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出了个“书法博士”,3岁能写大字,水平胜过古人,日本花重金请他题字!

 三余字画 2024-06-27 发布于山东

学习书法之初,最重要的就是控笔,书法创作并非网上的“鬼画符”,拿笔随意乱写,而是产生一定规律的轻重缓急、收放开合等变化,以此呈现艺术之美。

譬如观察王羲之、张旭、怀素等名家作品,之所以妙趣横生,变幻多彩,根基在于控笔功力强悍,即便行笔迅疾如风,线条诡谲莫测,笔势仍然稳健。

书法界的控笔高手,除了上述几位,温州出了一位“神童”,文艺天资极高,3岁能写径尺大字,下笔雄健洞达,7岁破格录取,被选为翰林院秀才,相当于现代的“书法博士”,此人就是姜立纲。

《万姓统谱》曾记载:“初学黄蒙。继法钟王,后自成一家”,姜立纲幼年受黄蒙指点,夯实基本功,之后临摹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的法帖,悟透古人笔法。

尤其钻研“颜体”颇深,尽得雄放浑博之象,譬如何乔遴写道:“姜立纲临湖舍作'皆春’二字,适有操舟者过其前,冲涛搏浪,字遂写成风波行舟之势”。

可惜姜立纲传世真迹稀有,如今我们发现一幅《楷书千字文》,目前市面极为少见,卷中字迹清晰完善,单字大小在3.5厘米左右,与当代人书写习惯相符,非常推荐大家临学。

而且此作的笔法极为精熟,以“二王”秀逸灵活的侧锋,或者尖峰起笔,运笔中段效法颜真卿,以中锋运笔,墨色力透纸背,形成刚健筋骨,以此撑起外在饱满浓郁的墨色。

譬如卷中“迩”字,上方一撇入纸后迅速调峰,运笔重力下按,收笔侧锋挑出,起收对比鲜明,下方一撇画形态波折,运笔不断衄挫、起伏而成,更显流动畅达的生命力和鲜活感。

据说姜立纲的法帖风靡一时,当年“人得篇纸,争以为法”,甚至日本建成国门之后,特地来朝,花费重金请求姜立纲题字,并赞叹“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把姜立纲奉为“一代书宗”。

毫不夸张的说,姜立纲书法水平胜过古人,项子京《书画跋》曾写云:“姜立纲自置身金紫,今遗迹至京都,价亦不见不减希哲(祝枝山)、履吉(王宠)。效之者多白衣跻显贵。”

由此可见姜立纲书法之妙,时常临摹此作,可以通过简洁率然的笔势,初步感受深奥的古法,提升用笔的力量感、平稳度,打牢基本功,日后学习行书、草书,点画不会狂怪飞浮。

而今,我们对姜立纲《楷书千字文》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手工装裱的经折装,采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查找。

正文旁边加入现代字注解,帮助初学者识读,此等精善度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