,聊城的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让聊城学子们去外地讲述聊城的故事。只有真正热爱家乡的人,才能讲好家乡的故事,才能将家乡的文化传承下去。

仲夏之际,蝉鸣悠扬,栀子花绽,岁月如歌,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天空高远,云朵舒展,象征着即将展翅高飞的学子们,他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6月27日,对于聊一2021级的学子们来说,是最后一次集体返校的日子,也是他们青春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年级组精心策划了“最后一课”。一千多个日夜,学子们翻越书山,跨越题海,从筑梦楼到追梦楼,再到圆梦楼,每一步都见证着他们的坚韧与梦想。这不仅仅是一段求学之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品格的塑造。他们践行“修身立德求真创新”的校训,共同谱写了一曲青春成长的赞歌。


“爱家乡,更爱聊一”。聊城,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宛如一幅生态与人文的和谐画卷,让人在每一次的驻足中,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这座城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同时又焕发着现代都市的活力,宛如一曲美妙的乐章,旋律悠扬,令人心生敬意。
在这片热土上,聊城一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所学府自抗日烽火中诞生,历经八秩岁月洗礼,却依旧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它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无数学子们梦想起航的港湾。
2021级的学子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母校的感恩之情,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精心制作了《颂扬家乡 礼赞聊一》的视频短片。他们用镜头捕捉着家乡的美景,用文字诉说着母校的故事,用温情的语言,表达着对这片土地和这所学府的深深眷恋。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和母校,班主任为他们留下了特别的作业——踏遍聊城、了解聊城、讲好聊城。这不仅是一次对家乡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子们将用他们的脚步和眼睛,去发现聊城的美丽和魅力,去感受聊城的文化和底蕴,去传播聊城的故事和精神。


这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永远铭记在学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为家乡和母校争光添彩。
“为学校留下一片爱”,成为学子们毕业季的共同心声。各班级纷纷组织起募捐活动,这不仅是对学校的深情告别,更是对学弟学妹们的一份关怀与期待。在高考前夕,学子们整理出那些陪伴他们度过无数个日夜、见证他们成长的书籍,慷慨地捐献给学校的爱心社。这些书籍将成为宝贵的资源,资助那些家境贫寒但渴望知识的学子们,让爱心在校园里得以延续和传递。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聊城一中学子们品格修养的生动体现。他们深知,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分享知识、传递爱心更是一种崇高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校训,将爱心与责任深深烙印在心中,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将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学弟学妹与师哥师姐们互道祝福,这是一种情感的传承,也是一种责任的接力。在这个毕业与新生交织的特殊时刻,他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蜕变,也一同编织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已经毕业的高三学生,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回首过往,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眷恋和对学弟学妹们的深情厚意。他们知道,高中生活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经历、感悟和祝福,化作一份份真挚的寄语,送给还在苦读的学弟学妹们。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高中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这也是你们成长与蜕变的关键时期。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卓越。同时,也要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有无数的机会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祝福和指导,不仅是对学弟学妹们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对他们未来人生的美好祝愿。希望这些话语能够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激励他们不断向前,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同时,也希望这种情感的传承和责任的传递,能够在聊一学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共同的宝贵财富。

“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任务。在聊城一中的三年时光里,学子们不仅汲取了知识的甘泉,更在磨砺中锤炼了品格,提升了修养。毕业典礼上,夏广立书记的话语深情而富有力量,他寄语即将离校的学子们:“今日,你们将走出一中,告别熟悉的高中校园,勇敢地奔赴那星辰大海般的未来。但请铭记,聊城一中的基因和文化,将永远如同你们心头的一团火,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温暖你们的心灵。”
我们聊一走出的学子定能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无论身处何方、在何岗位,都能够挺膺担当做新时代好青年。夏书记的期望不仅是对学子们个人的勉励,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嘱托。他希望每一位聊一学子都能将个人的求真梦、青春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之中,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成为实现伟大祖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追梦者,成为完成民族复兴大任的杰出圆梦人。
这样的寄语,不仅是对学子们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人生的美好祝愿和期待。愿每一位聊一学子都能牢记这份嘱托,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堂生动的“思政课”,不仅是对学子们的嘱托与期望,更是对他们未来人生的指引与启迪。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聊一的学子们定能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无论身处何方、在何岗位,都能够挺膺担当做新时代好青年。只要行而不辍,未来一定可期!

走在一中校园内,坐在一中教室内,感受青春,羡慕青春。年轻真好,青春真好。

最后一堂思政课的内容一项一项进行。我记在心里的两句话是2021年级主任李主任说的。第一句是给孩子发毕业证的时候,祝福孩子们千万不要扫描毕业证上面的二维码。第二句话是填报志愿的时候,千万注意专业对身体的要求,否则你填报了志愿身体受限退档之后只能滑档,滑档基本上就是无学可上,因为别的学校也已经没办法录取你了。

爱心如炬,传承不息,矢志不渝地讲好聊城故事,以满腔热忱宣传我们深爱的家乡——聊城。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这些学生承载着家乡的期望,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大学的征程,遍览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些毕业生们,他们不仅汲取了知识的甘泉,更在磨砺中熟悉了聊城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和基本情况。他们深知,聊城是黄河文化的瑰宝,是孔孟之乡的瑰宝,是运河之都的璀璨明珠。他们肩负起宣传家乡的重任,将聊城的独特魅力、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全国各地。

他们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聊城的壮丽山水和人文景观;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讲述着聊城的历史传说和时代故事。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聊城、认识聊城、爱上聊城,让聊城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

爱心传承,讲好聊城故事,不单单是这些孩子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聊城人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聊城的明天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