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读画|野趣——林良

 柳谙花茗 2024-06-2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良(生卒不详,约1426—1495年),字以善,明代著名画家,广东南海(今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擅画花果、翎毛,着色简淡,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在宫廷画院中煊赫一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雁、鹰、鹤、野禽、汀花、
蒲苇、水草、乔林、野花、
孔雀、溪水、荷花、青竹……

图片
图片



  林良在绘画上深受南宋“院体”画风的影响。他继承了宋代花鸟画优秀的写生、写实传统,这使得他的画作在细节上非常精致,能够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物象的特点。林良在绘画创作实践中,采纳了宫廷绘画中的南宋院体笔法,这种笔法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墨色的浓淡变化,使得他的画作具有独特的韵味。林良借鉴了文人绘画中的“以书入画”思想,将书法中的笔法和墨法运用到绘画中,使得他的画作在笔墨运用上更加灵活多变。林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风气。他的画作在笔墨上更加简洁明了,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趣,使得画作更加生动传神。对禽鸟翎毛的表现最具笔墨结构的创新性。他将不同的禽鸟翎毛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化,使得画作在表现上更加精准生动。同时,他还以三个色系进行分类表现,使得画作在色彩上更加丰富多变。林良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开创了新的画风,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花鸟画表现风格和审美旨趣的演变。他的画作在工致和写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良的水墨禽鸟、树石,继承了南宋院体画派放纵简括的笔法。这种笔法特点在于线条流畅、简练,墨色浓淡相宜,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自然物象的形态和神韵。墨色灵活生动,既有浓墨重彩之处,也有淡墨轻描之处。这种墨色的运用,既符合南宋院体画派的特点,也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继承南宋院体画派写实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写意的元素。他的画作既有精细的描绘,又有大胆的概括和夸张,使画面既有生动性又有艺术性。虽然林良继承了南宋院体画派的风格和技法,但他并没有完全拘泥于传统。 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将草书笔法引入到绘画中,打破了工笔与写意的界限,使画面更具动感和生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良吕纪,天下无比”
“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墨;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李空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